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開箱的卡是Sapphire Tri-X系列的R9 290X
Tri-X在當年並不是最頂級的系列
再往上有Vapor-X跟Toxic系列
有更好的用料跟散熱方案
不過Tri-X依然有三風扇
還有一樣豪華的導熱管規格
跟不錯PCB用料
--------------------------------------------------------------------
開箱:
https://i.imgur.com/JQKaVpF.jpg
正面
Tri-X系列的三風扇
外觀使用橘黃配色 搭配黑色飾板
橘黃色外殼為塑膠製 黑色飾板為金屬製
拿起來的感覺很棒
https://i.imgur.com/lJrJDFB.jpg
側面
左邊Sapphire logo為vBios切換開關
採用按鈕的方式 按下會有藍色的LED燈
雙vBios可以選擇支援UEFI或Legacy的Bios
右邊為8+8pin供電
而同樣Tri-X系列的R9 290X 4G則是8+6pin
厚度為2.2 Slot
側面沒有LED也沒有RGB
只有銀色的Sapphire logo
https://i.imgur.com/36lF8b1.jpg
背面
Tri-X比較可惜的是沒有背板
散熱器本體比PCB長一點
在現在倒是很常見的設計
https://i.imgur.com/g3mpBpm.jpg
擋板
輸出為1DP 1HDMI 2DVI-D
https://i.imgur.com/fy9OfGO.jpg
尾端
非常粗壯的導熱管
https://i.imgur.com/5rKcizA.jpg
拆解開始
首先拆除背面所有的螺絲
https://i.imgur.com/noDMGCK.jpg
再翻至擋板拆除上方兩顆固定中框的螺絲
如果有螺絲的話 因為原廠是沒有鎖螺絲的
只有預留鎖點
順便把DVI六角螺絲一起拆
https://i.imgur.com/wkDlIs4.jpg
就可以拆下整組散熱器了
因為中框跟散熱器本體是做一起的
所以非常難拆
因為散熱膏跟導熱墊
都乾掉黏住了 一開始還以為是螺絲沒拆到
不過稍微用點力就分開了
注意的是 別太用力 不然PCB會壞掉
https://i.imgur.com/enwxNg4.jpg
拆下散熱器就可以拆剩下的擋板螺絲
https://i.imgur.com/0Vxe1de.jpg
分解散熱器
拆外框及MOSFET的散熱片
https://i.imgur.com/4ZKyrSs.jpg
分解完成
https://i.imgur.com/71A7urM.jpg
https://i.imgur.com/if6EDwc.jpg
拆下正面每顆風扇的三顆螺絲
及背面固定線材的一顆螺絲
https://i.imgur.com/56FTvWJ.jpg
https://i.imgur.com/mniZ72m.jpg
https://i.imgur.com/G5LCuuD.jpg
拆下的風扇
每顆風扇都可以單獨拆解及更換
要注意的是接頭不同
如果要購買要確定是買哪顆
還有風扇規格
在很多AMD的顯卡都可以找到類似規格的風扇
https://i.imgur.com/K40U7Jj.jpg
大部分解完成
https://i.imgur.com/8kZcTDC.jpg
整理前的散熱器本體
銅管完全沒有氧化的痕跡
鰭片也只有一點點的灰塵跟氧化物
灰塵用刷子 氧化菜瓜布刮掉就好
所以不用花太多時間清理
https://i.imgur.com/BdNkxno.jpg
整理後的PCB
Tri-X 8G版的PCB為非公版方案
如果是Tri-X 4G則為公版方案PCB
除了PCB不同 供電也從8+6pin變成8+8pin
不同的vBios切換開關
而散熱器中框的模具也不同
這種同系列不同VRAM容量
連PCB也不一樣的Layout 並不太常見
尤其是公版R9 390X 8G的PCB
跟公版R9 290X 4G的PCB完全一樣
可以參考 公版R9 390X 開箱文
#1WJNiZ85 (PC_Shopping)
但是Tri-X R9 290X 8G這張PCB有沿用
Tri-X R9 390系列 及 Nitro R9 390系列
不過Nitro的VRM用料好一點
https://i.imgur.com/hU36tr9.jpg
顯示記憶體顆粒為曾經的三巨頭之一的爾必達
顆粒規格為EDW4032BABG-50-F
單顆容量為4Gb (512MB)
共16顆組成容量8GB的GDDR5
手上唯二 一樣爾必達顆粒的卡是
這張R9 290X 8G跟另一張R9 280X 6G
兩張都是規格不太常見的卡
R9 280X 6G 開箱文
#1XAgvka2 (PC_Shopping)
不過爾必達早在2012年就被美光買走了
雖然名字還是掛爾必達
但顆粒供應商被歸類在美光
直到2014年Elpida才改名為Micron Memory Japan
但是GTX10系列跟RX400/500的GDDR5
還是有機率看到掛Elpida的名字的顆粒
雖然很少 但是可以用GPU-Z看看有沒有抽到XD
顆粒體質
時脈普通 超頻不算太好超
但是時序表現更好
所以效能表現跟其他顆粒一樣
基本上沒差
https://i.imgur.com/FkILuLs.jpg
https://i.imgur.com/0Ty5g0I.jpg
安裝風扇 風扇順序及安裝方向
https://i.imgur.com/KxrYvPv.jpg
鎖回外框跟MOSFET散熱片
https://i.imgur.com/mIkkKHg.jpg
散熱器銅底的同心圓紋路
https://i.imgur.com/2uRN5KQ.jpg
貼上導熱墊 要注意厚度
因為中框跟散熱器本體是做一組的
如果導熱墊太厚 核心會接觸不到散熱器
然後散熱膏可以給多一點
因為老核心沒有Hotspot的設計
如果散熱膏不夠多
散熱器壓下去 沒有擴散到整顆核心的話
會導致雖然溫度看起來正常
但是螢幕一直閃爍跟黑屏
https://i.imgur.com/DsdiBTU.jpg
整理完成
--------------------------------------------------------------------
結論:
https://i.imgur.com/WNjnRQH.jpg
GPU-Z
https://i.imgur.com/6zdWz47.jpg
整理前
https://i.imgur.com/fob40iz.jpg
整理後
溫度跟功耗都降不少
對於這種高功耗老卡
定期更換散熱膏跟導熱墊
對於延長壽命的幫助很大
當然前提是別拆壞
開箱完畢 感謝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