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增資2500億非補貼 台電:電價漲幅溫和、台灣CPI低於韓法英德
原文連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90064
發布時間:2025/03/24 17:21
記者署名:廖家寧
原文內容:
台電表示,政府過去增資台電2500億元並非補貼,行政院編列1000億預算補助台電,目的是
補足民生電價未調足差額。
國民黨團今(24)日召開記者會指稱4年來撥補台電超過3000億元,電價仍上漲。對此,台
電強調,政府過去增資台電2500億元並非補貼,行政院編列1000億預算補助台電,目的是補
足民生電價未調足差額。而且去年我國CPI年增率2.49%,也低於韓、法、英、德等國,顯見
我國電價調幅和緩且細緻,有效抑低通膨。
台電強調,政府過去增資台電2500億元並非補貼,而是投資台電規劃的「穩定供電建設方案
」,無法填補台電為減緩物價衝擊導致的虧損。
台電表示,國際電業營運皆受燃料價格暴漲衝擊,各國也採取電價適度調整、政府直接補貼
電業等措施,以維持電業營運,若將台電的狀況與國際電業相比,便能看出我國電價始終沒
有足額反映成本,而是由台電吸收差額以緩衝通膨,因此台電也需要補貼以健全財務體質。
立委則提出,雖然我國電價比韓國低,但韓國薪資水準較我國來得高。台電認為,這樣比喻
並不妥當,發電成本主要受燃料價格影響,而燃料售價屬於國際流通價格,不受個別國家薪
資水準影響。
針對立委建議是否應比照韓國提高核能占比,台電表示,韓國自2021年起8度調漲電價,且2
024年韓國住宅、工業電價累計漲幅仍達49%、106%,相較我國住宅電價近3年累計僅調7.1%
,顯見核能使用與否與電價漲幅無關。
台電進一步表示,台電近年來竭力扮演物價消波塊的角色,也間接抑低我國的物價指數,若
以2023年CPI年增率來看,韓國3.61%、法國4.89%、英國6.83%、德國5.99%,我國則是2.49%
。
立委指台電虧損與核能發電有所關聯,台電對此說明,2022至2024年台電受核電機組除役影
響收益約400億元,對比同期間國際燃料成本暴增造成現今累虧逾4000億元,顯見核電除役
絕非台電虧損的主因。
台電續說,且核一、核二的室外乾貯相關執照遭新北市政府延宕,以至於用過燃料池滿等問
題未解,核二1號機甚至提早半年停止運轉。
立委還提到燃料價格已回跌,台電澄清,近期國際燃料價格雖有回穩,仍較2016至2020年均
價高出6成,例如2025年煤價預估120元至130元/噸、氣價15.4元/立方公尺,遠高於疫情前
五年均價(2016至2020年)的煤價80元/噸、氣價9元/立方公尺。
台電指出,政府原以編列預算的方式撥補,補足民生電價未調足差額,可惜未獲國會支持。
而電價若長期無法反映成本,例如330度以下民生電價仍較20年前還便宜,台電雖努力開源
節流,恐仍持續虧損。
心得/評論:
台電長期虧損,之前政府過度強調穩定物價
人爲凍漲電價太久,終究要還的
不論是漲電價,還是財政補貼
最終仍由全民承擔,錢不會自己變出來
學會理財抗通膨,才是市井小民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