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針對討論偶像能不能談戀愛的千古命題,我認為得先從追星的心態看起。
每個人追星的原因不同,有的是音飯,有的只是單純喜歡看表演。
而就像我在推文中說的,偶像產業,很大一部分是依賴著男/女友人設在獲利,且這個方
式的獲利程度也為他們創造遠超過一般人擁有的收入。
想像,或要說是腦補也行,是我認為偶像行銷中佔比最大的部分。
赤裸一點可以說是人設跟包裝,讓粉絲能在這亦真亦假的想像中,獲得力量,甚至產生情
感的依賴跟投射。
想像有可能全是真的,也可能全是假的,最高的機率是亦真亦假,但就是營造這些廣義會
受歡迎的正面人格特質,例如堅毅(熬過練習生時期)、熱愛表演、單純、完美、照顧人等
等。
而在日漸成熟的行銷跟包裝手法下,該怎麼更有效加強這樣的行銷手法?就是讓粉絲相信
這個人私底下其實就是他/她所呈現的形象與樣貌,大部分的粉絲很難第一時間意識到,
其實偶像跟個人有極大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特別是近幾年的偶像我覺得又有刻意模糊
日常生活界線的操作存在,試圖營造「他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
在眾多人格特質的想像中,又以戀愛感或男/女友人設為最大宗。
但你說粉絲真的會認為偶像有一天會跟自己談戀愛嗎?我覺得這樣的人其實非常少數。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知道這是假的,但部分人著迷的是"想像著"自己的偶像跟OO親暱甚至
是有愛的互動,這個OO可以是自己、對於CP粉來說可以是隊友或者是某個他們喜歡的配對
。
就是不能真的知道這個OO是誰,這個泡泡不能破掉。
一切突然從想像變成現實之外,想像如果有了確定的答案,有了具體的畫面,就非常容易被放大檢視,(比如有些人就會
聯想到,你是否因此而減少了粉絲的互動、是否最近在某某活動不認真等等)
IU曾說過她有段時間非常焦慮,因為IU這個名字其實不是代表著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的努
力。
這個努力並不單指是大家的奮鬥,而是指明星本身的形象,有很大部分本就是透過一群人
的努力編織出來的。
當這樣的形象和個人原本的樣貌不同,甚至起了衝突,試想,如果都是唱純情/抒情歌曲
的歌手,某一天被爆私生活不符合大眾的想像,他的粉絲還聽得下去嗎?
為了成就一個明星,背後是一群人的努力,有的人負責寫歌,有的人負責行銷。
而明星就是那個負責站在最前面,代表著品牌形象的人。
努力去守護那樣的想像,我認為這就是偶像的工作。
只是每個人對努力的定義當然不同,有的人認為努力在工作上保持好表現,私底下可以照
常談戀愛沒問題;有的人認為如果要談戀愛,就必須躲躲藏藏死都不要被拍到;一定有的
人可能就像JYP一樣,因為討厭說謊也不想面對被拍,所以乾脆不談戀愛。
(雖然JYP當初在講自己當年談戀愛所以銷量下滑的時候我只覺得很好笑XD)
這樣的方式沒有對錯,但同樣的,就像大家對工作認不認真的定義不同,我認為這是危險
係數的問題,在工作上一定有一些事,這件事不一定有錯,但就是有極大的可能被貼上標
籤。
當然,偶像產業的另一個問題我覺得還有是,大部分的偶像都在非常小的時候就進入公司
,往往沒有太多社會的經驗,所以其實也能理解如果身為這麼好看的人類,又在年輕的時
候,當然會想談戀愛,要時時刻刻對工作這麼緊繃當然非常困難,但畢竟產業龐大,有時
候你放鬆了一點,別人就追上來了。
韓劇製作人的那些事曾提過,名人有成名稅,在賺進一般人無法想像的財富或名聲時,同
時也會承擔私生活被放大檢視的負擔(當然並不代表放大檢視是對的,但以現實來說這就
是高機率無法避免)。
我認為這指的並不只是名人會被放大檢視,嚴重的是名人就連在私下生活也要非常注意的
原因是,媒體雖然嗜血又無情,但當你明知現況就是如此,且個人行為會牽扯到的是團隊
的巨大利益,以上一篇紀錄片的新聞來看,之前就看過宣傳的消息,也不難想像有多少人
付出了努力,但現在關注的焦點勢必跑偏,如果只用一句「因為我也是一般人,所以當然
也會想談戀愛」這樣帥氣的話來做結,好像也顯得有些危險。
結論
社會上很多事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談了戀愛的偶像我不覺得是罪人,因此而失望的粉絲
我也不覺得是不理性的代表(這裡當然不包括謾罵的人)。
偶像能不能談戀愛是個既複雜又簡單的命題,當成是非題來說答案當然是可以,但在現況
的產業鏈中,為團體活動帶來影響或失焦只能說是合情合理也無法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