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想講講家族的故事。
那就從我可愛的阿母下手。
阿母的故事也不少,分成上下兩集。
文長,大家斟酌。
______
朋友們總笑稱我們家像是鄉野傳奇。
不知何時開始,我們家就是家傳禮儀業,庄裡人總稱我們是「扛死人的」。
別家狗兒盛飯盛水的是狗碗,我們家的卻是用金斗甕。
別人從小存錢的是小豬撲滿,我們家的卻是棺木撬洞的木材做成的小棺木。
別家小孩畫的是圖畫紙,我們家的卻是對著純玉骨灰罈上的唐僧塗塗抹抹。
別家小孩從小學鋼琴長笛,我們家的卻是跟著南管北管敲鑼打鼓吹嗩吶拉二胡。
別家小孩幼稚園開始拿筆寫字,我們家卻是抓週拿著毛筆就要開始學寫花圈輓聯。
太多的差異,族繁不及備載。
不知是否因殯葬業關係,家人的體質多多少少都有些敏感。
輕則有神明靠近會瘋狂打嗝;磁場不對會頭暈目眩站不穩。
重則從小跟虎爺三太子躲在神桌下玩(?);目睹各路神明跟好兄弟打交道......。
而我阿母,剛好處於中間偏輕值。
阿母22歲從四湖嫁到林家,把自身的故事也帶進了家門。
以下為阿母年輕時經歷,將以第一人稱敘之。
--
1) 三伯公回來了。
因為家中有九個兄弟姊妹,為了供弟妹上學,我14歲就離開家裡到台北工作。
那時為了省錢,一年才回家一兩次,坐著普快車,再轉車,再到街口等阿爸的牛車。
也因為每次的長路漫漫,我更珍惜回家的時間,晚上能不睡就不睡,總是看著錶倒數著離
家還剩幾小時。
那年透天剛蓋好,裡面空蕩蕩的,一家族二十幾人仍睡在四合院裡。
但為了不吵醒大家,我們兄弟姊妹跟母親就會到新房子的客廳打地舖。
草蓆鋪在地板,大家天南地北的聊,一直聊到睡著。
半夜我突然醒來,坐起身子,直盯著外頭飄在半空的竹紗汗衫。
https://i.imgur.com/JWe8HLd.jpg(取自網路)
它一路從曬稻埕飄進涼亭仔腳,貼在玻璃門上。而我,就靠著牆靜靜地看著他。
「祖先回來的話,是不會讓兒孫驚的。」我心裡想著阿母對我說過的話,它便消失了。
我便起身去廁所。
出來準備回客廳睡覺,經過走廊,突然看見遠遠的稻埕尾有個披頭散髮的人。
我靜靜走回客廳貼著玻璃門往外看。
那人身高只有我的前臂長,全身乾癟黑麻麻的,吊嘎仔上衣已經破破爛爛的,短褲也像被
野獸撕咬過,肩上似乎有個破包,沒有一處是完整的。
除了那小黑人外,還有將近十個約十五公分大小的「人」,差不多的裝備,只是更小更髒
。
他們從埕尾一路跌跌撞撞的往四合院跑,但是到中埕時,一群人頓時跳了起來,像腳底著
火一樣跳個不停。
我靠著牆角,好奇地看著這些小黑矮人跳來跳去。
不知過了多久,我睡著了。
隔天一早,我馬上告訴了在煮飯的阿母跟嬸婆們。
那天下午,大人們便到廟裡去觀鑾轎。
「那是你已經倒房的三伯公。」事後阿母跟嬸婆他們告訴我。
「那時,你三伯公還很年輕,尚未娶妻生子。南洋戰爭爆發,庄裡好多年輕人被徵召去打
仗,他也去了。後來聽回來的人說,打了敗仗,三伯公領著大家逃跑躲起來討生活,也或
者戰死沙場。無後嗣的他,也因此倒房。」
「在那時候生活條件很差,又值戰亂,歷經逃亡,食物短缺,衣物破爛。」
「不管是戰死還是逃亡,你三伯公都領著大家逃出來了,他們回來討點吃的跟乾淨衣物,
讓自己體面一點回鄉。」
話畢,我們將買來的巾衣化進爐裡。
從未謀面的三伯公回來了。
___
2) 紅包
在阿公那個年代,大人總是告誡著池水不要近、路邊紅包不要撿。
但孩子聽歸聽,還是在田間大樹下撿了一個紅包。裡頭裝了一撮頭髮、生辰八字、一疊冥
紙。
一群鬧哄哄的新娘家屬就把還是孩子的五叔帶到廟裡。
但因為那時五叔還太小,新娘不願意嫁,所以由已經結婚的四叔公來代替冥婚。
提親聘禮迎娶的一切照常,只是新娘是籃裡的神主牌。
那時大公族主要分成四戶,大家都是共同收成稻子、蒜頭跟花生。
但不知為何,娶了冥妻的四叔公他們那戶一切都比別人順遂,過了幾年,房子買了好幾棟
,孫子都送出國留學,有的回台創立了很知名的網購品牌,有的移民國外,各個飛黃騰達
。
原因為何,不得而知。
一年,四妹剛滿六歲。
某天晚上突然做了很真實的噩夢,夢見有好幾個壞人用力扯著她要把她帶走。
在她大哭之際,有個身穿紅旗袍的女人出現,幫她趕跑壞人,將她抱在懷裡。
「你是誰? 為啥要保護我? 」
「我是你前四嬸婆。」那女人笑著說。
隔天四妹醒來馬上跟阿母說。阿母覺得不敢相信,因為迎娶時四妹尚未出生,便問那身紅
旗袍還有什麼特徵。
「胸前紫紅繡花,就是我當初車給她當聘禮的那件紅旗袍。」阿母笑道。
___
3) 牽水狀
小時候並不知道「牽水狀」是鄉裡特殊的儀式,只知道若家裡有喪事,通常都會有道士一
起牽水狀(註1)。
https://i.imgur.com/tuPjAxy.jpg(取自網路)
那次牽了四五支水狀,因為大公族人多,大家都下去轉,輪流當替手。
牽的那人,手要抓著經輪開始轉圈,邊轉邊拿著掃把掃地,如果你有感應(附身)就會把中
間的竹棍拔起,一路跳進廳堂或靈堂。
正值青壯年的五叔是個非常鐵齒的人,但礙於大公族,他還是下去輪替,但對這個儀式嗤
之以鼻。
他剛下去沒多久,就有了感應,拔起竹子,一路往廳堂跳去。到了廳堂,還是手握緊棍,
不發一語,只是不斷啜泣。
那次牽到誰並不知道,只知道恢復正常的五叔嚇得臉色發白,被眾人扶到屋簷下去休息。
我們跑去問五叔牽起來是什麼感覺,他心有餘悸的說,他當下意識清楚,但沒辦法克制自
己不斷發抖、啜泣,就連想要放開手中竹子也無法。
正當五叔說到一半,二堂姐也牽了一支。
這次是「前」四嬸婆。
他跳到廳堂前,只冷冷地看了四嬸婆一眼說道:「難道娶我進門,你們都沒感應?」(意思:
娶了我之後整個平步青雲將才輩出)
便退出二堂姐的身體。
後來,四嬸婆對這個"姊姊"更是尊敬了。
一直到了儀式快結束,才迎來第三支。
這次是早早過世的二伯母。
「叫阿輝過來。」大家聞聲,便把二伯死拖活拉的帶回廳堂。
之後便是在"二伯母"的啜泣聲下,二伯向著東南方磕了好幾個響頭,起身已是涕泗橫縱。
後來在公族的討論中才知道 -------
那年代,二伯母家因為養不起太多孩子,便把女孩送給隔壁村當"媳婦仔養" (童養媳),
但二伯因為太喜歡二伯母,便把人家拐走私奔。
雖然二伯母愛二伯,但總覺得對不起娘家,讓自己家族蒙羞。
便藉著活人的嘴,要二伯朝著她娘家的方向,向她的祖先磕頭謝罪。
____
註1:牽水狀 wiki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8F%A3%E6%B9%96%E7%89%BD%E6%B0%B4%F0%B0%B9%
AC
____
下集:牆上的人頭/ 不愿/ 海堤上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