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於」這個單字,
會使用在超出一定負荷的情況上,
有些愛情很痛苦,應該就是出自這個原因吧。
應該要適度地去愛才對,卻愛得太過頭了。
所以下次開始,不要太過頭,
斟酌一下自己的情感,適度地去愛人吧,
不然的話,只會更辛苦。
這部戲的背景設定為古典音樂界已經很特殊,
男女主角的人設更是與眾不同,
兩個人的個性都內斂而壓抑,
一開始難以想像這樣溫吞的兩人要如何談戀愛,
甚至他們在一開始還各自有暗戀的對象。
然而編劇不疾不徐的鋪陳,
從兩人因為音樂而有了共通話題,
在知道對方也同樣困於友情與愛情之間的苦惱後,
他們就在這樣的共鳴與同理之下,
成為彼此疲憊生活下的避風港,
雖然沒有一見鍾情的浪漫,
也沒有轟轟烈烈的火花,
但就像在冬夜細火慢煮的一壺熱茶,
在緩慢品嘗的過程裡,
感覺苦後回甘的芳香。
我特別喜歡編劇用古典音樂作為情節的隱喻及推動劇情的發展,
比方說以布拉姆斯、舒曼跟克拉拉三人的糾葛關係,
來暗喻俊詠、情景與賢皓之間的複雜情感,
而有意思的是,
頌雅跟俊詠對這三人的組合有著截然不同的感覺,
也帶出了兩人前一段單戀之所以無疾而終的原因,
一個是重視友情多過於愛情,
一個則認為那是無法實現的戀愛。
而頌雅與俊詠之間情感的發展更是充滿了音樂的細節,
其中最打動我的是當頌雅感到受傷時,
俊詠立刻彈了頌雅先前提過最喜歡的《月光奏鳴曲》,
除了呼應俊詠是個比起話語、更擅於用音樂給予安慰的人以外,
頌雅能確實地感受到俊詠的溫柔,
也帶出正是這樣的差異讓她成為最終能走入俊詠內心的人而非情景吧。
有別於我看過以古典音樂為題材的日劇跟小說,
大多描寫逐夢的熱血與音樂的美好外,
這部花了更多篇幅在寫現實的殘酷,
真心熱愛卻沒有天分的人,
與擁有天分卻無法享受演奏的人,
雖然懷抱著不同的煩惱,
但音樂對他們來說更多時候是帶來傷害而非慰藉,
這是每個走在夢想之路上的人都難免會遭遇的現實。
我覺得自己很像布拉姆斯,
一個人一直持續著不被接受的愛情。
我想結束這段單戀了,
但沒關係,我雖然一直這樣獨自愛著,獨自受傷,
就這樣結束了這段單戀,
但至少這段時間,我好像過得很幸福。
這樣的話...好像就足夠了。
在看這部劇的過程,
我也不斷想起自己曾經有過卻未能實現的夢想,
當喜歡的事情並不是自己擅長的事時,
那種注定沒有結果的追逐,
就好像在單戀著一個不可能會回頭望向你的人,
心動與心碎交錯著,讓人難以割捨,
卻也因此讓自己的心變得滿目瘡痍,
大家都說要懂得設定人生的停損點啊,
但若是真心喜愛的事物,放下豈是如此簡單的事?
頌雅並非沒有自知之明,
她也並沒有奢望能站上頂端的位置,
她只是想著是否只要再多努力一點,
至少就能讓自己以喜歡的事物維生,
那也是為什麼俊詠在CD上署名「小提琴家蔡頌雅」時,
她會如此被觸動。
然而古典音樂的市場早已飽和,
她這樣一個成年後才轉練的人,
要如何贏過一個又一個從小苦練的神童天才呢?
本來帶給她慰藉的音樂,
在成為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後,
反而變成一種傷害,
她無法再純粹的享受音樂,
而總會想起自己的不足與失敗。
從這部劇一開始,
當頌雅被指揮家趕出表演廳時,
我們就知道頌雅最終必然會放棄小提琴,
然而重要的是會以什麼樣的姿態與心情放下,
很感謝也讚嘆編劇給了我們一個美好並充滿希望的結局。
正如同頌雅最後對俊詠的告白所說,
雖然曾經因為這份喜歡而受盡折磨,
然而從中得到的慰藉其實更多,
在這段追逐夢想的過程裡,
她已經沒有遺憾的傾盡所有努力與勇氣,
即使無法成為那個演奏音樂的人,
但這不代表她會就此遠離音樂,
而只是退一步,成為另一種守護音樂的人。
特別喜歡恩斌在詮釋頌雅告別小提琴的這一幕,
最後的擁抱以及那一句再見,
在不捨以外,還充滿著感謝,
感謝它曾經陪伴自己走過人生中最義無反顧的一段旅程。
音樂術語中,crescendo這個詞,就是漸漸增強的意思,
漸漸增強這句話反過來說,
就是現在是最弱的狀態,
現在是最弱狀態的話,
未來才有漸漸增強的空間。
我最渺小的的瞬間
換句話說,就是漸強開始的瞬間吧。
這部劇是編劇寫給每一個曾經在逐夢過程中受挫而不得不轉換跑道的人,
一帖療癒的藥,
初嘗苦澀,
那些日子裡的鬱悶與糾結彷彿都還歷歷在目。
在放棄夢想的瞬間,
所有自信彷彿都被抽乾,
前途漫漫還看不見未來,
是那樣讓人感到渺小而卑微的時刻。
但那並非世界末日,
並不是人生的終結,
而是我們要從最弱的狀態漸漸變強的時刻,
即使告別了最初的夢想,
我們仍然能在其他志趣或職業中找到通往幸福的路。
--
*孤讀者的航行*
部落格:http://glenna1106.blogspot.tw/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onelyrea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