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guys,
距離上次分享面試心得也是兩年多前了, 每回轉職都想上來和大家分享下, 畢竟從這版獲益良多, 總該回饋些
這一次的目標是放在名氣較大&年薪2M+的範圍, 從前覺得2M遙不可及, 但今年稅單已達到這數字, 也發現近一兩年許多公司也都願意給到這範圍
因為每回我只投感興趣的公司, 不會為了練習面試去投遞;這回也只先看2M以上的缺, 以下只有四家跟大家做個分享
時間點為5-7月
---背景---
國立科大肄業/資工/5年網頁開發
---正文---
- Grab
透過Meet.jobs快速面試申請的
-- 第一關
先是和台灣的Tech Lead?做簡短的15min全英文面試, 主要針對工作經驗/內容討論的比較多
-- 第二關
第一關通過後, 接著是和新加坡的HR面試, 大概20分鐘全英文面試, 但對方聽得出我對於薪酬細節的單字沒那麼了解, 也很貼心用中文幫我解釋一遍
-- 第三關
一樣是和第一關的負責人做面試, 這次就沒用英文了
問的題目不難, React Hooks/Closure/網站優化和一些過往工作經驗的討論
-- 結果
No offer
原本以為很順利, 收到感謝信還有點錯愕, 事後從LinkedIn聯絡面試官, 也理解了自己的不足處, 很感謝那位面試官給予的回饋, 讓我挫折感也沒那麼大
- 0x
從Meet.jobs看到的職缺, 因是Global pay & DEX相關所以才投遞
以下過程全英文, 時區在美國
-- 第一關
我是晚上十二點半面試的, 和對方HR簡單的聊下, 大概40分鐘
-- 第二關
Tech Lead, 問的不難, 直接先從一題業務邏輯實作開始, 後續基於實作延伸出問題來討論
主要問Javascript相關, React沒問, 討論過去經驗居多, 大概1.3h, 整體很順利
-- 結果
No offer
等了快兩週, 突然收到信說要暫停後續流程, 雖然信件內對方說很樂於回答我對於結果的疑惑, 但寄信過去也沒得到回信
- NZXT
從f2etw/jobs看到的, 雖然本業是硬體, 但看到是要做串流&也有到2M所以就投遞
以下過程全英文, 時區在美國
-- 第一關
工程師面, 寒暄後直接先考LeetCode easy程度, 然後就進入Q&A環節
-- 第二關
Tech Lead面, 也是寒暄後, 直接考Leetcode medium, 我大概只做出八成, 得到提示後才寫出來全部
後續一樣Q&A環節
-- 第三關
工程師面, 事前已知道是Systyem design
這是我第一次面這種關卡, 開頭只有說要做瀑布流的圖片牆, 後續就是要由我去一一定義/提問需求規格, 對方也會針對實作方式提出問題
整體蠻硬的, 約1.5h
-- 第四/五/六關
這三關排在同一個早上(清晨), Design Lead/Product Director/Tech Lead
主要都是問跨團隊合作的經驗, 以及一些Behavior questions
-- 結果
No offer
這邊也是讓我蠻意外的, 雖然等了挺久才收到感謝信
但我聊完後覺得自己和Tech Lead頻率也不太對, 興趣也不大了, 台灣這的FE算是輔佐美國那邊, 有些會議還需要配合對方時差
這六關面試大概都是我早上六點左右在進行, 真的累
- (加密貨幣交易所龍頭)
礙於訊息安全守則, 不便透露太多
-- 第一關
CN - FE, Promise|Throttle/Debounce實作|Leetcode Easy|Vue2&3|XSS|React
約1.2h
-- 第二關
TW - FE, Promise|React|Javascript|效能優化|過往經驗
約1h
-- 第三關
TW - FE & Team Lead
原以為到這關就不太有技術問題, 結果問的也是非常多
Promise|React Hooks|React 18|React testing|Cache|效能優化|過往經驗
Behavior questions也問的很多, 許多題目我過去沒答過
但整體和對方聊的也很愉快, 覺得頻率挺對
約1.4h
-- 結果
Offer get
---結語---
雖然這次被拒絕不少次, 但最後的選擇也是我最滿意的選項
畢竟面試是雙向, 同時也要考量對方適不適合自己, 你如何面試進去的, 你的同事也是差不多
Pay的部分也是我理想範圍, 純月薪較前一份+30%左右, 整包高於2M不少
以上的題目細節我沒有琢磨太多, 一部份是印象沒太深, 另一部份是考官通常都越問越深, 就看個人造化
Mock interview挺重要, 這次也有和朋友做個一兩次, 我自身也反覆練了好幾回英文的面試
這回疫情關係我反而認為對面試有利, 可以寫些小提醒放到螢幕上, 避免遺忘提及某些重要經驗&問題
近年整體職缺的薪酬範圍也都有上漲, 也越來越多人跨入這領域
我覺得算是件好事, 畢竟4w-20w的缺都有, 不是每家公司都需要花高於平均的薪資來找人
這是個相對彈性自由的工作環境, 縱使肄業&滿身刺青也不阻礙我發展
這一路上受了很多人幫忙, 十分感謝, 也期許未來和各位一同撐起軟工天花板
https://i.imgur.com/2CiafFP.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