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了垃圾桶》片名乍看像喜劇片,影片前半小時確實也充滿黑色幽默,比如面無表情
的主角瑪哈拉賈為了請假被理髮店老闆嘲諷,或者他掰彎校長室的欄杆、逼校長為誣陷他
女兒的風波道歉。此外,當他為了失竊的垃圾桶去報警,卻被警察轟出去時,更是一怒之
下弄垮警局天花板,讓躲藏的老鼠與眼鏡蛇滿地亂竄。
.
隨著劇情推進、氣氛開始不太對勁,除了暴力場面逐漸增加,還會發現瑪哈拉賈的造型偶
爾不連戲 – 但這似乎是敘事的刻意為之,當電影進入最後半小時,觀眾已經完全笑不出
來 – 最初以為是諷刺警界貪腐的荒謬喜劇、畫風突變為以暴制暴的私刑教育、最後才揭
示這是一部精心佈局的懸疑傑作,同時也是發人深省的警世寓言。
.
必須溫馨提醒,在 Netflix 點開《誰偷了垃圾桶》前,千萬不要去搜尋任何劇透或影評
,因為如果不幸被暴雷,你一定會後悔莫及!
/
(以下將努力以不爆雷的方式介紹本片,請大家斟酌閱讀,以免影響觀影樂趣)
一個普通垃圾桶,理髮師瑪哈拉賈究竟在執著什麼?原來 15 年前的一場車禍,讓瑪哈拉
賈的妻子當場喪命,女兒卻因為這個垃圾桶得以倖存,因此父女倆都把這個垃圾桶視為家
人,將其命名為「拉希米(Lakshmi)」。
.
印度教有三位相神 – 梵天、濕婆與毗濕奴,主掌創造的梵天與破壞的濕婆是兩個極端,
形象溫和的毗濕奴因為負責守護世界而廣受信徒愛戴,總是與之相伴的幸運女神拉希米也
成為民間守護神的化身。因此將垃圾桶命名為拉希米,既是印度人信仰虔誠的展現,也足
以顯示這個垃圾桶對瑪哈拉賈父女來說意義重大,失去了祂會有多心急。
.
《誰偷了垃圾桶》的精妙之處,就是讓不起眼的垃圾桶變成印度社會的照妖鏡。警局接獲
瑪哈拉賈報案後,並非展開調查、而是予以訕笑,直到瑪哈拉賈祭出懸賞,警察才開始動
員、找人訂做相似的垃圾桶騙取賞金,最終警察局長的洗白,其實也代表印度司法長期以
來獨厚賄賂、包庇罪犯、消極辦案的陋習。
.
瑪哈拉賈的訴求看似瑣碎,但警界對小事的冷漠足以反映司法體系的不公正。當人們不再
期待法律能伸張正義,私刑似乎成為唯一出路。在影片後半段,當事件真相與更大的犯罪
陰謀產生連結,揭示社會腐敗的根源正是警方的冷漠 – 瑪哈賈拉尋找的其實不是垃圾桶
,而是對正義的渴望,那是身為平民在面對權力壓迫與體制忽視的無助時,為了守護家人
展開的反擊。
/
樂見越來越多不同的印度作品走進國際視野,打破觀眾對「印度片只有唱歌跳舞」的迷思
– 華麗浮誇的歌舞場面,通常是寶萊塢的正字標記,來自孟買的電影生產線兼備浪漫、
動作與喜劇元素,娛樂性較高;《誰偷了垃圾桶》則來自印度南部的坦米爾那都邦(稱為
「考萊塢 Kollywood」)。相較於寶萊塢的華麗歌舞,坦米爾電影偶有音樂橋段,但風格
更追求寫實,勇於挖掘政治與階級不公的議題。
.
《誰偷了垃圾桶》僅是導演 Nithilan Saminathan 的第二部長片作品,但敘事與題材都
展現野心。他刻意打碎故事順序、再用非線性的方式重組結構,一方面誤導觀眾預期(甚
至在前半段都摸不清楚電影走向)、一方面也為結局的爆點帶來更震撼的心理衝擊,進一
步引起觀眾對議題的關注與反思。因此儘管拼貼的方式稍嫌粗暴、但邏輯並沒有太大破綻
,讓觀眾在等待了漫長的鋪陳後,最終可以接受、甚至享受導演的安排。
.
《誰偷了垃圾桶》很清楚它想成為什麼樣的電影:幾乎每個角色都非黑即白,如此設定讓
復仇電影變得簡單且爽度加倍,反派越使壞,主角的制裁就越大快人心。
.
但導演明白復仇只是調味,他真正想說的是復仇的動機 – 2020 年,印度通報的女性性
暴力案件就逼近 3 萬筆,等於每天就有超過 70 名女性面臨暴力威脅 – 電影努力在絕
望現狀中給予父權體制當頭棒喝,「不會對自己女兒做的事、就不要對別人做」,前陣子
看的日劇《極度不妥!》有這樣一句台詞,套用在性別意識偏低的國家格外令人心驚,縱
使結局設定並不原創卻用得巧妙,並將復仇這個詞昇華到宿命的境界。
/
最後,比起本片的另個譯名《因果報應》,我更喜歡《誰偷了垃圾桶》。沒有別的原因,
只是還是想不明白,為什麼男人間的江湖恩怨,業障因果要由無辜的女性來承受呢?
更多影評推薦,歡迎按讚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p/DAQs013TKxn/?igsh=MXM3Y3hhZnNmb2RzM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