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起要取代電院了,以後電影院要沒落沒人會上電影院看電影了"
從 1895 年盧米埃兄弟在巴黎公開放映首部電影開始到現在,
這種說法就從來沒有斷過的一天。
1927 年電視機發明:
"電影院之外也有可以看影片的方法了,電影院優勢不再要沒落了"
1940-50 家用電視普及
"在家裡就有影片可以看了,人們不再需要上電影院看電影了"
1940-60 彩色電視發明
"彩色影片家裡就看得到了,不再需要去電影院看電影了"
1970-80 家用錄影帶普及
"租個錄影帶就可以在家裡看電影了,不用再為了看電影特地跑到電影院了"
1980-90 大螢幕電視與家庭劇院普及
"家裏就可以享受電影院等級的聲光效果,電影院不再有優勢要沒落了"
1990-2000 網路下載(盜版)興起
"在家就可以看到最新的院線片了,沒必要再擠破頭去電影院看電影了"
2000-至今 串流普及
"等個幾星期就可以在家裡舒服的看電影了,不用再跑電影院,電影院要沒落了"
同樣的話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
講了 100 年了。
結果電影院沒落了嗎?
沒有。
電影院越蓋越大,
電影票房越來越高。
至少從電影發明到疫情之前的這 100 多年的趨勢就是如此。
那這個趨勢會在疫情之後改變嗎?
電影院會因為串流興起與人們觀影習慣改變而開始沒落嗎?
我想我們可以從兩點來討論:
1.電影技術永遠跑在最前面;
你說有了電視、錄影帶、家庭劇院、網路下載、串流等等,
人們在家裡就可以看電影了。
所以就不需要上電影院了。
其實對片商來說,
破解的方法很簡單。
就是製作出讓你想去電影院看,
甚至不得不上電影院看的電影。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電影技術永遠領先在家庭劇院技術之前。
想要最好最完美的呈現電影效果,
那就是上電影院看電影,
別無他途。
或許有人會說我的家庭劇院設備堪比電影院,
不需要上電影院了。
仔細想想就算你在家裡組了一套百萬等級的家庭劇院,
效果比得上電影院的千萬等級的設備嗎?
就算可以,
你組得出來 iMAX、3D、4DX、Screen X 嗎?
(其實可以,不過這裡就不討論了)
所以近幾年好萊塢大製作的影音大片才會越拍越多,
因為要刺激你一定要上電影院看。
而不要滿足在效果打折的小螢幕上。
那也許有人會說,
我沒有那麼計較影音效果,
電腦的小螢幕對我來說就很足夠了。
那這就是第二點要討論了。
2.「看電影」是「手段」不是「目的」
會上電影版的版友,
應該都是喜歡看電影的人,
會為了想看一部電影而去「看電影」。
所以會認為看得到想看的電影就好了,
沒有必要一定要上電影院。
但是對大部分的人來說,
「看電影」是休閒社交活動的一環,
重點是「看電影」的行為而非「電影」本身。
學生時代,
三五好友呼朋引伴,
出來看場電影,
之後一起去逛逛街打打球。
熱戀時期,
和男女朋友看個電影牽牽小手,
看完後吃個飯討論劇情增加話題。
有了家庭和小孩,
帶著全家去看寶可夢小小兵,
然後逛逛影城遛遛小孩。
上班族工作苦悶,
找個空擋忙裡偷閒,
花三四百的代價求得兩個小時的寧靜。
對一般人來說,
上電影院看電影,
目的是在休閒社交活動,
看電影只是手段之一。
*******
早期台灣音響界流傳一段話。
原文忘了,
但大意如下:
縱使家裡組了百萬音響,
還是比不上花幾百元買張電影票去電影院看場電影。
因為你在電影院看電影時,
不會有人打電話來找你,
不會有朋友忽然來訪,
不會有小朋友來煩你要你陪他玩,
更不會有老婆要你去幫她買醬油..........
上電影院「看電影」是一種可以簡單方便且用少少的代價,
就可以換得兩個小時身心滿足的方法,
而且可以自己一個人享受也可以呼朋引伴一起來。
在我看來目前還很難有其他方式可以取代電影院的地位。
也許疫情的影響和串流的興起,
會影響人們上電影院看電影的行為。
但實際影響還有待觀察,
現在下結論還太早了。
大家有好看想看的電影就去看吧,
不需要想那麼多幫片商擔心。
電影院會沒落嗎?
Maybe so, sir. But not today.
--
美國海軍陸戰隊資深教官,示範如何對付持刀壯漢,
非常實用,真的能救你一命,學起來!
https://youtu.be/hm_kXe-QC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