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輝達從明星變夢魘!川普關稅風暴未歇 將席捲全球科技供應鏈
原文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124373/8684180
發布時間:
2025-04-18 21:26
記者署名:
湯淑君
原文內容:
六個月前,輝達(Nvidia)在投資人心目中堪稱美國經濟表率,不僅獲利和股價衝上雲霄
,創新能力也超強,放眼人工智慧(AI)晶片領域無敵手。但現在,輝達卻象徵川普2.0
關稅戰帶給企業的夢魘——因美國限制輝達晶片銷往大陸,本周宣布將提列55億美元費用
。
輝達股價隨之暴跌,其他科技股也一併下挫,凸顯出投資人體認到一個現實:川普貿易戰
衝擊將如巨浪席捲全球科技供應鏈,輝達的問題只是冰山一角。
金融時報從輝達的遭遇歸納出至少三個教訓。
一、現代經濟仍不免受文化失調干擾
以為當代經濟就像數位平台那般,無形體、無疆界、無領域之分嗎?《晶片戰爭》作者米
勒上周在演講中指出,網路空間其實寄生在實體基礎設施之上,形成「人類史上最錯綜複
雜的供應鏈」,而這種供應鏈跨越眾多國家的邊界,「沒有任一國能自給自足」。
米勒舉數據說,日本以56%的市占率在晶圓產業享有支配地位,美國在電子設計自動化軟
體囊括96%市占率,台灣掌控全球逾95%的先進晶片製造,而生產數位產品所需的眾多關鍵
礦物與磁鐵超過90%靠中國大陸供應。
二、白宮疏於防備貿易戰擾亂供應鏈的後果
本周北京宣布限制七種稀土礦物出口,報復川普對中國大陸加徵的關稅提高到145%。美方
早該料到會有這種後果,因為早在15年前,北京就曾對日本祭出類似的限制措施。
2010年的限售令震撼日本,迫使日本企業和政府後來大量囤積這類關鍵礦物,並開發一些
替代來源,把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從90%砍到58%。
但美方顯然未跟進。一些美國企業向金融時報表示,庫存頂多只夠數月的用量。就連五角
大廈也顯得措手不及。白宮現在正急於尋求替代來源,包括與烏克蘭簽關鍵礦產協議,甚
至考慮在太平洋海床探勘金屬礦物。但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警告,發展新的替代
來源恐需費時數年,那表示美國「在可見的未來都將居於劣勢」。
未備妥充分關鍵礦物,就貿然對中國大陸發動貿易戰,顯然是川普政府愚蠢的錯誤。
三、白宮嚴重低估北京打貿易戰可用的籌碼
誠如CSIS所言,中國大陸長久來以「戰時心態」準備打這場貿易戰,美國則「持續以和平
時期條件運作」,至少美國企業界是如此。
川普可能因此退讓嗎?不得而知。川普多位顧問的意識形態立場強硬,川普本人則以願意
談交易著稱。
無論如何,展望不明意味著投資人應有心理準備,防範更多的「科技供應鏈震撼」來襲。
一場山雨欲來的風暴將襲擊全球科技產業,輝達不過是位於風暴鋒面的前緣罷了。
心得/評論:
輝達股價的跌落反應投資人對於美國持續執掌AI浪潮表達悲觀,所以老黃第一時間是去中國穩住市場,因為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中國更想也更有條件發展自家的AI算力晶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