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anandtech.com/show/16535/intel-core-i7-11700k-review-blasting-off-with-rocket-lake
短網址 https://bit.ly/3sYovzF
只會節錄部分我感興趣的部分:
-溫度與功耗
-所謂19%性能提升
-高度更低的封裝鐵殼
-遊戲表現為何差?核心延遲
-關於購買建議的結語
剩下詳細內容請自己閱讀
--溫度與功耗部分--
散熱器:利民 TRUE Copper(全銅六熱管單塔)
風扇:一顆銀欣 FHP141-VF(14 cm厚扇;官方風流量數據173.5 CFM)
功耗測試選用不同軟體來代表三種使用情境:
◆代表現實世界的運算負載(Agisoft Photoscan 1.3)
https://images.anandtech.com/doci/16535/Power-11700K-Agisoft_575px.png
峰值功耗約180W。因測試內容差異,還有兩段時間分別保持在155W和130W下。
峰值溫度在70ºC左右波動,但大部分時間都在60ºC左右。
◆跑AVX2時的負載(POV-Ray)
https://images.anandtech.com/doci/16535/Power-11700K-POVRay_575px.png
上一代10核處理器在這測試超過260W
在空閒狀態下,CPU的功耗在20W以下,同時觸及30℃。當200秒左右的工作負載啟動後,
功耗很快上升到200~225W的區間。
這張主板是執行"無限turbo"策略,所以200~225W的功耗持續了10多分鐘。
在這段時間,CPU最高溫度達到81℃,這對於市面上一些最好的風冷來說是相當合理的。
在這次測試中,所有核心的頻率都達到了4.6GHz不降頻。
◆跑AVX-512時的負載(3DPM)
https://images.anandtech.com/doci/16535/Power-11700K-AVX512-P.png
這測試會跑10到15秒,然後再閒置10秒鐘,迅速go through非無限turbo的任何系統。
在此僅功耗曲線圖中,可以見到290~292W的驚人峰值。再看數據,AVX-512下的全核Turbo
為4.6 GHz,有時會降至4.5 GHz。
哎呀,但 這 還 不 是 全 部
https://images.anandtech.com/doci/16535/Power-11700K-AVX512-T_575px.png
在跑AVX-512 code的最初那一秒內,溫度高到90度甚至100度。峰值溫度來到104度,在此
我們來談談熱點問題。
CPU在回報溫度不是只有一種辦法。可以只看單點溫度,也可以綜合考量所有熱傳感器。雖
然整顆CPU或許能接受105ºC的工作溫度,但核心個別原件的實際溫度可能瞬間飆到125ºC
。那究竟何為正確值?又何為安全值呢?
這套散熱方案曾用於Intel的10核和18核HEDT,即使面對同樣裝有AVX-512的型號,也沒凸
槌過。但今天這個104ºC,是否算是我們這套散熱方案的一種失敗呢?
在處理器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會遇到一個問題是如何有效地為處理器散熱。並不是在說為
處理器整體散熱,而是特別指那些電流密度很大的熱點。我們將達到一個點
(get to a point),一個去除熱能的速度不夠快的點。也可能因著這種設計,我們已經到
了那裡。
--所謂19%性能提升--
為了驗證intel的說法,我們跑SPEC等行業標準基準測試,將i7-10700K與i7-11700K進行對
比。這次測試雖然可以確認intel的那個+19%的說法是正確的,然而這並不是整體性能的提
升,這個數字旁邊還有一個很大的星號。
所有核心的工作負載,即使是瀏覽網頁或文字處理,也可以分為整數(整數。大多數工作
負載)和浮點(帶小數點的數字。帶數學的工作負載)。在我們的測試中,我們看到了以
下情況。
◆單線程浮點: +19.0%
◆多線程浮點: +19.5%
◆單線程整數: +13.0%
◆多線程整數: +7.3%
噢~儘管intel聲稱+ 19%在技術上是正確的,但它似乎僅適用於繁重的數學工作負載。
--更小的封裝--
此處指的是垂直高度
原作者經手的七顆Comet Lake為4.48~4.54 mm,而這顆Rocket Lake處理器的厚度薄了
0.1 mm以上,為4.36 mm。
--對於遊戲表現想說的話:核心延遲 Core Latency--
在遊戲測試中,intel對其處理器的改進近乎於無。在很多情況下見到的是性能下降,而
非進步。如果intel提升了19%的IPC,那麼遊戲表現為何又受到如此負面影響?
從我們這邊的答案是,Rocket Lake在核心到核心性能,及其記憶體延遲方面有些許退步。
https://images.anandtech.com/doci/16535/Latency-cycles_575px.png
(非專業,故以下不翻譯)
As noted by Andrei in our cache hierarchy testing, the biggest change is that
the L3 latency is now ~51 cycles, rather than ~43 cycles. This is probably
where a lot of the core-to-core latency performance drop comes in, as we are
now seeing latencies of 28-30 nanoseconds on most cores, rather than 18-24 as
observed on Comet Lake. The much slower L3 in raw cycles is contrary to what
we saw on the Sunny Cove version of this core, and with no obvious answer as
to why this might be the case, but it does lend itself a lot as to the gaming
performance. Intel may at a later date disclose the exact reasons for this
structural change.
--關於購買建議的結語--
結果清楚表明,儘管intel的性能可觀,但仍落後於其主要競爭對手AMD。在core-for-core
的比較中,英特爾稍微慢一些,效率低得多。明智的選擇是去搞顆AMD處理器。
但通路貨架上擺滿intel處理器的如今,任何想要購買或自行組裝一台AMD PC的使用者,都
得dodge, duck, dip, dive and dodge(來自電影鐵男躲避球的哽)一番,才能找到哪裡
有貨在賣,同時願它的售價不會過高。較輕鬆的解決方案是購買intel,並使用intel最新
的Rocket Lake平台。
--以上報告--
齁齁好險5800X已經可零售了
幾乎可以肯定不用期待11600k了,不如撿個10400F繼續蹲5600X
剩下問題就11400的實際售價了
--
https://youtu.be/KmBmvtxF61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