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弟六年級最後一班,所以我都自稱七年級生(誤)。
我接手管理職之後曾經帶過一個研究所畢業的年輕人,雖然二十好幾但是扣掉兵役,
他也出社會沒多久。
帶他上手工作,是我職業生涯最大的挫折,因為身為業務,他不懂得主動跟客戶溝通,
重複問一堆我已經講過好幾次的問題,教過好幾次的產品資訊。
碰到問題,永遠習慣等我主動告訴他答案,不然就是放著等待。
後來會主動問問題了,但他問的方式都是,"請告訴我我該怎麼做",
而不是"我這樣做可不可以?",或是"我有幾個想法,你建議哪一個?"
寫郵件永遠習慣用幾句話就帶過,不會考慮修辭,甚至回答客戶問題時,
並不會先確認答案的正確性,而是直接以自己認知的為主。
重點是,他可以跟座位旁前後左右的同事都處的不愉快。即使我私底下跟他談過,
給他一點與人相處的意見,他依然故我。
直到有一天,我回頭思考了我到底哪裡做錯了,我才忽然想到,
"為什麼我在用我的標準要求他?"
為什麼我會忽然這樣想? 因為我想到了我剛出社會的時候的蠢樣,
我想到了不斷犯錯被罵的過往,我忽然想到,我其實是成長才成現在的我,
並不是一出社會,就懂得安撫客戶,就懂跨部門溝通協調,就能被公司升為主管,
我是被罵被教導被壓迫被要求而成長至今的。
其實如果你現在六十幾歲,看過好幾個世代,你就會知道,每個世代剛出社會,
都會跟上一個世代有相處上的衝突,每一個舊世代都會抱怨新鮮人。
智慧型手機的確對現在的年輕人增加更多思想上的變異與獨特性,
但是我不太會去判定這是主因。
原PO所提的兩件事,我認為反而是我們的教育環境,並未打造一個機會,
讓年輕人去經歷職場與學生生活,充滿那些差異與衝突。
學校鼓勵勇於表達個人意見,學校倡導尊重個體差異與不同性格,
出社會前,我們其實很少有機會去經歷什麼叫做社會化。
我並不是要替年輕新鮮人護航或是辯解,我是想分享兩個我自己歸納的想法:
第一: 人需要時間成長
就像學生,有些人認真天資好用心學得快,有些人要蘿蔔兼棍子才懂得成長,
社會化這個進程也是一樣,再怎麼不願意或是不會社交,
也會依照實際工作的需求性,依個體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成長速度,
公司在選人的時候,自然需要考量這點。
就像即使我當主管了,我在總經理眼中,仍然充滿缺陷,我也仍在業績的高壓下,
老闆無止盡的要求之下,強迫自己成長。
因為,每一個階段,都有他自己的功課要學。出功課給部屬是主管的責任,
寫不寫功課則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第二: 職場(市場)自然會放手不符合的,留下符合的
要求不會社交的同仁去做社交? 要求不會溝通技巧的同仁增進溝通技巧?
其實給他們時間,他們會看到職場的需求,然後決定自身是否要妥協。
當公司總是提拔那些社交能力好的,溝通能力強的,給他們更多的機會,
更多的資源,更多的錢,就會將願意妥協與不願意妥協的人區分出來,
人都是目標導向的,你給人目標,自然有人會去追逐。
(我先不討論非業務職位是否需要應酬,這個每家公司文化不同,產業不同,
不能一概而論,我也不討論溝通或是社交能力是否在每個崗位都需要,
因為每個人天生特質的差異,無法放在同一個天平去要求他。)
但是我想建議大家思考的,是不管今天一家公司需要研發會跟客戶打哈哈聊天,
從中打探出市場趨勢,而業務要懂得技術,以便跟客戶的RD討論規格,
都代表今天這個公司的領導方針是有這樣的傾向(市場需求出現了),
那身為員工要不要配合,那是個人選擇的自由,並非必要。
以前我公司的一個生產部主管,是從作業員升帶線班長,再升上帶線班長的幹部,
然後再被拉上來接生產部主管,他原是一個脾氣很差的人,會直接在產線罵人髒話,
大聲吼叫訓斥他人的性格,根本不怕得罪人。
但是他為什麼被拉上來? 不單是他原本的工作做得好,而是他還選擇妥協了,
他看到了職場要求他得學習懂得溝通,學習壓制脾氣,學習不能單純做自己,
公司要求他去上情緒管理的課程,他摸摸鼻子去了,而且之後真的慢慢改變了。
學習帶領作業員的班長有這麼多人,只有他一個最後被拉上來當生產部經理。
其他班長長常常私底下聊說,工作賺錢而已,這麼累幹嘛? 我們五點半時間一到,
打卡準時閃人,他當個生產部主管,錢多一點而已,每天待到七八點才走。
你能說他們的想法是錯的嗎?
但是公司面對他的妥協,強迫自己的成長,給了獎勵,年終大家一個月的時候,
他分兩個月,大家兩個月的時候,他分四個月。他跟哪個班長處不好,
公司給他權力換掉班長,哪個老屁股作業員叫不動,公司讓他找新人換掉這個老人。
主管會議時,他提案要導入新的管理策略,總經理直接開綠燈讓他去嘗試,
跟他說,失敗沒關係,再找其他有效手段就好。
所以我後來領悟到,其實就跟大自然一樣,職場自然會去留下符合需求的,
不符合的,自然最終也就會選擇離開。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
就只是一個需求是否有被滿足的問題,有時候不是要求就是對的,
而是你有沒有提供一個完整的市場機制,並讓市場去決定就好。
我的想法大概是這樣。
: 現他們有一些共同情況,不知道是我刻板印象還是真有此事,想問問大家看法
: 1. 不社交
: 公司年輕人們普遍不愛社交,有時客戶跟供應商來拜訪或聚餐,但年輕人都有理由拒絕,
: 即使去了也不聊天,搞到場面尷尬還要別人幫聊,問了他們也只說不知道要聊啥。
: 我知道許多人認為應酬是種加班,但可能是我想法老派,我覺得應酬是個好機會去了解對
: 方公司/產業的內部資訊,同時保持好關係對你工作也有好處,更何況我們不是業務單位
: ,應酬最多1次/月,如果不知道聊啥應該要想,怎麼會一句不知道帶過
: 2.講話太直接
: 這個很難具體舉例,但有時聽到年輕同事跟上屬或客戶講話,會覺得你這個回答太冒犯了
: 或太直了吧,常常一講完會議室就尷尬,對於用字遣詞不太選擇,對同事就算了但對主管
: 或客戶等就聽得讓人冒冷汗
: 以上情況是普遍發生,我跟朋友討論的想法是,因為2000年左右的小孩最早國中就開始用
: 智慧手機跟通訊軟體,導致他們面對面的社交能力不夠,而且都透過手機也使得讀空氣的
: 能力變差,我當老師的朋友也說,現在下課時間比上課還安靜,因為大家都坐在座位上滑
: 手機
: 但因為我樣本很小只有自己跟朋友的公司情況,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或這只是我
: 公司的個案而已?
--
「Manners Maketh Man」
"禮儀.成就不凡的人"
= Kingsman =
別把粗鄙而毫無格調的言詞與行為,當成了自由與個人風格,
因為你的所言所行,將成就你為怎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