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BE「病毒式行銷」強迫收聽!ILLIT利用無辜商家刷出2億收聽數?
媒體名稱:kagit
新聞連結:https://www.kagit.kr/posts/148774
記者JONINE
https://cdn.kagit.kr/2024/05/23/webp_Foto_Jet_88_72dcba6ad3.webp

HYBE最近陷入了一場因音源病毒式行銷而引發的爭議,
這一事件的中心是閔熙珍聲稱自己在上個月拒絕了公司提出的新專輯10萬張推銷提議,
並提出內部抗議,HYBE隨即回應,堅稱他們並未進行音源病毒式營銷,
並反駁了閔熙珍對其他藝人銷售數據提出的質疑。
https://cdn.kagit.kr/2024/05/23/webp_image_7dc35ca749.webp

所謂音源病毒式行銷,即通過購買榜單位置來提升歌曲排名,
使得一些歌曲即使沒有人真正聽,也能在榜單上獲得高排名,傳聞稱,
花費巨額資金即可讓歌曲登上榜首,
甚至有 YouTuber未標明廣告推銷歌曲,製造虛假人氣。
參與這類病毒式行銷的從業者透露,為了提高歌曲的排名,
投入的金額可以高達數十億韓元甚至更多,這種以經濟實力換取榜單排名的方式,
無疑在損害音樂市場的公平性,更嚴重的是,
這種操作並不限於韓國國內,而是擴展到全球音樂市場,影響範圍更為廣泛。
據韓媒採訪,30多歲的自營商A先生最近在店內播放的播放列表中,
發現了一個新人女團的出道曲反覆出現,這首歌與店內氛圍不符,
他多次跳過卻依然不斷出現,A先生感到困惑,並表示自己已經不想再聽這個女團的歌曲。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30多歲的上班族B先生身上,他在公司與同事們聽播放列表時,
同樣意外地聽到了一個新人男團的出道曲,這首歌出現得毫無預兆,
且與他們平時聽的音樂風格完全不同,這些現象都源於過度的社群病毒式行銷,
透過YouTube、Spotify、Apple Music和 Melon的播放列表無序地插入特定歌曲。
https://cdn.kagit.kr/2024/05/23/webp_GNYGOX_8b_IAA_Mq_A2_300dcf8960.webp

而一名網友也在論壇討論了女團ILLIT的出道歌曲《Magnetic》疑似就是病毒式行銷歌曲的
話題,
她分享其他網友在X上發佈的文章內容並說道:「在Spotify上,
IVE的《Kitsch》、《I AM》、aespa的《Drama》、
LE SSERAFIM的《Perfect Night》、《Easy》等歌曲結束後都會自動播放ILLIT的《Magneti
c》」,
而最終,ILLIT在Spotify上以女團出道曲創下了最高的串流紀錄。
其他網友見狀也紛紛留言表示不滿:「我還去找了有沒有阻止特定藝人播放的功能」、
「聽說MAMA獎項也參考Spotify的成績,這真的合理嗎?」、
「用錢買來的數字,真丟人」、「大家都會行銷歌曲,
但《Magnetic》實在太誇張了,所以才會被罵」、「ILLIT怎麼甚麼都是假的」、
「短影片也是這樣,看10個影片7個都是ILLIT的,真煩」、
「前陣子新聞還說恭喜播放量突破兩億,現在看來真可笑,都是錢洗出來的」。
https://cdn.kagit.kr/2024/05/23/webp_image_d4f0626ee5.webp

正如網友等人的經歷所反映的那樣,過度的病毒式行銷讓聽眾感到厭倦和不滿,
這不僅削弱了音樂作品本身的價值,也讓真正熱愛音樂的聽眾失去信任,
隨著更多的網友揭露這一現象,對音源病毒式營銷的反對聲浪將會持續增長,
音樂行業需要更透明、公平的運營方式,才能贏得大眾的尊重和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