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對於勞退做了一些功課也有在板上爬文
想請前輩們指點我的認知是否有誤
我的看法是
1. 繳40%級距所得稅,46歲以前不要自提
2. 繳30%級距所得稅,50歲以前不要自提
3. 繳20%級距所得稅,53歲以前不要自提
我的論點是基於試算「稅後自行投資績效」何時超越「勞退績效」
簡易試算參照下表,可見第七、第十、第十四年為各級距超越勞退的分水嶺
https://i.imgur.com/yVLUSyV.png
可領取退休金的年齡為60歲,扣掉相對應的年份就能知道幾歲以前不要自提
勞退新制收益率我稍微高估到6%(官方數據近十年是4.76%)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勞退基金協會網站
https://www.pension.org.tw/index.php/pensinkb/data?id=310
自行投資績效保守估10% (0050約9.8%;QQQ約17.4%)
0050 來源:經濟日報報導(成立20年,含息年化報酬率約9.8%)
https://reurl.cc/p9vpra
QQQ 來源:聯合新聞網報告(美國QQQ近十年的年化報酬高達17.4%)
https://reurl.cc/r3v0rk
以上收益率皆有用chatGPT查證,有些許落差可能是計算時的年份的差異
但最重要的勞退新制報酬率是吻合的
https://i.imgur.com/ES6hYzw.png
彙整爬文找到的自提優勢,但我認為這些優勢幫助有限
1.節稅:這點我已經試算過,依據退休年齡/級距做選擇
2.強迫儲蓄:有的人錢放在口袋會花掉,花光自己的退休金
我想不自提可透過信託基金做約束,避免自己花掉錢
信託這塊我沒相關經驗,爬文似乎能辦到期間內不得提領,有錯請糾正
如此可以在不自提的情況下強迫儲蓄
我會建議設定年限至少要在超越勞退績效的年份
這樣的用意等於是讓自己能提早提領到與勞退績效相同的退休金
並且加入特殊條件如重大傷病時可提領,更能避免急需用錢的問題
我本人是有紀律的投資者,我不會需要強迫儲蓄的優點
3.保證收益:最低不低於定儲利率,我們已經透過ETF分攤風險
我們做的是長期投資,根據10年、20年尺度歷史數據
即使某些年份下跌,長期回報就是10%(0050)、17.4%(QQQ)
要做到的只有佛系投資,不要股災砍在阿呆股
4.績效穩健:4.76%,這點提過ETF遠勝
5.超過十五年可按月領:這我不特別研究,雖然平均壽命增加能領比較久
但基本上無腦全領丟ETF,即使領股利就能有不錯的現金流
投資專家看法:我以勞退自提為關鍵字找 youtube 觀看次數前五名
找網上專家佐證自己的看法
(非業配不附連結,我是找觀看次數 Top 5)
1. 人文講堂 一次搞懂勞保勞退... 許國安 126萬次
-> 建議自提,因為節稅、強迫儲蓄、保證收益
2. 別再搞混了!退休可以請領三種錢...... 張秘書 122萬次
-> 無,這影片主軸為說明相關規則,涵蓋內容較廣沒有專門提到自提建議
3. 勞工退休金自提選幾%最有利?...柴鼠兄弟 63萬次
-> 鼠不建議自提,時間成本(流動性)、改革風險(改條件)、已有雇主提撥
柴建議自提,強迫儲蓄、無痛理財(進戶頭前先扣款)、保證收益
要自提的話建議萬趴提撥法,月薪幾趴就自提幾趴,漸進式
4. 加入職業工會,勞保少繳多領?... 艾倫的理財研究室 61萬次
-> 沒提到勞退自提,只有勞保建議,影片標題有勞退所以被搜到
5. 高股息ETF買錯少賺100萬?26k小資族必看... 闕又上 下班經濟學 57萬次
-> 不建議自提,投入台股(績效10.22%)美股(10.30%)遠勝勞退績效
上述五個影片中「柴鼠兄弟的柴」、「闕又上」和我的看法是相同的
--
結語雜談:
這個自提問題困擾我多年,每年五月報稅季都煩惱一次
因為扶養後仍要繳到20%,要繳七萬多元,對於剛買房的新手爸來講滿痛的
一直找不到標準答案告訴我要不要自提6%減稅
今年聽了EAP財務諮商師建議,20% 級距以上建議自提節稅,所以辦了節稅
但仔細算完之後,打算和老婆一起取消掉自提6%
目前我的投資績效也比上面試算的10%高,所以會有更好的報酬
心理層面上沒節稅有點過不去,要多繳稅金拿去養電視上看到的廢物官員
但錢至少不會被拿去護盤三小的也就算了
可能還是有部分人沒有投資觀念,可能做自提報酬比較好
但我試算的是無腦的丟ETF績效,沒有投資觀念也能執行
希望這篇文能夠幫助到大家,畢竟版上應該許多大神繳到三四十趴
也祝大家將來能夠成長繳到三四十趴的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