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另一半父母對於小孩的教育理念不同

婚姻

51520813


本來是想說這根本媽寶版業務,寫在這邊還要補婚姻點還要被說傳教,但又覺得大家都可
以接受體罰教傳教了,那再多一篇正向教養文沒差吧XD

即使是體罰教,也很難不認同身教大於言教,家長實際上怎麼處理事情,才是孩子真正學
到的應對方式,那在這個前提之下,體罰可以教會小孩什麼呢?

1.我真的錯了
2.地位比我高的人可以打我

學到哪種概念的可能性比較高呢?

那他們面對自己的弟妹、學校裡面比較弱小的人,如果覺得對方錯了,為什麼就不可以打
對方呢?大人不是就這樣做嗎?

再來,有些家長說自己是理性體罰派,大概就是講道理、打小孩、強調自己愛之深責之切
。那這種情況下學到的是--
喔!原來有人會因為愛我所以才打我!


這跟正向教養的孩子比起來,哪一種家庭教育比較容易教出被家暴不會跑或是對家人施暴
的大人呢?

就像snow版友說的,體罰教目前沒有提出什麼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同一件事情必須得要
體罰,除了體罰之外沒有辦法教好。

也有看到支持體罰的人說正向教養派都沒有提供什麼方法來代替處罰。我可以提供幾個方
法:

1.正向聚焦
一個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上面,很難是表現的完全沒有可取之處,比如說三口組的孩子也有
偶爾一餐吃得不錯、喜歡打人的小孩,也總有那麼一瞬間他縮手。

https://i.imgur.com/LH6wdWv.jpg

這個時刻就是上圖的紅色區域,抓住這個時機,告訴他家長觀察到什麼,例如「你剛剛生
氣的時候,氣到好想打爸爸,但我有注意到你把手縮回來了!我覺得好棒,你可以控制自
己,好想給你五個讚!」然後讚在孩子怕癢的地方,就氣氛歡樂又有教育效果。

這個概念來自同名的書,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2.善用小孩心裡的自我對話
我兒子是體力很好的類型,很小就敢從一公尺高的地方跳下來,我怕直接限制他反而讓他
趁我不注意的時候跳,所以我教育他什麼情況可以跳,什麼情況不能跳。

同第一個做法,因為我很常說出我的正向觀察,所以我的孩子也對自己有自信。當我說「
你想要OOO,如果你注意安全的話我就可以接受,你可以分辨什麼是安全的嗎?」我兒會
回答「我可以分辨,我可以自己注意安全。」有時候還會把我講過的判斷再說一次「媽媽
,剛剛那邊因為OOXX所以我覺得可以跳!」講得出來我就會讓他去做看看。

這邊的重點是,我希望他是有自信的,認為他自己就可以自行注意安全、他可以自律,所
以我會引導他這樣認為。對孩子貼標籤會讓他傾向做出相應那樣的行為,那我就對他貼正
向標籤!希望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他也問自己一樣的問題--我可以注意安全,因為OOXX所
以我判斷可以做/不能做。

3.時時問自己在擔心什麼、氣什麼,並對小孩誠實

我兒翻出我的立可白說他要用,我第一時間覺得有點煩躁,就覺得小孩不可以用,但我兒
問我為什麼,我停頓了回答他「我以前聽過立可白有對人體不好的化學物質但我不知道是
不是真的,我也不喜歡你摸到或吸到,但假如你很想要用可以用一下下,我不確定你會不
會用,請你去叫爸爸看著你用。」

https://i.imgur.com/xwbtf5E.jpg


後來他就用立可白畫了星空,左上角那個荷包蛋是土星,看到他作品我覺得沒有一口拒絕
他用立可白真是太好了。

問問自己到底在氣什麼、擔心什麼,常常發現認真想想小孩也不會因此變壞,這些擔心都
是無謂的,那到底幹嘛對小孩生氣?

4.睡前說三件欣賞孩子的事情
我在寫這篇文的之前有回顧了一下小孩這學期的聯絡簿,整個學期老師寫到小孩不可接受
的行為大概是三篇。如果我把焦點放在這三天我兒子拿同學的積木丟旁邊等等這些行為,
就會覺得天啊我要怎麼教孩子不要丟同學的積木!?

但其實孩子上了一百多天的課,但是只有三天是做出老師覺得需要告訴家長的行為,難道
表現還不夠好嗎?

睡前三件事就是在睡前跟孩子說家長觀察到的三個好行為,我講過謝謝他幫我洗菜、謝謝
他幫我開門、謝謝他早上快速穿好衣服、謝謝他願意說出為什麼今天生氣…等。因為每天
都要講,小孩又不想聽重複的,所以我整天都在注意他做了什麼好事情,焦點放在正面事
蹟,自然就沒有什麼心力去注意他其他小小的不配合。孩子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原來家
長喜歡他這樣那樣,配合度就能夠變高一點。

其實還有很多做法,要在推文或是單一篇文裡面寫清楚真的困難,但至少在媽寶版我寫了
很多教養書的心得。看書並不能學到萬用的一招來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但我可以看很多本
書學
到一百招,在我招數用盡之前,不論是我真的矇對還是孩子自然發展到了,小孩的狀況早
就解除了,於是不需要動用到體罰。

另外,我很喜歡問自己「我的教養目標是什麼?」有很多教養議題的做法只要回答這個問
題,知道自己想要養成的是怎樣的孩子,就知道該選擇什麼方向。

補個婚姻點,我以前會覺得教養要一致,但後來發現這個執念會讓我容易跟先生起衝突,
小孩更不知所措。其實父子關係是父與子的關係,在不要涉及傷害小孩的情況之下,就放
給父子倆自己經營父子關係吧。能適應爸爸、媽媽、幼稚園這些不同的教養風格,對小孩
其實也不是壞事。


--
推薦書單

我不推的就不會寫了,以下都是我認為值得一看的書:

發揮天賦篇


1.父母的語言_丹娜.蘇斯金
推一百次都值得的一本書,如果能在嬰兒時期就看到的話真的是很幸運。用科學告訴父母
們,你們的說出來的話是有力量、有影響力的。

2.孩子的第二天性_愛琳‧柯拉博
以腦神經科學為基礎,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有理論說明也有具體的
方法。

3.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_艾絲特‧沃西基
4.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_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
以上兩本在講為什麼過度教養去干涉小孩反而無法讓孩子發揮天賦,放手該如何放手,該
做到什麼程度。

5.教養方程式:你的角色,決定孩子如何出色_隆納.弗格森 , 塔莎.羅伯森
幫家長整理了成功者家庭教育的特點。

6.大腦解鎖_裘.波勒
以神經可塑性為理論基礎,說明如何教出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7.預備教育的未來_黛安.塔文納
現今的教育體系是工業化的產物,目前注重的學力是為了讓孩子「更能夠適應工廠的生活
」。探討教育的歷史與現況,及如何不要磨掉小孩的特質跟學習動力。

8.會玩才會學_ 彼得‧格雷
「給小孩夠長的空白時間、讓他們高度自由地遊戲」,避免填鴨教育對小孩特質毀滅性影
響。

教養篇


9.撞牆教養學_童童老師
我覺得不懂為什麼不體罰的人可以先看這本,用比懶人包再詳細一點點文字來說明。童童
老師的粉專也很值得看,常常用懶人包講出家長盲點。

10.看見孩子的亮點_張英熙
了解阿德勒的入門書,以實例來說明「鼓勵」的作法及效果。

11.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_簡‧尼爾森
是經典書,但很早期看的所以沒有記錄什麼心得,但我對正向教養的認識是從這本開始。

12.孩子的挑戰_魯道夫.德瑞克斯, 維琪.舒茲
13.阿德勒教育心理學_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以上兩本比較難消化,但是若想知道阿德勒派的理論,還是可以啃一下作者跟弟子的書。

14.教養大震撼:關於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錯的!_ 波.布朗森、艾許麗.梅里曼
因為出版的時間比較早,裡面一些理論其實在後來的書也都看到,我倒是沒有覺得震撼,
但有一些對我來說還很有新意的觀念,例如,兄弟姊妹關係在弟妹出生前就決定了小孩跟
手足的相處是從小孩跟同儕相處的模式學習而來的(跟我認知的相反)。

15.P.E.T.父母效能訓練_湯瑪斯.高登
想要輕鬆教養出負責任的孩子,家長必須分清楚家長的課題、孩子的課題,家長到底需不
需要介入處理,或是放手讓孩子負責。

16.薩提爾的親子對話_李儀婷
好讀的薩提爾入門,也很推她粉專的生活點滴,好想當她女兒喔!

17.薩提爾縱深對話_李崇建
推薦看完李崇建TED影片再看他的書,不然很難想像講話的語氣,會覺得有點做作,但李
崇建實際講話卻讓人覺得很溫暖。

18.親子解憂課_艾麗西亞.伊頓
說明如何化解日常孩子容易遇到的焦慮、恐懼。很神奇喔,家長看了也很可能克服了自己
的恐懼(例如我看完之後就不怕菜蟲了)。

19.與孩子的情緒對焦_蘿拉‧馬克罕
提供方法幫助父母當一個平和的大人。如果有「事情發生當下我要教訓小孩他才會記住!
」這種迷思的家長,很適合看這一本。

20.心理韌性_陳品皓
面對怕犯錯、不敢挑戰的孩子的教養方法。內容不深可以一看。

21.正向聚焦_陳志恆
其實跟阿德勒的鼓勵我覺得有雷同之處,作者說明得很淺顯易懂。

22.設限與管教_ 珍娜.蘭斯柏
RIE派。規矩跟處罰是不同的,有框架跟界線才能養出安定的孩子。

23.螢幕兒童
解決家長對使用3C的焦慮

其他篇


24.原子習慣_詹姆斯‧克利爾
雖不是教養書,但對於培養小孩的好習慣也很有幫助。可以學到如何把長期目標無痛化落
實於生活中,例如共讀、自發閱讀等。

25.被討厭的勇氣_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不是教養書,但我是在這本書瞭解到一件事情的好壞純粹看我們如何看待它。一個孩子的
好壞,也是看我們如何解讀他。

26.拚教養_藍佩嘉
這本書簡直就是這一串討論的縮影。可以看見台灣各種父母什麼樣的客觀條件下為什麼選
擇那樣的教養模式,以及家長對於自身教養模式的矛盾。

27.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_馬蒂亞斯.德普克, 法布里奇歐
.茲里波提
類似拚教養討論的議題,但這本更綜觀全球。如果不喜歡以感覺來決定教養策略,這可以
看這本書,以經濟學來討論教養。

特質篇


28.高敏感父母_依蓮‧艾倫
高敏感父母:高敏感,讓你成為更好的父母
高敏感父母容易受小孩影響而情緒起伏比常人更大,但若將自己整理好,會是非常能接住
小孩的父母喔!

29.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_ Elaine N. Aron
30.高敏感是種天賦_伊麗絲‧桑德
31.蘭花與蒲公英_ 湯瑪士・波依斯
以上三本都是說明如何教養高敏感小孩的書。高敏感的孩子對環境很敏感,有好的家庭,
他們可以將自己天賦盡情發揮,若在長期高壓之下,則可能身心狀況都很差。如果你的孩
子睡不好、討厭標籤、討厭特定聲音,這些都可能是高敏感的現象,可以看看這幾本。

先這樣,想到再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98.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41998157.A.767.html
bluesnow11221樓最後一段是個不錯的新觀念。請問在與另一半對孩子同 01/12 22:55
bluesnow11222樓個事件有不同想法時怎麼溝通? 01/12 22:55
可以舉例嗎? 我家來說就是讓對方用他的做法試試看,不要碰觸到家庭的界線(我家就是不能打罵不威 脅不利誘)就隨便他們XD 如果看他快失去理智我就去換手。 久了就發現某些情況下某個人的方法比較好用。
RealWill3樓看了這麼多篇 感想是有些人常常要求有在特定狀況一 01/12 22:58
RealWill4樓體適用的方法 但要符合大部份狀況就是相對比較抽象 01/12 22:59
如果硬要我講出一個萬用招,那我真的只能抽象的說「對自己的孩子保持好奇心」有很多 時候小孩真正的想法就是要耗時間跟他聊才能知道。 例如今天,我兒說下禮拜哥哥姐姐要拍畢業照,他問什麼是畢業,我說,就是大班學的知 識已經太簡單了所以去國小讀書學新的知識。他說他不想去讀書,我舉了很多個例子跟他 說他想做的火車司機、新幹線司機,都要有足夠的學識才能擔任,但他還是一直很擔心要 去上學,他覺得他學不會,我又舉了很多他以前不會但後來拿手的事情。 講甲喙角全泡才知道,原來他是擔心要離開現在的幼稚園去不熟悉的地方,我恍然大悟。 對孩子保持好奇,就會想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說、那樣做,如果打罵下去的話,會得不到 真正的答案喔!
bincar5樓推推,正向教養絕不是溺愛式教養。直接被限制真的 01/12 23:01
bincar6樓會更想去偷玩,善用引導+好好關注自己的孩子會發現 01/12 23:01
bincar7樓小孩真的非常厲害,兩歲半之後就會找軟墊或床上玩 01/12 23:01
bincar8樓跳來跳去的遊戲,還會跑來邀請我去保護她、因為她 01/12 23:01
bincar9樓想試試從床上跳到地墊上。從前的我根本不相信幼兒 01/12 23:01
bincar10樓神智這麼清醒XD 01/12 23:01
我常常對小孩感到敬畏。 試想,如果是我的話,周遭都是比我強大的人,我想做一件事情卻失敗了好幾百次,我早 就放棄了。 但小孩卻都是這樣學會爬、走的。 所以他們天生就有動力挑戰、學習,家長要做的是不要過度限制或是忽略,而磨掉他們動 力跟特質。
agnesbgirl11樓認同你!也替很多孩子感謝你費心打了這麼長的好文。 01/12 23:02
那些愛抬槓的就算了幫他們孩子QQ 但我相信還是有一些沒有出聲的父母很猶豫要不要體罰,我想拍他們的肩說「真的不用打 罵!」
RealWill12樓體罰這種方法最具體 比抽象概念的實踐要簡單地多了 01/12 23:02
bincar13樓也推最後一段,我以前也容易因為教養細節和先生不 01/12 23:04
bincar14樓同偶爾出現摩擦,但我們討論後的大方向是一致的, 01/12 23:04
bincar15樓剩下的小部分真的就let it go,小孩自己適應的很好 01/12 23:04
magpie16樓如果要問體罰教會孩子什麽,答案本身意義不大,常是 01/12 23:06
magpie17樓體罰者想要快速解決當下問題,若靠循循善誘能得到 01/12 23:06
magpie18樓的同樣效果要則花費更多耐心跟理解 01/12 23:06
我已經修行到上班時不太容易生氣了。
mamajustgo19樓推本篇,想法也同樓上。體罰與其說是對孩子有效, 01/12 23:40
mamajustgo20樓不如說是……對家長來說迷人吧。 01/12 23:40
amee21樓我也認同S大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01/12 23:40
amee22樓對任何人我都不會體罰,包括罰站。 01/12 23:40
amee23樓(會請對方回房間想想,但不會限制行為) 01/12 23:41
amee24樓花時間跟親愛的家人/小孩溝通,理解,各自敘述各自 01/12 23:41
amee25樓各自的觀點。 01/12 23:41
amee26樓小小孩聽不懂,無法說話,可以用表演,或是帶離現 01/12 23:41
amee27樓場。總是有各種辦法,讓小小孩了解我不同意的原因。 01/12 23:41
amee28樓我覺得會體罰的大人是因為已經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 01/12 23:42
amee29樓怒氣或是只要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才會有的行為。 01/12 23:42
我很喜歡被討厭的勇氣中的一個觀念--生氣,跟生氣之後採取什麼動作是兩回事。 忘記是不是這本書了,某書中的例子是,生氣正在罵小孩的家長接到電話,語氣卻立刻恢 復冷靜。 我以前以為情緒上來表現出暴怒是無法控制的,但事實可以控制,我們讓自己「表現出生 氣的樣子」其實只是自己選擇的,想讓對方屈服的做法。
rq65430樓就拿你小孩跳的例子 就單純你運氣好 看到的時候那個 01/13 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