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平台關係,早就有料到臺灣熱度不會太高,本來想說如果是齣不錯的戲,那麼只要韓
國那邊有紅就好。但看完發現戲劇水準比想像中好太多,身為劇迷和演員粉絲開始不理性
生氣XDD
因為什麼宣傳都沒有只好自己來推,希望有多一點人能因為這篇文去訂一下亞馬遜,就當
作被騙一下也好啦,這部戲只有八集,一集40-50分鐘而已,一兩天就可以看完非常好追
。
*
若要簡單粗暴超級不暴雷推薦:
我本來是用一個徐仁國+李宰旭+金材昱+高允貞粉絲的心情打開了這部劇,想著中間還
要看看始源、張勝祖、成勳、金智勳、李到晛的帥臉,以及吳正世、金美京的演技。
結果看完後發現所有我想看的都看到了,但以上也都不重要了,我只想跪下來喊:「河炳
勛編劇+導演=我的神!!」
*
那如果想聽更仔細的,你可以繼續往下,我可以分好幾部分跟你說:
(下面只會爆預告裡有出現的雷)
劇情:
沒有灌水劇情、沒有多餘情感糾纏,起承轉合完整之外,節奏還快得讓你幾乎感受不到時
間流逝。
我12月就開看的後遺症是,在等待的快一個月內回頭看其他韓劇,發現人生的速度(?)明
顯被調快了1.5倍,看什麼都好慢!
真的是觀劇史上頭一遭,非常神奇。
然後劇情埋伏筆和彩蛋的手法極高,推薦不要看太多劇情爆雷,就帶著看演員表現的心情
入場,最後就會跟我一樣,帶著對編劇的敬意滿意離場。
只是一些細節的疑問,的確因為時長短到難以多花篇幅解釋,或是情節需要會輕輕帶過,
若能轉以「不能隨便斷定世界上不可能會發生這種事」、「有些人的境遇是難以想像」、
「自己真的遇到就能理性思考嗎」來去解釋,我想會想通一些的——說實話你也不一定有
這個時間,因為節奏真的太快了,你會不自覺先下一集(
特效:
砸錢砸得非常用力且到位,強推主角怡在剛到死亡之地時看到的景色、高空跳傘和飛車追
逐戲等等,其他很多幕也是到了幕後花絮才發現原來這邊也是特效和綠幕,超級有趣。
類型:
奇幻/校園霸凌/監獄犯罪/動作特效/武打/浪漫愛情/驚悚/警匪/財閥內鬥/親情
催淚/社會議題/其他等等
故事內容明明只有八集但我體感看了超過十種的類型片,真的有種韓劇在展現軍火的感覺
,每幀畫面都在吶喊:「快看!!這些類型我們都能拍得很好!!」
雖然因為劇情節奏太快,有些情節或情緒偶爾無法延續,對我這種看情感線需要隨著劇情
累積的觀眾來說會覺得小可惜,但能在這樣的時長塞這麼多體裁,故事還講得這麼完整,
與其說他犧牲情感堆疊換節奏,不如說導演做了一個很大膽的選擇,是能夠理解也覺得改
得很好的部分。
導演兼編劇:
說實話我很驚訝,我的印象中河炳勛拿手的類型是愛情、親情和喜劇這種題材比較軟的,
當然喜劇節奏不消說,前三集的結尾看得出來他在這方面還是很有一套,但我沒想到他連
飛車追逐的運鏡和特效都很強,後面還有驚悚和警匪刑偵類型的呈現,也是將畫面和氣氛
抓得很精準。
除了導演,他還一併扛下編劇工作,我一邊看一邊想說,他要選角找人、要拜託大咖們來
演、要寫劇本、要導戲、要去借大橋拍攝,還要看剪接、討論怎麼配音樂,一個人感覺做
了二十個人的工作,偏偏作品成果還好得不得了?會不會太扯?????
演員:
我至今為止看了很多劇評,大部分的人會推李宰旭和吳正世像是生吞了徐仁國的演技,會
推金材昱和金智勳的變態殺人演技,會推金美京的媽媽演技,也會推高允貞和李到晛在第
四集呈現的melo氛圍。
我要說,以上這些都沒錯。
但我想特別加推徐仁國和朴素淡,兩人好幾場對手戲都是全綠幕但完全不會出戲,真的不
容易;也有些評論覺得朴素淡的死亡沒什麼發揮,但這個角色比起其他人沒什麼情緒波動
,也沒有明顯的敘事情節,觀眾無法理解她的情緒是正常的。我反而覺得她把那種深知自
己和人類不是同個層級、看過太多白癡人類所以很容易不耐煩的感覺演得很不錯。
而徐仁國作為主角,說實話戲份沒有比其他人多多少,加上出現的場景又很分散,能發揮
或是被記住的部分其實有限,但他又是所有崔怡在情緒起伏最大、精神值最容易崩潰的,
很多場幾乎是一進死亡之地就要崩潰大喊或大哭的程度,但他每場力道都做得很足,同時
又能將其他演員結束的情緒給重新連結起來......我只能說,扯。
就算不說上面這些,光看這部戲的拍攝方式就知道導演對演員的要求肯定不會低:既要能
演出原身也要能演出崔怡在,而且將每個人的崔怡在都串起來,甚至還要承受特效或各種
不同體裁的考驗,根本不可能選演技和口碑不夠的人——
結論,不用懷疑,享受就對了。
核心價值:
很多人說這部片就是反自殺宣導,也有人說劇本很膚淺地倡導大家都要為重要他人而活,
感覺被情緒勒索很不喜歡,我也看過有人說盲目倡議反自殺只是在忽視有些人的痛苦云云
。
這些我都能理解,說實話我看到一半的時候也很緊張結局會帶給我這種感想,但實際上並
沒有。這部劇雖然是生死題材,卻很罕見地不說教,編導在重點和詮釋空間上其實給予觀
眾很大的自由和彈性。
一般的說教是不管你的狀況與條件,總之先塞一堆話者立場的想法給聽者再說,但這齣戲
的重點其實是「體驗」和「共鳴」——當觀眾跟著怡在一起經歷換乘人生後,根據各自的
狀況與想法不同,得到的共鳴一定不同,但那些都是對的。
這部戲最後呈現的只是「怡在的情況」。
主角怡在雖然帶著觀眾一起進行了人生換乘的旅程,但他最終還是自己,有屬於自己的痛
苦與糾結,也有屬於自己的選擇和解法,觀眾可以不同意適用於自己,但也不能斷定這就
是錯的。
看完之前,我覺得自己活著某部分是被迫的,因為被父母生下、因為生物本能性地畏懼死
亡、因為社會推著我一路前進,所以我才在這裡。
但看完之後我覺得自己有更理解「繼續活著」的原因,或是說會更願意為自己的生命多賦
予一些意義或主動權。
我覺得每個人都能在這齣戲找到一些答案或回饋,上面這些是我的,也希望每個看完的人
都能找到自己的:D
*
最後希望這篇文能爆><
死期將至真的值得口耳相傳,讓更多人看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