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些推文,今天講一下台積不敗的方程式
昨天寫在最下面. 似乎很多人看不懂. 不預測股價
股價可以靠基本面預測,我還在這邊給你PO文.
台積自己提到的優勢: 技術領先, 卓越製造, 客戶夥伴關係
首先, 技術領先的部分. 很多人以為台積靠的是先進3nm / 5nm / 7nm
其實是昨天提的.台積藉由早一步進入市場, 提早攤提掉成本形成超高屏障
就算後進者做得出,你也無法競爭. GF/聯電都因為這樣直接放棄
並非完全做不出來, 而是做出來也是賠錢.
20年來,沒有任何一個tech 因為這樣被追上過.
要說成本更高的5nm 再給5年就會追上? 可以先把65/45nm追上好嗎?
事實上, intel 是最早奉行這招, 早年台積先進製程都是靠逆向intel
所以intel 65改 S/D EPI, 台積45才有. intel 45nm有HKMG 台積28上
intel 22nm 上 Finfet 台積16nm 才轉Finfet
然而intel 攤提成本的方式是相同的機台, 世代直接更新
也就是22nm 的機台run 14, 14nm機台run 10nm
好處是機台早就攤提. 加上最先進製程. 殺的對手哀哀叫, i不是叫假的
然而這產生一個問題是,新世代的開發以使用舊世代機台為主軸.
這很大的造成下世代開發綁手綁腳. 明明有更好,更先進的設備可以使用.
卻因為這個政策下.導致某些製程就卡關了. 事實上這與intel 非代工廠有很大關係
試想,intel 12代出了, 有人會買intel 9代嗎?
昨天提到, 台積的28奈米以上,尚在生產, 且貢獻的營收都還超越三星. 但intel可無法
一但新製程不使用舊製程的機台. 那些舊製程機台會瞬間變廢鐵. 且成本優勢就消失了
因此.歷史就是. 10nm卡關了. 甚至7nm 還是不上EUV. 繼續卡關.
intel 也發現這問題了,所以為什麼開始找代工生意.(MTK 新聞).
然而為時已晚. 因為不管intel 4 還是往後,成本優勢已經不站在他那邊了.
且他尚須面對台積的另兩項優勢.
至於三星. 就純粹技術差. 早從14nm A9 就被看破手腳.
事實上,FinFET 以下的製程, short channel effect 對晶片性能就扮演更勝於CD
14nm CD 小於台積, 所以看似die size 等等都優於台積. 然而
CD越小, short channel effect 控制難度越高.
早從14nm 時代就顯示三星對此方面技術掌握遜於台積
但SCE 的控制技術一般很難由逆向工程去反推. 只能一步一腳印.
且由於很難逆向, 所以媒體還是喜歡報導CD 或die size, 電晶體密度等
因此可以看到三星被不斷打臉. 為什麼8Gen1 就是輸8Gen1+, 宛若A9事件再度重演
另外三星低良率時有所聞. 然而過一段時間又會出現,良率獲得改善 (最早A9就有)
良率一般我們可以認知為 defect + performance
defect 由於DRAM 製程也需要相當的defect 控制,否則良率也不好.
推測不是三星主要問題所在. 因此performance 推測是低良率的主因(就是SCE 控制).
由於良率過低, 三星只好放寬 RO/漏電流的規格. 因此會有良率獲得改善的新聞.
好比田徑隊,原本測驗百米12秒才及格, 結果全班只有3人及格, 只好放寬到13秒
結果隔壁的田徑隊及格線是11.5秒, 且全班70%都及格. 且另外30% 不是跑不過
是因為訓練過程就受傷了(defect) 所以根本沒測 (yield).
有人提到,為什麼經驗換知識,在三星不適用呢?
因為要靠經驗換知識的不是只有代工廠. 設計公司也是需要的
每一世代, 阿婆的SOC 在效能/功耗上似乎都優於其他公司
最明顯可以看 A15相對於 天磯9000及 阿Q的 8Gen1+
都是台積代工, 但結果就是有差. 事實上
阿婆這幾代都是第一個進入台積下一世代的客戶.
如果大家去搜尋A15 跑分,會發現 2021 3月就有跑分紀錄了.但這處理器是9月發表
也就是很早先阿婆就已經在測試, 相同的台積也在調整N5+ flow (當時跑分還輸A14)
要用經驗換知識,另外一部分是. 你可以用大量的試錯( try and error)
但至少其中一個要是對的, 如果你試了100種都是錯的組合,你怎麼選都還是錯的
但製程recipe 調整. 有時候很難有絕對對錯, 只有比較好或不好.
藉由晶片設計的一起調整,得到的最佳選擇, 往往好過單方面的.
所以三星的開發時程並不會慢於台積, 也就是他也堆積了大量的試錯
然而面對選擇,可以選出較好,但選不出最好的.
這其實是被台積的另一優勢, 製造夥伴關係所打敗.
技術領先先寫到這.
: → Kydland : 但這觀點或競爭對手能不能真的做到 就是另一回事了 10/11 23:52
: → gaga19900329: 物理極限追上問題是人家成本早攤完了 10/11 23:52
: → dakkon : 物理極限追上,然後價格沒競爭力,那研發成本都打 10/11 23:54
: → dakkon : 水漂了 10/11 23:55
: 推 thoms : 內行的 但AZ廠要轉虧為盈要多久 10/12 00:07
: 噓 pinkjenny : euv關幾台你會不知道? 10/12 00:17
: → shinewind : 技術領先沒錯,但重點在需求啊 10/12 00:19
: → shinewind : 再好的東西,沒人要也沒用 10/12 00:20
: 推 HiggsBoson : 講得這麼厲害 啊請問賣得掉嗎(挖鼻 10/12 00:35
所以營收有掉嗎? 掉到2020水準? Q3三星淨利一口氣掉30憶美
台積明天開獎可以看看.
: → korn2237386 : 得要死 10/12 01:44
: → danish80924 : 提 10/12 02:04
: → danish80924 : 股價一定是反應未來展望 不然原本持股8成的外資也 10/12 02:06
: → danish80924 : 不會砍到剩7成 10/12 02:06
: 推 k798976869 : 沒訂單 有技術有啥用 10/12 04:19
: → peal1232000 : 、牙膏有追上的機會!對於阿共反正都得不到晶片, 10/12 10:48
: → peal1232000 : 沒差!輸家就只有台灣 10/12 10:48
: → peal1232000 : 從美國今年的外交手段,晶片法案來看,很明顯想削 10/12 10:54
: → peal1232000 : 弱台積晶片獨霸的地位!國家力量又無法庇護GG,是 10/12 10:54
: → peal1232000 : GG庇護台灣! 10/12 10:54
不能賣大陸,你要不要看一下. AMAT/ LAM /KLA 的股價?
這些是大陸公司嗎?
缺晶片車就賣不出, 請問半導體機台本身的晶片有比車少嗎?
台積不見了, AMAT/ LAM / KLA 機台賣誰? 更或有辦法生產機台嗎?
台積產能是三星的3倍以上,先進製程更達5倍. 台積不見了.
難道三星目前產能利用率20%? 這些產能有辦法填補嗎?
晶片需求衰退, 有衰退到多少? 當市面54% 的晶片產能消失
阿婆/QCOM/BCOM/nVidia 這些難道也是大陸公司嗎?
輸家只有台灣? 你確定三星的電視,洗衣機,手機裡面沒有台積的晶片??
車已經告訴你, 就算10個晶片你有了8個,少兩個就是無法賣
何況是少了5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