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一直都只有用過IPS的4K螢幕,最早是用60Hz的24UD58-B
後來換成4K120Hz的XG27UQ後,第一次體會到螢幕可以改善體驗到這種程度
除了120Hz看過回不去、反應速度大幅提升以外,廣色域也讓畫面變得很繽紛艷麗
後來就忍不住買同款式第二台,畢竟120x60cm的桌子空間有限,雙螢幕就只能27吋
就這樣爽爽用了好幾年後,也開始思考下一個螢幕會挑什麼規格
對我來說27吋4K是先決條件,也一定要是120Hz的倍數,這樣才能同時看24和60fps的影片
直到今年初聽到有QD OLED面板是27吋4K 240Hz完美符合條件,就一直持續關注消息
O價屋首賣我先忍著,PChome一上架我就刷下去了,畢竟螢幕是否合適還是在家裡看最準
把左邊主顯示器換成PG27UCDM,右邊還是維持舊的XG27UQ,看起來大概是這樣:
https://images.plurk.com/IF5PvCJNh9JO1S6fjsHzm.jpg

螢幕邊框明顯有變小很多也沒有凸出來,看起和畫面融為一體相當俐落
但那個超級占空間的三角架被我換成瑞米的支架了,不然不僅沒空位也沒辦法靠牆擺
首先240Hz帶來的體驗很爽,滑鼠游標移動的軌跡上出現的分身密度變兩倍
捲動網頁和遊戲的滑順程度有明顯的進步,像素反應時間縮短也讓移動中的物件更清晰
為了測量輸入延遲,我喜歡拖曳一個視窗橫跨兩個螢幕然後搖動
反應快的螢幕會像預知一樣更快反應滑鼠動作,慢的那一邊視窗則像是被拖著走一樣
不過240和120Hz的輸入延遲差距不大,沒有像60到120Hz那樣進步得那麼誇張
總之原本擔心自己無法區別120和240Hz是想太多了,我覺得變化還滿明顯的
不過因為我買不到5090沒有DP2.1可以用,DP1.4開4K240Hz還是只能依賴DSC
這讓我每次切換輸入或HDR模式時都得花二十秒看他一直閃爍掙扎
感覺上這個切換的過程比雙4K120Hz還要長,多一個240Hz對顯示卡負擔有許有點大
其實就算有50系顯卡,內附的DP2.1線也只有1公尺,主機放地上就太遠接不到了
QD OLED一個讓我覺得最明顯的進步,就是那無懈可擊的可視角
IPS螢幕斜著看雖然不會像早期的TN一樣變色,但畫面整體來說會變灰暗
但是OLED斜著看卻完全沒有這個問題,簡直就像是會發光的相片一樣依然艷麗
雖然是亮面螢幕但反光並不明顯,只要不是面對陽光和手電筒應該都不會干擾畫面
再來就是無背光帶來的深沉黑色讓畫面中的亮暗對比變得比IPS明顯很多
以前不知道為什麼廠商都喜歡強調對比度,親身體驗後才知道這可以大幅強化體驗
不過QD OLED確實會受到環境光照射影響而讓黑色變得沒那麼黑(但我不覺得有變紫色)
關閉螢幕時畫面看起來依然像在發光,無法像iPhone的OLED那樣黑到和邊框融為一體
不過再怎麼樣還是比IPS的背光黑得多,黑的程度是IPS關機 > QD OLED >> IPS背光
如果拿一個遮光罩放在螢幕上面或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但起碼目前感覺是能接受的
有人也許會擔心OLED非標準RGB排列的子像素會讓文字邊緣變花
不過到了27吋這樣小的尺寸,像素密度高到能自動解決問題,看不出來和IPS差別在哪
再加上我平常是以200%的大小來顯示,對我來說這完全是多餘的擔心
如果有人想要用100%的大小來看完全沒放大的字體,可能有機會看到一點花邊吧
儘管OLED的另一個弱點是亮度,不過日常使用下應該是不用追求這點
我覺得PG27UCDM亮度調整到55和XG27UQ亮度調整到30感覺差不多適合房間的環境
至於顏色的鮮豔程度方面(色域),一開始螢幕預設的彩度是50其實不怎麼亮眼
跟同樣預設50彩度的XG27UQ相比是比較淡的,我覺得調整到70會比較舒服
再往上的話我覺得太鮮豔,會讓眼睛看一下子就累,超廣的色域其實用不太到
然後QD OLED的顏色和IPS還是有點不同,雖然只看一邊的話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因為我沒有校正色彩的工具,如果雙螢幕要完全一樣的話,大概只能再買一台了吧
OLED最大的勸退點應該是烙印問題吧,不過現在廠商都準備了很多招式來防止烙印
從OSD選單中可以看到好幾項不同的功能,大部分預設是開啟的狀態
其中這次主打的近接感應器可以偵測使用者是否離開座位而自動關閉螢幕
不過目前判定似乎有BUG,只要靜止不動一陣子就會判定使用者離開而關閉
因為我無法忍受用到一半螢幕變黑,所以在更新韌體修好判定問題前我不會用下去
而且就算自動關螢幕也不會因此啟動像素清理,依然得手動關機才能自行清理
另一個讓我覺得有干擾到的功能是標誌偵測,他會因為白色的畫面占比提升而提高亮度
原本我以為自動調整亮度跟ABL、外部調光控制或全域調光控制功能有關,結果不是
總之我也關掉了標誌偵測這個效果跟字面說明完全無關的功能
另外效果很明顯的功能是螢幕調光控制,會偵測幾分鐘畫面沒變化以後大幅降低亮度
不過因為我平常都有開動態桌布,所以除非將視窗最大化,否則不會觸發
螢幕移動功能則會每隔一段時間移動整個螢幕約幾個像素,有時候會注意到但影響不大
實際上螢幕所有的像素會稍微大於3840x2160,不知道長寬各多了幾個像素就是了
這讓人剛購買時沒辦法一次檢查到所有像素有沒有亮暗點,幸好直到目前是都沒看到
以上的設定和體驗都是SDR模式,接下來要講的是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HDR模式
開啟的方式是透過Windows設定顯示器,或是下載DisplayWidget Center選擇HDR模式
開啟HDR以後亮度和彩度那些東西都會鎖住不給調整
HDR模式下還有四種顯示模式可以調整,分別是Cinema、Gaming、Console和HDR400
感覺上HDR400最亮且最鮮豔、Console最暗,但不論哪種模式都不適合日常使用
因為它會把SDR的內容以標準的色域和低亮度顯示,對於看習慣廣色域的人來說很難看
而且很多顏色顯示起來都很怪,就算使用Windows 11專用的HDR校正工具也難以改善
感覺只有HDR400在關閉均勻亮度的設定下比較好看,但日常使用還是太亮太鮮豔了
因此我只有拿來看一下HDR影片時會用到,平常看網頁和文書還是要切回SDR模式
不知道為什麼DisplayWidget Center沒辦法用來切回SDR模式和控制均勻亮度功能
PG27UCDM的心得大概就是這些了,目前為止用得很滿意,對我來說就是End Game螢幕
而且看起來這台螢幕好像買氣不錯,PChome老早就銷售一空,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補貨
如果跟我一樣空間受限只能買27吋螢幕,想要一次攻頂的話還滿推薦這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