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 孤獨與庸俗

韓劇

24200


前陣子在書裡看到叔本華說過的一句話:「人要嘛孤獨,要嘛庸俗。」便想起了《我的
出走日記》裡的美貞、具氏和昌熙。

我幾乎是從第一集一開場不到五分鐘,就確定自己會喜歡這部了。第一個場景美貞和同
事聚餐時,總是坐在一旁默默傾聽,不太主動說話,即便感到不自在仍保持著社交微笑
。其他同事是為了戀愛才去參加同好會的,可以為了那十分之一的機會去忍受頻率不對
的社交,但美貞並不需要,也不樂意這麼做。
這段讓我想起了自己在不熟悉的社交場合感到格格不入的那些經驗,在那樣的地方許多
話只是隨口問問,並沒有人關心你真正的答案或想法,有些內向的人漸漸地學會了避開
那樣的場合以保護自己。在他人眼裡,也許會認為這樣的人很孤僻,但其實他們不過是
選擇忠於自己的內心,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人事物,並享受著孤獨的時刻。

美貞大多數的同事對她其實也很友善,只是都不太能夠理解她內心深處的想法。她並不
是沒有魅力,而是她的魅力只有極少數的人能看見。所以在遇見具氏以前,美貞只能想
像著,將來會遇見一個能懂她的人。

「不管住在哪裡,我都會是這個樣子吧!不會發生任何事,也不會有人喜歡我,我似乎
會這樣度過漫長時光,最後枯萎死去。所以我才會想像出一個你,總有一天會見到的你
,至少在你眼中,我應該沒那麼平凡無奇吧!我並不知道你是誰,不知道你身在何處,
也不曾遇過你,你會是誰呢?」

美貞知道自己不論是生在都市還是鄉村,並不會有所不同,她都會是這樣孤獨的人,我
想我自己也是如此吧,內向對我而言是很重要的一個本質,也許從出生時就注定了,但
一直到長大了,才漸漸能夠坦然面對自己這樣的性格,並且喜歡這樣的自己。

孤獨與庸俗的對比,其實在劇中出現了相當多次。美貞第四集和第十二集的獨白可以作
為一個對照。

「每個人都一樣在走向死亡,我不懂大家為什麼那麼開心。有時候我甚至會覺得那些失
魂落魄的人,說不定比那些若無其事、日子順遂的人還要腳踏實地。
我不知道我被困在哪裡,但我很想掙脫,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真的幸福快樂起來,直到
有一天我能大嘆:「『啊這才是人生啊,這才是活著的感覺。』」

美貞的許多台詞都讓我想起存在主義的理論,這段我想起的是海德格。在介紹海德格的
哲學書裡曾讀到過這段文字:「人生的終極目標是死亡,要到那時人生算完成。人必須
認真面對死亡,以找回原來的自己。人不該逃避死亡,從尚未死亡的此刻就要正視它,
那麼這一瞬間就能發光發亮。」

那些像美貞和具氏一樣孤獨的人之所以厭世,也許是因為對於生命存在的意義,他們比
那些日子順遂的人思考得更多、看得更透徹。

仔細想想,這部對我來說衝擊最大、印象最深刻的名場面,好像不是美貞和具氏對話的
片段,反而是美貞第十一集上山時的那段獨白。

「我小時候去上教會時,都會被要求先寫下想禱告的事,我看到朋友們寫的,都會想他
們為什麼要祈禱這些,成績、理想的學校、人際關係,他們竟然只求這些?對象是神耶
!祂是神耶!我只想知道一件事,我是誰?我為什麼會在這裡?」

「1991年以前我不在這世界上,50年以後大概也不會在,但我卻感覺這段時間的前後好
像都會有我的存在,彷彿我永遠都會在,我被這種感覺困擾著,我的心,從不曾安定下
來。不管是在被窩裡、人群中,我都一樣惴惴不安,總是納悶著為什麼我沒辦法像別人
一樣開懷大笑?為什麼我總是覺得悲傷?為什麼總是心跳不已?為什麼一切都那麼無趣
?」

「我覺得人都像傀儡,不知道自己是誰,只是一直演戲的魁儡。也許從某個角度來看,
那些過得健康又開心的人,說不定只是選擇不去糾結這些疑問,再用人生就是這樣的謊
言妥協,我絕不妥協!我不要死後再去天堂!我要活著見到天堂!」

美貞的孤獨源自於她從小就思考得比其他人深,她不能夠理解為什麼要向上帝祈禱的課
業或人際關係,她認為並不需要向上帝祈求這些俗事,她只想問,她來到世上的意義是
什麼呢?她究竟是誰呢?

我非常喜歡美貞這段獨白,這讓我想起那些被勸導「不要想那麼多」的時刻,想起因為
思緒過於雜亂而感到疲倦的時刻,我知道不去思考的話就可以過得比較輕鬆,但有些時
候卻覺得要不要思考並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也許我就是不知不覺成為這樣的人了。想
像美貞那樣,堅定地說:「我絕不妥協。」

第一次看時,不太能夠理解具氏為什麼要美貞去都市生活,希望她摧毀她的本能,像其
他女人一樣煞有其事地說些無聊又膚淺的話,具氏要離開前和美貞說的話,我一開始也
沒辦法全然理解。好像是看到叔本華那句話:「人要嘛孤獨,要嘛庸俗。」再想起美貞
第十一集的獨白和第十二集美貞和具氏的對話後,才比較能夠理解。具氏想說的也許是
:「活得庸俗一點吧!活得庸俗一點,這樣妳就不會覺得孤獨,就可以活得輕鬆一點了
。」

「妳可以的話就搬去首爾吧?嗯?活得平凡一點,淹沒在人群之中。」
「我現在也很平凡,平凡至極。」
「所謂平凡,是跟別人有一樣的慾望才叫平凡,不是什麼崇拜或解放,而是擁有每個人
都擁有的慾望。就像妳哥哥說的,會想推嬰兒車的女人一樣。」
「我會把我的孩子背在背上,我想把你背在背上,我想把一歲的你背在背上。」
「所以妳才會活成這樣。」
「我就要這樣生活,我會這樣過下去。」

表面溫順的美貞,其實倔強地想要反抗庸俗的一切,即使她很清楚活得庸俗一點,就可
以像其他人一樣活得開心,可是她不願意妥協,這樣活下去是她的選擇。

在《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叔本華》推薦序裡的一段文字也讓我覺得很適
合用來形容美貞:「他不過是一個凡人,但他和凡人不一樣的是,經常跳出來審視自己
以及同類,努力揭示並面對殘酷的真相,並在面對真相後持續尋找更好的活法、繼續活
下去,很多人把這看作悲觀,在我看來,沒有比這更樂觀的了。」我想這也解釋了為什
麼幾乎每一集看完,我都不會覺得抑鬱或沉重,反而覺得很療癒。

看到版友petitbonheur的心得中提到,具氏和美貞的自我厭惡其實是源自於兩人對人類
良善的異常執著,這也使我想起莫子儀在《失眠的人》裡的那篇〈憎恨〉:「不論做什
麼,這個世界都不會改變。能改變的只有自己。世界是因自己而生,因為沒有自我意識
,就沒有世界。遺棄的哀傷,自我遺棄的哀傷。不是為了得到同情與關愛,是真真實實
的傷痛,每個人都不同。當你沒有聞到空氣中那潮濕的印記,當你看不到我瞳孔所見光
明。人無法獨自生存,必須融於群體與社會,因為有愛所以有恨,所以無法裝作正常。
我不只憎恨自己,同時也憎恨著這個世界。」雖然這篇的篇名看起來好像是個很負面的
詞,但在音樂劇場的演出中所配上的音樂(網址附在最後),卻是充滿生命力與愛的。
我想美貞和具氏其實也是對這個世界充滿愛的吧!

而令人意外的是,到了第十一集,我才發現,原來昌熙也是個喜歡孤獨的人。在此之前
,應該有許多人誤以為昌熙想要買車、開車,是源自於庸俗的慾望吧!一直到昌熙告訴
前女友:「可能我在人群中太費力交際,突然自己獨處,感覺整個人變得平靜又溫柔。
」我們才發現全劇最多話的昌熙,其實也很需要自己獨處的空間。終於有機會開車、獨
處的昌熙,這才發現原來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他可以是那樣平靜而溫柔的人。而他想買
車,想要的不僅僅是一段屬於自己的獨處時刻,也是想爭取全家一同出遊的機會。

「我這個人,又不像鄭前輩那樣向錢看齊,可以為錢賣命,我拼到了這一步,好像也夠
了,這不是我該走的路,我也不必強迫自己繼續向前跑吧。」

離職、母親去世以後的昌熙,感覺變得蒼老了許多,話變少了一些,也沉穩了許多。孤
獨與庸俗之間,我想昌熙最終選擇的也是孤獨。

第九集時昌熙對具氏說完物以類聚是科學,便直接接到他們第一次相遇那段。具氏和美
貞之所以相遇,正是因為昌熙當時醉到不省人事,也許那時的昌熙跟具氏一樣透過酒來
麻痺自己。物以類聚指的是昌熙和具氏,也是具氏和美貞,可能因為他們都是內心孤獨
、厭世但又渴望改變的人,所以才會相遇吧!

美貞說:「我若將自己置於格格不入之處,總能在瞬間瞥見一些東西,『原來我的腦海
中有這種念頭啊』,被拋棄的感覺。」

孤獨的時候,我們更能看清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但我並不認為孤獨和庸俗之間有優劣
之分,也不認同叔本華說一個人和人交往的熱衷程度和智力水準成反比(第一個想到的
反例是《機智醫生生活》裡的李翊晙哈哈)。但叔本華說的許多話都讓我想到具氏和美
貞,像是:「睿智的人會從痛苦不安中爭取自由和閒暇,追求安寧簡樸,盡可能不被打
擾地生活,所以一旦對人或人性有了認識和了解,他就會回歸質樸,倘若他是一個具有
大智慧的人,甚至會選擇離群索居。」

這幾年談內向、談高敏感、談孤獨的書非常多,但這並不代表內向優於外向,高敏感優
於非高敏感,孤獨優於庸俗,世上許多事都是不能以二分法去簡單劃分的。我想也許只
是因為內向、高敏感、孤獨的人比較沒辦法用言語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只能透過書
寫去告訴同樣因為這些特質而感到很辛苦的人們,內向、高敏感、孤獨也是可以的喔!
這樣的自己也是很討人喜愛,很值得被愛的,就像賢雅對美貞說的:「因為妳不會想用
話語迷惑人,我才會喜歡妳。所以妳說過的每一句話都很珍貴。」也像美貞說的:「我
覺得自己很討人喜愛,我的心裡全是愛,所以,我能感受到的也只有愛。」

也是看了版友的心得文後才意識到,我對於結局並不會感到傷感,甚至覺得得到一種很
正向、很溫暖的力量,其實也反映了我現在內心的狀態。現在的我好像已經很少會覺得
孤單了,我覺得自己的狀態並不是孤單,而是孤獨,而且是非常喜歡、渴望孤獨的。所
以在《我的出走日記》的最後,當我看著具氏和美貞各自帶著微笑,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於我而言,是很溫暖、很有力量的。我知道自己選擇的路、未來可能面對的難關最終
都只能自己去面對,但那並不會令我感到孤單,只要心中仍有愛,那便已足夠。

被他人接住的感覺固然難得與美好,但比起被他人接住,我更希望自己能先有足夠的能
力接住自己所有的情緒、坦然面對所有挑戰,也才有能力在他人需要的時候去接住他們


謝謝《我的出走日記》這樣特別、難得的作品,陪伴著我們這樣孤獨、常覺得格格不入
的人們,讓我們得以擁抱孤獨的自己,讓我們得以默默地在角落呼喊著:「我在這裡」
,並因此相互陪伴。

p.s很推薦大家可以聽看看莫子儀、黃裕翔、日京江羽人合作的〈憎恨〉,聽完會感覺
到滿滿的生命力和對世界的愛呢!
https://reurl.cc/9G0Raj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61.1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54276735.A.129.html
本人1樓
06/04 01:31
本人2樓劇裡提到的解放、蛻變也讓我聯想到尼采所說的「打破 06/04 01:34
本人3樓枷鎖」、「接受你的宿命」、「蛻變」、「成為超人」 06/04 01:34
本人4樓,其他尼采的哲學很推薦大家可以看看「那些電影教我 06/04 01:34
本人5樓們的事」的分析 06/04 01:34
本人6樓 06/04 01:37
本人7樓圖片出自《雲端上的哲學家》 06/04 01:38
benjy02188樓我也是第一集開始美貞一個人在吃飯那裡就覺得我會愛上 06/04 02:01
benjy02189樓這部戲了。 06/04 02:01
benjy021810樓這種無法真心地融入的感覺真的拍得很棒。 06/04 02:02
benjy021811樓那個組長,問了美貞家在哪裡兩次,但是沒有一次真的想 06/04 02:02
benjy021812樓知道答案。 06/04 02:02
benjy021813樓其實美貞並沒有過度排斥團體生活,也試著融入了(所以 06/04 02:04
benjy021814樓她才跟著同事她去參加了保齡球同好會),可是當她在現 06/04 02:04
benjy021815樓場,她就是那個不應該出現在這個地方的人,格格不入。 06/04 02:04
benjy021816樓也推最後結局心得,看完反而有種被填滿的感覺。 06/04 02:11
開場那段戲大概是不少內向人都有的經驗吧,每個人都曾經試著融入,但即便努力了還是會覺得格格不入和不自在,那麼不如就逃跑吧XD 人大概嘗試過幾次就會知道有些東西就是不適合自己,主動避開那些事物是保護自己的能量不被無意義地消耗掉的一種方式
candyrain82117樓本來不知道莫子儀,剛剛goole了訪談,謝謝你的介紹 06/04 06:40
candyrain82118樓 06/04 06:40
dragonhsu3819樓也是第一集就愛上這部~ 06/04 07:52
petitbonheur20樓"我在這裡"這四個字,其實溫暖地讓人想哭。孤獨是一 06/04 08:00
petitbonheur21樓種選擇,一種直面了自己的狀態,有意識地選擇;孤單 06/04 08:00
petitbonheur22樓則不是,它有時就竄進孤獨的選擇裡,齧咬著靈魂。所 06/04 08:00
petitbonheur23樓以,那些呼喊"我在這裡"的心意才特別溫暖。 06/04 08:00
嗚嗚你這段說的真好,孤單有時確實與孤獨並存,感謝在孤單時陪伴我們,告訴我們「我在這裡」的那些溫暖力量。題外話,我突然想起這篇莫子儀這篇訪談裡也提到過薛西弗斯XD
sofa8924樓我自己看到組長問一問沒在聽那一段, 06/04 08:04
sofa8925樓其實覺得他只是單純沒禮貌而已。不在乎別人答案的這種人也 06/04 08:04
sofa8926樓許很多,不過我卻也不會把所有外向的人或喜歡在社交場合 06/04 08:04
sofa8927樓說話的人也一起劃上等號就是了。組長之所以可以這樣沒禮 06/04 08:04
sofa8928樓貌,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他是組長,就算是同好會也仍有階 06/04 08:05
sofa8929樓級之分,一般人也不會在那個時刻懟他,要上層好好聽自己 06/04 08:05
sofa8930樓說話,畢竟會認真聽屬下說話的人總是比較少,他們通常只記 06/04 08:05
更多心得
[心得] Again My Life:從奇幻開始到現實結束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那個自我厭惡重的男人
[心得] 我的出走日記──再見,我的簡單美好
[心得] 第六感之吻之韓國職場文化到底多慘?
[心得] 紅丹心-當寡人的中殿吧
[心得] 值得一看的紅丹心 EP9-10(有雷)
[心得] 軍檢察官多伯曼微微心得
[心得]Again my life心得&漫畫微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