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有大事要發生?巴菲特及李嘉誠狂拋資產囤現金 彭博專欄示警
原文連結: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94616
發布時間:
2025/03/28 16:01
記者署名:
陳麗珠
原文內容:
彭博專欄作家任淑莉(Shuli Ren)發布評論文章指出,巴菲特與李嘉誠是東西方最受尊
敬的兩位投資大師,兩人都已年過90,年齡僅相差2歲,卻都在囤積現金,這是否預示著
重大金融危機即將發生?無論如何,對投資人來說,現在是需要謹慎行事的時候了。
文章稱,巴菲特其下波克夏海瑟威的現金儲備已成為市場熱議焦點,目前帳上現金達到
3340 億美元,佔總資產的 29%,創歷史新高。
長江和記(長和)則自 2020 年以來就開始去槓桿,當年以 100 億歐元的價格,將其歐
洲鐵塔資產出售給 Cellnex Telecom SA,此後該公司保留現金。近期更將大部分港口出
售給貝萊德公司主導的投資集團,一旦交易完成,套現約190億美元,長和可能會擺脫債
務。
文章提及,2家公司都具有在適當時機套現的悠久歷史。正如Nir Kaissar 所寫,波
克夏海瑟威的現金配置多年來變化很大,當美股變得昂貴時,它會增加現金配置,而當市
場崩潰時,會進行資產配置。波克夏海瑟威對美國銀行的投資可以追溯到全球金融危機時
期,迄今已產生超過 300 億美元的利潤。
李嘉誠對於何時出售資產的判斷力也令人驚嘆。1999 年,正值網路泡沫的頂峰時期,他
以約 150 億美元的價格剝離英國行動電話營運商 Orange 的控股權。2017 年末,這位商
人以創紀錄的 52 億美元價格出售香港中央商務區的一座摩天大樓。
僅僅一年多之後,香港的房地產行業就達到頂峰。從那以後,這棟高樓經歷一次大的更替
;接手部分樓層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以為自己比李嘉誠更聰明,結果陷入困境,不得不賤
賣。
可以肯定的是,2人的現金儲備並不一定意味著股市崩盤即將來臨。由於持有巨額股票,
即使先知和超人能夠預測未來,他們也永遠無法在市場最高點退出。相反,他們必須在還
有買家的時候退出。儘管如此,仍需要保持警惕,因為在市場大幅調整之後,可能就會出
現一些好的交易。
對於被政治化的長和港口交易比較令人好奇。文章稱,只有兩個巴拿馬港口處於地緣政治
目標之列,為什麼長和要出售其在香港和中國以外的所有業務呢?而且,目前港口營運利
潤豐厚,去年息稅前利潤(EBIT)成長24% 。此外,隨著自動化程度提高,這項業務有望
獲得更高的利潤。考慮到李嘉誠的過往舉措,懷疑他在財務狀況良好時出售港口,並非毫
無道理。
在某種程度上,伯克希爾的囤積現金更為良性,也更容易理解。94 歲的巴菲特解釋,公
司的大部分資金將投資於美國股票,我們都知道美股很貴,尤其是當涉及到這位傳奇投資
者最喜歡的估值指標時,即股票市場價值相對於美國經濟規模的比率。
相較之下,正當經濟學家持續爭論全球貿易是否終結或只是重新規劃之際,李嘉誠決心出
售長和的港口資產,這令人擔憂,他到底看到什麼?無論如何,對投資人來說,現在是需
要謹慎行事的時候了。
心得/評論:
不得不說高手就是高手
去年年中就看到有高手出來說股市和房市風險
持股全數賣出和房屋賣出變現
現在回頭看來
這些高手應該就是預料到大事發生
再用滿手現金等進場
--
如果還有來世,我想當一個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