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小朋友停課偶爾有婆婆幫忙的家長之一
深有同感
反過來想 沒有婆婆要多請多少假啊
謝謝婆婆一下
也許心裡對這件事會出現一點空間
生活習慣不同、思考方式不同沒辦法說完全相處無問題
有一個概念是要他人改變真的很難
我自己親媽腦子硬到我覺得我都受不了
何況別人的媽 又60 70歲的老人了
不能改變他人 但也許可以去嘗試改變事情 一點點進步都好
這樣心情會比較沒那麼卡住
婆婆來 廚房就是婆婆的
然後婆婆煮飯時 以前有好媳婦枷鎖 會進去想要幫忙
還會被念 這樣做不對 這樣不好
結果心情超級不美麗
也說過不用煮飯 但是婆婆看我們偶爾買外食
她又看不下去嫌棄不健康份量少 繼續開始煮餐點
晚餐我煮個一鍋麵 她也有她對飲食的建議跟想法
後來她煮飯時 我就不太進廚房 找其他的家事做或陪陪小孩看書
廚房給婆婆
婆婆之前煮壞了一個我喜歡的不沾鍋..
也跟隊友抱怨不只一次
後來想到婆婆幫忙煮飯 才會弄壞鍋子
出力做事才會弄壞東西
就釋懷了一點點吧.. 然後要隊友出錢再把廚具買回來
婆婆寵小孩就讓她寵一下
隊友一句 小孩人生多一個疼他的人也很好
就放寬標準一點
婆婆也只是暫時來
婆婆給小孩吃糖
雖然我們不喜歡給小孩吃糖
小朋友也不會因為吃了一支阿罵給的棒棒糖就發展不好
也不會在小朋友面前說阿罵給的東西不好
偶爾一兩次當作沒看到
(次數再多可能就直接講了)
另外 聊天時可以提自己的想法不要憋住
憋太久內傷 偶爾講出來比較能繼續相處
之前婆婆煮魚必放酒 我直接講對小朋友不好
醫生也說不好 對腦部發展不好
隊友也要發聲
我們甚至不讓小孩吃婆婆煮的魚
講一次真的不聽 一直說放一點點沒關係 一直要餵
要碰到就提 有魚就再說一次 隊友也講同樣的事
婆婆才慢慢接受這件事
能主動不放酒的時候 小朋友大概3歲了吧
是一個持續說出來的過程
情緒部分
也是會跟先生抱怨 畢竟生活多出了一個人
那種就是會卡住的感覺
"明明婆婆都來幫忙了 為什麼你還要抱怨"
聽起來很不滿足對吧
但平常生活多加入一個長輩 就是很不習慣、覺得家不舒服啊
坦承這個不習慣就是在 就是有這個情緒
隊友剛開始也不太能同理這個感覺
因為婆婆來 他真的還蠻自在的
享受婆婆來的福利 他分內的家事婆婆全都作了
整個人很清閒
一開始完全get不到我不自在的情緒
要慢慢講他才有一點點知悉 (開始知道老婆有情緒在 同理可能更後面了吧)
事實上也不一定是針對婆婆這個人
連我自己媽媽來住 我都有一種在家不自在的感覺
可能領域感比較重吧
但積久了 有時候就是一股氣、一種內傷要說出來
隊友變成情緒的出口
但我們彼此都知道對方在說氣話
氣話說完 過一下還是要認真討論事情
住家有長輩來住時 (自家媽媽、婆婆過來)
我下班有時候會因為家裡有多出一個人不想回家
這時候就跑去超市自己喜歡的小餅乾
或是買一杯想要喝的手搖飲
甚至溜搭一下10分鐘 吃個小蛋糕霜淇淋
(我的撫慰物都是甜食...)
有個小儀式 讓自己有點能量再回去
也比較有耐心面對家人
其實我跟我婆婆能說的話也不多
她跟她兒子可以聊天講2小時不停
只有我們兩個人的時候 可能有事聊個5分鐘 接著就各自划手機
這個也不強求了
放下婆媳相處融洽像母女才是好的想法
彼此划手機 喝一口手搖奶茶也是可以的
自己婆婆偶爾來的心理調適
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