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直接拿GG的DR來設計,完全交給GG代工
: : 2. 和GG談合資Fab,可能新蓋也可能切一個現有廠出來
: : 3. 拿關鍵技術/材料的授權,但是自己發展製程
: : 對Intel的長遠利益來說 2 > 3 > 1
: : 對GG的長遠利益來說 1 > 2 > 3
: : 雙方的妥協點可能會在2吧
: : fabless + foundry用了三十年時間,證明了是比IDM優秀的商業模式
: : Intel遲早要把foundry切出來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 3這條路現在看來是不存在了,所以問題是1或者2
: 更明確一點是Intel的fab 42要怎麼處理
: 要知道fab42投下去的錢超過10B了,一定要有退場方案
: GG的AZ廠目前規劃才20k/month,fab42可是超過100k/month的megafab
: 正常來想談判籌碼都在GG手上,很容易談到一個賣廠保障產能的合約
: but...!!
: 這樣是違反美國的戰略利益的
: 美國國會才剛通過上百億的補助款和研發案
: Intel前腳才拿了國防部的封裝合約,後腳就把fab賣了,一定沒辦法跟政府交待
: 現在大家都知道先進晶圓廠是戰略資源了 (一年前我說的時侯還沒多少人信..)
: Morris都說是兵家必爭之地,美國人當然沒在跟你客氣
: 有政府助攻,Intel要談一個佔51%+技術移轉+保障產能的合資fab是很有可能的
: 這樣最符合Intel的長期利益(當然TSMC吃虧)
: 當然合資fab這不會在2021年就談成,而是需要一個長期轉型計劃,AMD也花了好幾年
: 2021年只是個起點,後續就是各方博奕的下一階段
: 我在前一篇文章有提到一些
: Intel終於在最後關頭大徹大悟,還來得及趕上當賽局玩家的末班車
新的局面開始,先來幫老文挖墳
Intel被Pat帶著繞了一大圈遠路,最後還是走上了這條路
過去這幾年我在板上文章中提到不少「預言」,現在都已經是鐵打的事實了
比方說
1.半導體將成為新的石油,晶圓廠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資源
2.AI革命帶來的算力需求將在2023後引爆半導體的下一波成長
這兩個是最關鍵的,其他也有不少零零碎碎的局面分析
板上都還留有文章,可以回去檢證
當然細節上不會很準確,但是整個世局的大方向和我的預言也是大差不差
大部份預言,我提早兩年說的時侯都不太有人關注
但預言實現之後反而冒出一大堆很片面、缺乏全面思考的觀點
這次的川普發言激起一池春水
但如果你有長期關注半導體的產業發展,就知道這場賽局早在五年前就開始了
博奕的各方玩家隨著局勢一直在改變策略,但是各方的利益底線其實沒有改變
1.美國政府的最優利益是要獨佔N,次優是要共享N,底線是N-1的產能要供應無虞
2.台灣政府的最優利益是要獨佔N又解決地緣風險
次優是共享N的產能但是研發核心留在台灣
底線是持續掌握N到N-2加總的產能大頭作為地緣籌碼
3.TSMC的最優利益是研發核心留在台灣,並從歐美日拿到大量補助蓋廠
次優是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選擇適合地點分散產能(主因是台灣的生產要素已逼近飽合)
底線是持續維持技術領先(換句話說就是不要被制裁,只要不要制裁,技術上已無對手)
4.Intel已經沒有作為棋手的資格
5.中國政府和企業界被美國踢出賽局
但是也不是完全作為觀眾,而是透過間接影響力和檯面下運作持續在參與賽局
6.日本和歐盟比較晚加入賽局,但是日本一加入就相當程度改變了原本的博奕局面
歐盟在這方面的影響較小
6.美國Fabless眾是在過去三年中從旁觀者變成明顯下場參咖的玩家
但各大山頭利益並不一致
細節分析下來文章會寫得很長,另外我也覺得老是打一大篇沒人看也沒意思
所以我只把重點提示一下
再來一個符合股板的簡單結論
2330 Strong Buy,每十年翻一倍是最底線的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