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如果真的要從總經來看是否景氣已經觸底,那你至少要有經濟學的輪廓
才不會陷入像這樣:
被一堆指標套住,然後又自創出什麼"黏性通膨"來解釋自己也沒把握自己在說啥的東西。
已經很習慣看指標,例如最愛看財經M平方和各種付費解鎖的經濟數據指標的人
大多會有這種追逐指標的症頭。他們以為他們在圖表裏看懂了什麼,但缺乏合理解釋
指標統計量的背景知識,結果就變成他以為他看懂了,但其實並非如此。
就例如,國外一些報紙或專門報導認為"聯準會會放棄縮表"
首先這是真的有人這樣講,但它的立論基礎完全不是影片講的。而是幾個貨幣銀行學
裏概念就可以推論的"可能"的流通性問題。
要講流通性問題還是要回歸到量化寬鬆(QE)的本質,
它是聯準會跟商業銀行購買國債,所以在資產負債表上,聯準會的持有國債會增加
然後付錢給商業銀行,變成了銀行準備金。但準備金本身就是央行要銀行預先提列
來應付未來可能的民眾提領或損失,所以在資產負債表上算是央行欠銀行的負債。
故發QE後會讓聯準會(央行)的國債和負債同時增加,也就是資產負債表擴張
(Balance sheet expansion),準備金的錢又會因為各種經濟活動而跑動,例如
假設美國人想存到利率更高的貨幣基金定存,那麼錢就會開始從銀行準備金
基金再丟回到聯準會的隔夜逆回購(overnight reverse repo),或者他直接領錢去買股票
那流入股市的錢就會變成在外流通貨幣。
縮表則是反過來,聯準會就不會買國債了。所以當新的國債出現後,
以美國國內銀行為主體,會變成商業銀行用準備金買國債。銀行準備金慢慢縮水
也代表銀行能對外流通的錢會慢慢地被債券框住與回收。
理論上來說,如果未來經濟復甦了,企業開始有了貸款需求,但銀行的準備金不夠。
那麼銀行自然會提高利率或幫公司發行短天數的債券來跟貨幣基金的高利率競爭
設法拿到更多錢。然後銀行再進一步地調高放貸利率來轉嫁成本,進而達到
聯準會與美國政府期待的經濟活動放緩與觸底。
那講那麼多你會認為你應該看啥?我們有談到CPI,PMI嗎?沒有。
對,所以以聯準會的貨幣流通性來說,這個訊號就不是CPI或PMI,而是民間銀行的利率
以及銀行準備金與隔夜逆回購金額。聯準會的目標是要讓準備金與隔夜息都拿回
以回到QE前的水準,準備金大約是總GDP的8%,故反過來說如果目前錢還大於這數字的話
那就代表光是縮表的目標都還沒做到,更不用談到流通性問題。
不過問題與經濟復甦有那麼簡單嗎?沒有。
就跟QE與刺激經濟會不斷地自我增強,縮表後也會不斷地負面強化。
比如說PMI指數降低,你必須要了解到底有那些因會造成PMI下滑,不外乎:
訂單減少、生產與人力減少、存貨減少與供應商交貨時間下降。
這些代表公司營利收入下滑,以及受雇者的所得下滑或失業率增高。
但以借人錢的銀行角度來說,一個收入惡化的公司或人你會想借他錢嗎?
你會考慮吧。故實際上企業的信用等級(creditworthiness)是會隨衰退惡化的,
而銀行會拉高放款標準,進而阻礙了投資率。這其實就是一種很簡單的概念,
既然信用和QE多發出來的錢是憑空借給你的,那等央行要回來時也會憑空地消失。
經濟成長會立刻打回原形。在這個時候你不會想要借錢搞投資的。
所以真正在觸底的時候有錢人在幹嘛?現金為王。他會選擇贖回股票與高風險投資組合
例如加密貨幣,海外股票,去買公債,如果美金貶值還會去買黃金等容易變現的合約商品
在美金貶值的情況下,政府才會有更積極的思考來主動降息讓經濟再度活絡。
並且避免加息造成的經濟衰退。
然而問題就在於說:美金現在是貶值了嗎?
這其實反映一個現象,作為通用貨幣美金經常是他國國民的避險貨幣之一。
結果就導致當美元加息與縮表循環後,世界上的錢會流向美國,進一步造成美元升值。
美元升值對美國有什麼影響,他會對自家企業出口不利,但也可以降低進口成本,
所以對美國而言,美元作為避險升值是可以緩解縮表的經濟衰退壓力。
其他國家要嘛跟美元升值一樣,用套匯利基小難以吸引外資投資的代價來換取
自有貨幣不進一步外流,或者就像台灣這樣刻意留一個空間,做為未來外資哪天
覺得股市跌得夠低了,回台灣買股票與套匯的經濟活動。
然而這個代價就是自家國家貨幣的貶值。比較諷刺的是,比起美國自己,
其他國家包括台灣,日本,歐盟,甚至中國都更希望美國提早縮表。
但這發球終究還是在美國手上而不是他國手上。所以還是一樣,你還是要看美國聯準會
認為縮表是不是到他目標了,他才會開始結束縮表。
而不是他縮表縮一半發現有問題了,而提早縮表。例如最簡單的,CPI至少在2%以下
銀行整體準備金縮回至GDP的8%。
但時間會那麼快今年就結束嗎?不可能,你仔細想想的話,整個縮表模型大約需要
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2023年中旬才結束縮表可能都算超快了。
這個"快"才比較像總經與景氣循環週期的節奏。事實上這流派看的單位都是年,
而且錢越多看的就越久,例如橋水基金創辦人出過的書,你就會發現他都看幾十年的
循環,但你真的要用總經來估算幾十年後的未來,其實誤差是會很高的。
就像Ray dalio他自己就超級看好中國,認為從各種歷史數據,中國崛起美國衰弱。
但這整個立論其實套用了不少他自己主觀認為的因果判斷,而並非數據判斷。
而面對一些歷史事件,例如這次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問題。也不會是橋水的總經模型
能預先跑出來的,所以當中國這次因為新冠與從上到下可笑的堅持清零下,
造成了國內經濟活動停滯與衰退,進一步導致原本地方政府舉債炒房地產與房企
因為債務違約而造成房地產泡沫化,地方政府面臨領民沒收入(封城)沒錢買房
導致房市低迷與房企債務危機,反而進一步舉債鼓勵"低收入戶買房"來救房市。
甚至地方政府自己護盤買下那些呆帳的斷尾樓,但這只會讓債務危機擴大化。
此外問題癥結在於封城導致的人民所得降低,負債變高,你還要它背房貸買房不切實際
比較合理的反而是賣房變現來應付收入或店舖倒閉的資金缺口。
當社會上大多數人都過同樣的苦日子,經濟成長降緩就會變成預期,然而經濟成長放緩
也會影響政府的財政收入,加上中國自己也在貿易與科技制裁下要和以美為主的經濟脫鉤
這代表它必須要加強企業管制控制的力道,國家的干預增加,民間的自由減少。
國進民退的下場就是富有的那群人認為自己的財產不是被封城搞死,就是會被政府佔有。
那最好的辦法是啥?就是逃(run,"潤"),移民和把錢流出國外。一大批的富有階層
想逃出中國時,反而只會造成人才與財產的外流,進一步加速經濟衰退與強化債務危機。
國家要避免這種事發生要怎辦?那就是增加簽辦護照難度,以及外匯干預管制。
現在狀況與其說美國衰退還不如說中國已經提早由盛轉衰了,但你不會在總經模型
預見這些事實,因為總經是建立在歷史數據。
你永遠都必須知道這模型是有侷限的,要針對最新的資訊來隨時修改你認為的事情。
但你自己會知道,你自己已經認為的想法,例如未來市場走勢,是很難輕易改變。
這時候你原本的總經知識與判斷,反而就會變成你成見上的阻礙。
你會選擇性地接收資訊,甚至為了你的想法編織出更好的想像,但這不見得是最新的事實
那要怎麼解決呢?我自己是認為,如果你的投資決策相當仰賴於你自身判斷,
而不是你已經列為參數或判斷規則的定向分析結果,那你的判斷不見得會有一致性
也不會有穩健性,預測也不一定有效。與其如此還不如把總經那套丟掉,
不要靠自己判斷因果的想法來判定市場未來走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100.2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65605124.A.1B1.html已經很習慣看指標,例如最愛看財經M平方和各種付費解鎖的經濟數據指標的人
大多會有這種追逐指標的症頭。他們以為他們在圖表裏看懂了什麼,但缺乏合理解釋
指標統計量的背景知識,結果就變成他以為他看懂了,但其實並非如此。
就例如,國外一些報紙或專門報導認為"聯準會會放棄縮表"
首先這是真的有人這樣講,但它的立論基礎完全不是影片講的。而是幾個貨幣銀行學
裏概念就可以推論的"可能"的流通性問題。
要講流通性問題還是要回歸到量化寬鬆(QE)的本質,
它是聯準會跟商業銀行購買國債,所以在資產負債表上,聯準會的持有國債會增加
然後付錢給商業銀行,變成了銀行準備金。但準備金本身就是央行要銀行預先提列
來應付未來可能的民眾提領或損失,所以在資產負債表上算是央行欠銀行的負債。
故發QE後會讓聯準會(央行)的國債和負債同時增加,也就是資產負債表擴張
(Balance sheet expansion),準備金的錢又會因為各種經濟活動而跑動,例如
假設美國人想存到利率更高的貨幣基金定存,那麼錢就會開始從銀行準備金
基金再丟回到聯準會的隔夜逆回購(overnight reverse repo),或者他直接領錢去買股票
那流入股市的錢就會變成在外流通貨幣。
縮表則是反過來,聯準會就不會買國債了。所以當新的國債出現後,
以美國國內銀行為主體,會變成商業銀行用準備金買國債。銀行準備金慢慢縮水
也代表銀行能對外流通的錢會慢慢地被債券框住與回收。
理論上來說,如果未來經濟復甦了,企業開始有了貸款需求,但銀行的準備金不夠。
那麼銀行自然會提高利率或幫公司發行短天數的債券來跟貨幣基金的高利率競爭
設法拿到更多錢。然後銀行再進一步地調高放貸利率來轉嫁成本,進而達到
聯準會與美國政府期待的經濟活動放緩與觸底。
那講那麼多你會認為你應該看啥?我們有談到CPI,PMI嗎?沒有。
對,所以以聯準會的貨幣流通性來說,這個訊號就不是CPI或PMI,而是民間銀行的利率
以及銀行準備金與隔夜逆回購金額。聯準會的目標是要讓準備金與隔夜息都拿回
以回到QE前的水準,準備金大約是總GDP的8%,故反過來說如果目前錢還大於這數字的話
那就代表光是縮表的目標都還沒做到,更不用談到流通性問題。
不過問題與經濟復甦有那麼簡單嗎?沒有。
就跟QE與刺激經濟會不斷地自我增強,縮表後也會不斷地負面強化。
比如說PMI指數降低,你必須要了解到底有那些因會造成PMI下滑,不外乎:
訂單減少、生產與人力減少、存貨減少與供應商交貨時間下降。
這些代表公司營利收入下滑,以及受雇者的所得下滑或失業率增高。
但以借人錢的銀行角度來說,一個收入惡化的公司或人你會想借他錢嗎?
你會考慮吧。故實際上企業的信用等級(creditworthiness)是會隨衰退惡化的,
而銀行會拉高放款標準,進而阻礙了投資率。這其實就是一種很簡單的概念,
既然信用和QE多發出來的錢是憑空借給你的,那等央行要回來時也會憑空地消失。
經濟成長會立刻打回原形。在這個時候你不會想要借錢搞投資的。
所以真正在觸底的時候有錢人在幹嘛?現金為王。他會選擇贖回股票與高風險投資組合
例如加密貨幣,海外股票,去買公債,如果美金貶值還會去買黃金等容易變現的合約商品
在美金貶值的情況下,政府才會有更積極的思考來主動降息讓經濟再度活絡。
並且避免加息造成的經濟衰退。
然而問題就在於說:美金現在是貶值了嗎?
這其實反映一個現象,作為通用貨幣美金經常是他國國民的避險貨幣之一。
結果就導致當美元加息與縮表循環後,世界上的錢會流向美國,進一步造成美元升值。
美元升值對美國有什麼影響,他會對自家企業出口不利,但也可以降低進口成本,
所以對美國而言,美元作為避險升值是可以緩解縮表的經濟衰退壓力。
其他國家要嘛跟美元升值一樣,用套匯利基小難以吸引外資投資的代價來換取
自有貨幣不進一步外流,或者就像台灣這樣刻意留一個空間,做為未來外資哪天
覺得股市跌得夠低了,回台灣買股票與套匯的經濟活動。
然而這個代價就是自家國家貨幣的貶值。比較諷刺的是,比起美國自己,
其他國家包括台灣,日本,歐盟,甚至中國都更希望美國提早縮表。
但這發球終究還是在美國手上而不是他國手上。所以還是一樣,你還是要看美國聯準會
認為縮表是不是到他目標了,他才會開始結束縮表。
而不是他縮表縮一半發現有問題了,而提早縮表。例如最簡單的,CPI至少在2%以下
銀行整體準備金縮回至GDP的8%。
但時間會那麼快今年就結束嗎?不可能,你仔細想想的話,整個縮表模型大約需要
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2023年中旬才結束縮表可能都算超快了。
這個"快"才比較像總經與景氣循環週期的節奏。事實上這流派看的單位都是年,
而且錢越多看的就越久,例如橋水基金創辦人出過的書,你就會發現他都看幾十年的
循環,但你真的要用總經來估算幾十年後的未來,其實誤差是會很高的。
就像Ray dalio他自己就超級看好中國,認為從各種歷史數據,中國崛起美國衰弱。
但這整個立論其實套用了不少他自己主觀認為的因果判斷,而並非數據判斷。
而面對一些歷史事件,例如這次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問題。也不會是橋水的總經模型
能預先跑出來的,所以當中國這次因為新冠與從上到下可笑的堅持清零下,
造成了國內經濟活動停滯與衰退,進一步導致原本地方政府舉債炒房地產與房企
因為債務違約而造成房地產泡沫化,地方政府面臨領民沒收入(封城)沒錢買房
導致房市低迷與房企債務危機,反而進一步舉債鼓勵"低收入戶買房"來救房市。
甚至地方政府自己護盤買下那些呆帳的斷尾樓,但這只會讓債務危機擴大化。
此外問題癥結在於封城導致的人民所得降低,負債變高,你還要它背房貸買房不切實際
比較合理的反而是賣房變現來應付收入或店舖倒閉的資金缺口。
當社會上大多數人都過同樣的苦日子,經濟成長降緩就會變成預期,然而經濟成長放緩
也會影響政府的財政收入,加上中國自己也在貿易與科技制裁下要和以美為主的經濟脫鉤
這代表它必須要加強企業管制控制的力道,國家的干預增加,民間的自由減少。
國進民退的下場就是富有的那群人認為自己的財產不是被封城搞死,就是會被政府佔有。
那最好的辦法是啥?就是逃(run,"潤"),移民和把錢流出國外。一大批的富有階層
想逃出中國時,反而只會造成人才與財產的外流,進一步加速經濟衰退與強化債務危機。
國家要避免這種事發生要怎辦?那就是增加簽辦護照難度,以及外匯干預管制。
現在狀況與其說美國衰退還不如說中國已經提早由盛轉衰了,但你不會在總經模型
預見這些事實,因為總經是建立在歷史數據。
你永遠都必須知道這模型是有侷限的,要針對最新的資訊來隨時修改你認為的事情。
但你自己會知道,你自己已經認為的想法,例如未來市場走勢,是很難輕易改變。
這時候你原本的總經知識與判斷,反而就會變成你成見上的阻礙。
你會選擇性地接收資訊,甚至為了你的想法編織出更好的想像,但這不見得是最新的事實
那要怎麼解決呢?我自己是認為,如果你的投資決策相當仰賴於你自身判斷,
而不是你已經列為參數或判斷規則的定向分析結果,那你的判斷不見得會有一致性
也不會有穩健性,預測也不一定有效。與其如此還不如把總經那套丟掉,
不要靠自己判斷因果的想法來判定市場未來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