最近準備交屋第二戶房子,分享些心得給跟我一樣無背景白手起家,在板上爬文準備買第
一戶自住屋的版友,大多是我購第一戶房的一些心裡門檻,其中太多觀念板上都是老生常
談,我只能算是整理,所以分類就不用分享了,若有錯誤地方也請不吝提出,感謝各版友
無私教學我也是在此受益良多。
簡單自介一下,小弟8年級頭,職業船員,工作8年,家庭財商極度保守,完全沒接觸過買
賣房屋,無法從家人獲取正確的財務以及買房的相關知識,也無法為買房提供資金上的幫
忙,都是自己磨出來的,與父母在台北租房29年後購入第一間自住房(與父母同住)。
先說說購房前的幾個常見的心裡門檻跟社會新人常遇到的狀況
1. 存不到頭期款(分為薪水存不到錢以及不願消費降級兩種)
第一種的話比起買房先穩定眼下的生活應該更優先,但我僅有短時間經歷過這樣的處境,
無法給與什麼建議,大概只能推薦跑船辛苦幾年生活穩定了再來思考後續。
第二種的話請認知到若是白手起家,什麼都不願意犧牲,資產是不會憑空從天上掉下來的
,若是清楚認識這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且樂在其中,那很棒,但若薪資沒有相對應的成
長,大環境通貨膨脹會強迫幫你消費降級的,眼下的生活品質就是你未來生活品質最好的
一刻,只是寄望別人幫你改變處境的話,選誰上台大概都不會差太多。
2. 不敢承擔風險 (房貸要背3.40年,繳不出來怎麼辦.人生都押在一棟房子上了怎麼辦.
買到問題房屋怎麼辦.戰爭怎麼辦等等)
這個板上有許多熱心版友幫忙評估風險及收支負債比的文章,計算風險及承擔風險是理財
的最入門課,請購入當下自己能力所及的房屋。另外怕接觸仲介.代書.銀行專員等等,覺
得人家整天要薛你打從心底抗拒接觸這些人應該也算此類,我自己的家庭教育也是如此,
簡單來說就是怕吃虧,但買過之後就了解是怎麼回事了,沒經驗吃點小虧是正常,這也是
風險的一環,學到了下次避開就好,家用房地產這樣成熟的市場,每年25萬戶上下的流動
量,做做功課大部分問題都能避開。
3. 不願離開舒適圈(都市成長家庭常見)
外縣市好遠通勤好久好不方便生活機能好差房子好小,但看看原生家庭周圍沒有一件自己
負擔的起的,就躺平,後續也沒有相關積極規劃。
還有住自家且手上股票資產可以讓自己目前衣食無憂,但若投入買房則是得ALL IN做頭期
款,覺得風險大且必須消費降級,此類人有基本理財與風險觀念,沒有不好,就投資選擇
而已。
4. 儲蓄險,剛出社會會被各種親朋好友推銷,但這東西的底層邏輯是你無利息借錢給保
險公司數年,中間要解約還要付違約金,許諾數年後高於市場一些些的利息複利滾存,試
算表很美好,但不適合社會新鮮人,時間成本太高了,試想24歲進入職場存的保單,30歲
正需要用錢時候(結婚、車、房等等)終於約滿可解約,卻只是保本原封不動的取回,加
上通貨膨脹損失多少可以自己算算,這商品有適合它的族群但不會是新鮮人。
5. 長期投資,會陷入長投報酬率更高一些,長期租屋比買房划算的迷思,忽略掉低成本5
倍槓桿的巨大優勢,要找到如此低風險及成本的5倍槓桿商品只有首購房沒有之一,何況
可以阻止房租繼續燒,我也是,本該2019就有能力買房子,仍繼續燒房租,拖到2021年底
交易最最最火熱的時間段發現不買不行了,才匆匆看房(差了兩年被洗了去更遠)。同
時也徹底體悟到房貸買的當下每月繳款額就固定了不會增加,並沒有那麼可怕,但房租隨
時間會漲。
另外流行的開外國券商投資,我也這樣搞了4年,但為了買房將部位獲利了結匯回時想到
,我做的是高風險工作若有意外,家人跟本沒能力把我的海外資產弄回來,想到這裡冷汗
直冒,身處這麼大的風險卻不自知,最後乖乖的花些手續費全丟複委託,屬於工作危險性
較高的版友請注意這種風險。
6. 買車,若非必須品購買要謹慎,一次性的消耗掉約半棟房子的頭期款,依車價而定,
尤其需要租車位的狀況,加上各種稅金油料保養,都正導致你取得首購房的時間更晚,每
次看著同事或同學一次性砸150萬上下買新車,我都覺得有點可惜,這是一棟房子啊頭款,
若是工作需要開車通勤或是家裡有小孩車是必需品,則沒有問題,是剛性開銷。
再來說說看房
1. 別只是上591或網站閉門造車,就像我初一樣,太笨。勇敢走進房仲店吧,看好地區走
進當地房仲店,讓他們了解需求才是最快的,若同時詢問綠色黃色以及綠白色三家大間連
鎖房仲店,該地區你預算內的在售物件應可瀏覽到6.7成這樣才看的多又有效率。
2. 房子是要住一輩子的,不要急要慢慢看,喜歡的也多看幾次再決定,跟你有緣分的房
子就會是你的,家庭教育如是說...
文字打著打著自己也笑出來了,真的廢到笑,帶著這種觀念在開始看房的前兩周就被市場
現實教訓到世界觀崩壞XD,喜歡的房子只要再想想,就是馬上進入斡旋隨即成交,看都來
不及看就秒殺成交的也好幾件,後來深刻體悟了,房子這種東西,看好壞不太因人而異,
你覺得是好物件別人也一樣,這時候比的就是下決定的速度而已,要慢慢挑可以,就在一
堆有抗性流動天數長的房子裡(包括價格抗性)慢慢選慢慢挑跟你有緣的吧。所有買房前
期做的功課都是為了幫助你在關鍵時刻快速下決定,市場經驗不足需要冒一點思慮不周的
風險,是每一個首購買家都會有的經歷。
3. 許多人買房想要一次到位,想要找到完全沒有抗性的房子,也是源於房子要住一輩子
的家庭觀念,預算有限的狀況底下其實很困難,但其實買當下負擔的起的房,後有薪水增
幅.存款.投資收益.另一半收入等等,再慢慢換屋。損耗太多籌碼在自住房上財務並不健
康,我則是很清楚早晚得買第二戶(爸媽得住一間)所以首購只尋找低總物件,也理解版
友說的買一間兩千萬不如買兩間一千萬的道理,低總投報率跟流動性太香,資產增值的路
線上這樣走更正確。
最後2021年11月買到基隆新北縣界的上市建商三房車五5年屋,第一次買房也是有所猶豫
,這間有些抗性又遠(眾所皆知的基隆抗性再加上一些在地抗性,台鐵40分鐘到台北市.
上國一倒是很快),前屋主裝潢品味也...,所以流通天數比較長,但看著20w/p的開價只
覺得蒿吐露絲就決定了,事實證明沒錯,才過兩年我寬限都還沒繳完今年去辦增貸,銀行
鑑價25/p(事實上不只了),竟然貸出比我繳的頭期款還多的金額出來,版上前輩的話
真的要聽,低總就是香。
最近在汐止醫院附近簽了第二戶準備交屋(心裡還是期望能住的離北市近些,與衛星市鎮
各方面差距不是一兩點,一步步來吧),整個流程更為熟練,快速下決定的壓力減輕很多
(還是有),當天來看房的7組要考慮出價的新青安買家跟預約隔天要來看的十組人都懵
了,就像我第一次接觸看房受到的打擊那樣XD,回頭看看從大學畢業時存款不到兩萬,家
庭是台北市租屋無房族,走到現在這步,好不真實,但要逼著自己繼續前進。
最後,來聊聊大部份人都有的心魔,消費慾望,大部份人都是普通人普通職員,賺了錢想
要升級消費是很正常的,但在財富自由以前,過多的消費都是消耗著資產成長的籌碼。真
正的滿足不是賺了錢後直奔夏慕尼,而是以前因荷包受限在大埔只能看牛羊豬其他都不敢
考慮,現在可以任意選擇喜歡吃的而不感到有壓力。由簡入奢易,消費慾望的控制需要小
心翼翼,慢慢升級,生活會以可見的速度慢慢改善,若妄圖一步到位,容易控制不住,且
快速消耗讓你達到財富自由的籌碼,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