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化民成俗,其必由學」、「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
,每一句話都指明了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功利主義盛行,使教育難以達成理想目標。
教育的本質應是啟發與傳承,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培養人們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以及探索未知的精神。
可惜現今教育應試導向嚴重,將考試成績置於首位,卻忽略了批判思考與創造力的養成。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御上先生》試圖透過劇情探討這些問題,並且提出可能的改變方
向,希望激起有如「蝴蝶效應」般的龍捲風,進而改變整個教育歷史進程。
主角御上孝(松坂桃李)並非典型的熱血教師。他在官場歷練多年,個性冷靜沉著,既能
分析局勢,也懂得體恤他人。他以文科部(教育部)官員的身分,進入貴族私立高中(鄰
德學院)任教,在校園內推動教育改革,帶領學生重新思索教育的本質,以及自己將來要
變成怎樣的一個大人。
「你們,將來究竟是想成為一個高等國民,還是真正的『社會菁英』?」
「菁英是天選之人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能夠戰勝凡人無法抗拒的私欲,因為他們能為他人
犧牲奉獻、感受到他人的需要,而不是追求一己之私。」
《御上先生》這部沉重灰暗的校園劇,暫時由幾條主線交錯而成。第一,初回開場的刑事
案件,原來嫌犯(堀田真由)的母親(常盤貴子)曾是鄰德學院的老師。究竟是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或是社會環節出了問題,進而造就這位年輕人隨機殺人報復社會?
第二,御上孝進入學校教書的主要目的為何?他的人生背負了什麼?他與同期槙野(岡田
將生)又有何恩恩怨怨?官場上將如何角力?
第三,只懂得埋首讀書考試的貴族學生們,幾乎很少去主動思考學習的目的及意義。藉由
御上老師的一針點破與引導,在師生雙方的衝突以及矛盾中,開始讓學生們反思自己的一
言一行,重新審視自我的價值與信念。
這三條故事線目前各自獨立,未來將如何交織,是本劇的一大看點。
《御上先生》安排在 TBS 日九時段播放,起初不被外界看好。然而,正如《半澤直樹》
以「加倍奉還」的反擊激起觀眾共鳴,或是《反英雄》中「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
人間」所體現的正義堅持,這類題材之所以吸引人,正是因為它們反映了人們對公平與理
想的追求。
不論收視率如何,《御上先生》所揭露的教育問題,都是當代社會無法忽視的現實。當教
育被功利主義綁架,真正的學習精神便無從談起。而這部劇的價值,不僅在於娛樂,更在
於喚醒觀眾對教育本質的反思。或許,它無法立即改變制度,但每一場討論、每一次思考
,都是推動改革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