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01269740.A.40C.html
https://i.imgur.com/5K28YFL.jpg
打給厚
記得今年6月的時候參觀了COMPUTEX
記得那時候有2-3間廠家不約而同的推出了內置模組線的機殼
今天要來開箱的是來自全漢的CUT593P(W)
究竟內置模組線是多麼猛的事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首先介紹一下這機殼的特點
‧ 預設內建模組化線材
‧ 提供兩種面板可依照風格與需求替換
‧ 雙面強化玻璃側透
‧ 支援頂部 , 前部 360mm AIO 水冷排安裝 , 以實現最大冷卻性能
‧ 顯示卡支援長度 : 400mm
‧ CPU 散熱器支援高度 : 175mm
‧ 內建140mm ARGB 散熱風扇 x4(無控制器需與主機板聯動)
★支援主機板:ATX、mATX、ITX
☆I/O面板:USB 3.0 x 2, Type-C Gen2, HD Audio
★電供長度:最高17cm
基本SPEC介紹完就直接進入開箱環節吧!!
https://i.imgur.com/WlU4bz5.jpg
https://i.imgur.com/WuQjyJd.jpg
外箱正反面設計不同
一面是爆炸圖線條,另一面是正面進風口的線條圖
https://i.imgur.com/Ib0FY5N.jpg
頂端很貼心的跟使用者講要如何取出這機殼
https://i.imgur.com/vHTpiUG.jpg
打開之後可以看到本體以及一個牛皮紙盒,牛皮紙盒內容物待後面介紹
https://i.imgur.com/tkZETtA.jpg
本體取出,純白的外觀就是讚
標準塔式配置,下置電源外加前及上方360mm風扇位
後方配一個140出風口
https://i.imgur.com/qO7KjY9.jpg
前方預設六角型進風口設計,開口非常大有助於進風量的維持
進風口右下方有個FSP陰刻字樣
https://i.imgur.com/59nXfrN.jpg
背面一樣也是透側面板,這要是沒有預先安裝好模組線的話大概一堆人看了要卻步了
這邊也是這機殼最強的特色,預裝型CPU雙8P及MB的24P
讓你就算不會整線也能輕鬆得到高端整線的視覺衝擊
https://i.imgur.com/CPmJFro.jpg
機殼後方,標準七槽PCI
PCI槽旁邊有個大型的開口,這讓我覺得說不定會有推出直立顯卡套件的可能性呢!
https://i.imgur.com/Fh8tGC8.jpg
機殼前I/O,配置算是滿完整的
各插口都有防塵塞保護,只是防塵塞拿起來後要找個地方好好收著才行
https://i.imgur.com/kZbbPtb.jpg
底部有兩條偌大的橡膠防滑腳
雖然沒有預設下進風,但下方的開口也是滿大的
唯一會用到下進風的是下方的電供進風
https://i.imgur.com/Q14alTY.jpg
頂端手擰螺絲(紅圈處)旋開後
可以將上蓋打開,如此一來就可以讓水冷排夾漢堡了
https://i.imgur.com/XH3ngUu.jpg
兩側的玻璃都有一塊布,讓使用者方便拉出透側
https://i.imgur.com/q1lBhyj.jpg
這邊補充一下,紅圈處部份無任何防塵設計,但可以減低向上排風的阻力
對於用上方水冷排的使用者來說是一項利多
https://i.imgur.com/ff9RNPc.jpg
前面板打開後,藍圈處為磁鐵,將面板吸附在框架上
https://i.imgur.com/dG3ZCTP.jpg
前面板下方單純就是用個簡單的卡榫扣上,搭配上磁鐵吸附作整塊進風面板的固定
https://i.imgur.com/s6y6Krl.jpg
打開透側直接看進CUT593P的肚子到底裝了些什麼
正面除了固定的主機板位之外,下方能裝一個HDD(綠圈處)
背板出線口旁有兩個位置(紅圈處)可裝SSD
https://i.imgur.com/Wtmtt1e.jpg
電供護蓋上有三個走線處(紅圈)
HDD槽也可自由拆裝,卸下一顆螺絲即可
https://i.imgur.com/RdgQsUD.jpg
感覺卸下HHD槽位後,真的可以放個顯卡直立架試試看呢!
https://i.imgur.com/omTkReD.jpg
https://i.imgur.com/Ml3SyRZ.jpg
前面板的防塵網是用膠帶黏在上方運送的
可以看到防塵網四周都配有軟磁鐵供使用者吸附在機殼框架
這邊還滿好奇為什麼不直接吸附在框架上面就好,這操作還滿神秘的
https://i.imgur.com/N0SJt37.jpg
https://i.imgur.com/wvm7gC8.jpg
這邊如果要卸下前方的風扇的話,防塵網請務必拆下才能看到螺絲在哪(笑)
https://i.imgur.com/Rf0P7fE.jpg
再來是這機殼最大的賣點了,預設模組線材,並固定在背後的遮羞板上了
所有線材都是用理線梳固定,整齊度就是UPUP
https://i.imgur.com/0hvqjC5.jpg
正名一下 CUT593 Premium Edition
https://i.imgur.com/ATIOWx5.jpg
https://i.imgur.com/SMDDU2i.jpg
前I/O的線材有這些,除了USB2.0之外,基本上該有的都有了
https://i.imgur.com/PiN1Ek9.jpg
遮羞板下方一打開時爆出一坨風扇線
這邊如果可以事先理線好的話會更好一些
那坨線的後方可以看到雙槽的HDD位以及配件盒
https://i.imgur.com/NhVqOIQ.jpg
配件盒抽出來,就真的只有寫配件盒的英文字樣而已
https://i.imgur.com/akL3YsE.jpg
內部配件如圖所示,有理線口的橡膠擋片、魔鬼氈束帶,蜂鳴器、若干螺絲,鎖銅柱工具
以及紅圈處很特別的 “塑膠銅柱”
可以取代部份銅柱達到支撐主機板的功能(建議四周的銅註正常鎖,這個取代中間的銅柱)
https://i.imgur.com/bJHwS94.jpg
遮羞板打開後,背部的全貌
https://i.imgur.com/NS4KeMW.jpg
電源倉旁的HDD槽可以取下的
只要將手擰螺絲鬆開並將硬碟槽前面的檔片輕按便可輕鬆取下
https://i.imgur.com/wnfUd59.jpg
取下後的下方很空曠,如果不裝HDD的話各種大型電供都可以輕鬆安裝才是
https://i.imgur.com/9ugMuXT.jpg
電供位有4個橡膠減震墊
https://i.imgur.com/A2Kk5KN.jpg
電供位也有單獨可抽出清潔的防塵網,取下非常的簡單
https://i.imgur.com/IT32vpK.jpg
手癢作個基本的理線,但後來發現白作工了
因為背部空間比較小,這樣的理線就沒辦法完整的蓋上附有模組線的遮羞板了
只好含淚拆除
整體機殼介紹完了,那就來組裝一下吧
這次搭配的組裝零件為以下名單
14900K搭配女武神DL125雙塔
Z790 FORMULA
ROG 4090白卡
https://i.imgur.com/lieEP0d.jpg
特別要注意的是安裝顯卡時,紅框處的蓋板請一定要打開才能安裝顯卡
而且螺絲要鎖緊鎖實,蓋板才能順利安裝回去
https://i.imgur.com/jDSi2hW.jpg
白色主機人人愛,搭上RGB光最搖擺
https://i.imgur.com/4aRESm7.jpg
https://i.imgur.com/1a8DInb.jpg
前面板除了通風良好外也是可以很好透光的
https://i.imgur.com/ECkYpQk.jpg
但是白機殼還是要搭白光才適合呢
https://i.imgur.com/Ps9oW25.jpg
https://i.imgur.com/x4hingx.jpg
白色主機的浪漫莫過於此吧,看到白色就是開心
https://i.imgur.com/JHlYbFU.jpg
https://i.imgur.com/J5LFsju.jpg
前面有提到神秘的牛皮紙盒,打開是另一塊前進風面板
比較不同的是,這塊網孔的前面板是金屬材質,預裝的是塑膠材質
這塊雖然看起來網孔比較小,但側邊進風口卻是比較寬大的
https://i.imgur.com/au2BZEs.jpg
也因此開燈後的透光感不太一樣,是種光線從側邊暈開來的感覺
最後放個燒機溫度給大家參考一下
https://i.imgur.com/DGjgE77.jpg
使用Time Spy EXTREME時的溫度表現
https://i.imgur.com/GpJ9Gif.jpg
單烤甜甜圈的溫度表現
總結:
預裝模組線對於整線苦手的人的確是個非常好的設計
但好的優點吹完了也該來談談這咖機殼在組裝時我遇到的問題點
那就是CPU電線的部份真的非常難裝,因為預裝線材的關係變成比較沒有彈性
再來就是電源倉的前方,那麼大的區塊沒有做些空間利用也是頗可惜的
例如將電供位開窗,或是增加SSD槽鎖點之類的
然後背板整線也得注意空間是有限的
要好好的整完才能將背部透側完美的蓋上
線上說明書的部份不盡完美,可以再加強安裝方法的圖解
以上是我遇到的小問題,但暇不掩瑜
這咖最大的賣點便是背部那預整線的線材
內部空間也非常的夠,裝張超肥大的4090也是很輕鬆的
https://i.imgur.com/yFRcWfP.jpg
最後雷姆跟大家說掰掰
以上開箱希望大家會喜歡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