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瑞士總統宣布「放棄中立」:加入制裁俄

股票

22117411

原文標題:

快訊/瑞士總統宣布「放棄中立」:加入制裁俄羅斯 凍結普丁資產

原文連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228/2198286.htm

發布時間:

2022年02月28日 23:14

原文內容:

瑞士聯邦總統卡西斯(Ignazio Cassis)2月28日表示,瑞士將放棄「瑞士中立」的承諾
,進而向俄羅斯實施制裁,而且制裁將與歐盟已經展開的制裁行動一致,「這是瑞士前所
未有的舉動!」

根據美國CNN報導,瑞士聯邦總統卡西斯2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瑞士將放棄中立,並對俄
羅斯實施制裁,「瑞士聯邦委員會今天決定,全面採用歐盟的制裁措施」、「這是瑞士前
所未有的舉動,此前一直保持中立」。

他說,「俄羅斯的攻擊是對自由的攻擊、對民主的攻擊、對平民的攻擊,對自由國家機構
的攻擊,在國際上、政治上及道德上都是不能被接受的」、「在這些黑暗的日子裡,瑞士
將與烏克蘭人站在一起,希望制裁能讓克里姆林宮改變主意」。

瑞士的制裁行動,包含凍結俄羅斯在瑞士的資產、凍結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內共336人在瑞
士銀行的帳戶,同時禁止俄羅斯飛機進入瑞士領空,取消瑞士航空飛往俄羅斯的航班等。

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30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烏俄戰爭又幫我們上了一課
以前常理來推斷錢存瑞士天塌下來瑞士都會扛著

結果 ... 瑞士也加入俄羅斯制裁的行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3.0.2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46065764.A.E54.html
Robben1樓今日俄羅斯 03/01 00:29
yuen10292樓布丁的私房錢…. 03/01 00:29
LewisRong3樓很好啊 中國高官也在看 03/01 00:30
egojustin4樓敢扣住普丁大帝的私房錢.... 03/01 00:30
wts48325樓納粹都沒被制裁 真有的你 普丁!! 03/01 00:30
Eyrie6樓瑞士可是從1815年開始的永久中立國… 03/01 00:30
對 加入制裁真的超乎一般對金融市場的想像 一直以為瑞士就是永遠不倒避風港般的存在
egojustin7樓今日俄羅斯 明日中國 03/01 00:30
Mazu3238樓中國高官可能要藏錢在別的國家了 03/01 00:30
banebuu9樓棒透了 03/01 00:30
threeyuan10樓假中立吧 03/01 00:30
Mazu32311樓普丁的親信336人一定沒有想到~ 03/01 00:30
homeowen12樓水啦 03/01 00:31
Mazu32313樓應該放在中國~(不過中國會直接沒收) 03/01 00:31
dowcher14樓恐慌仔們一天換一風向 03/01 00:31
bruceXD15樓哇!這招絕了。舉世共抵 03/01 00:31
chunboy081216樓今日普丁 明日習近平 03/01 00:31
ZakuSIN17樓可憐 放瑞士銀行還被凍結 03/01 00:31
AxelGod18樓布丁動用核武的發言觸及歐洲各國底線啊,真是活該老 03/01 00:32
AxelGod19樓番癲 03/01 00:32
dowcher20樓瑞士已經失信於世界了 03/01 00:32
Mazu32321樓就怕他發瘋~ 03/01 00:32
post9122樓連瑞士也加入..好扯.. 03/01 00:32
Cchild23樓布丁裡面應該不少資產 03/01 00:32
ZakuSIN24樓今日俄羅斯 明日中國 03/01 00:32
wtgcarot25樓還真的有人以為有中立這種事喔 03/01 00:32
Mazu32326樓他富可敵國,聽說號稱世界首富~ 03/01 00:32
LewisRong27樓中國高官比俄羅斯高官的$多很多 而且更寶貝他們的$ 03/01 00:32
didi090928樓口憐喔 證明什麼都是一紙合約 隨時可以推翻 以後沒 03/01 00:33
didi090929樓得酸中國了 03/01 00:33
chunboy081230樓讓世界看看 敢發動戰爭 就要看看後果 03/01 00:33
更多新聞
[新聞]快訊/美國禁止美國人與「俄羅斯央行」交易
[新聞] 俄央行調升關鍵利率至20%
[新聞] 俄禁外資賣股 台灣金融業受影響一次看
[新聞] 俄烏戰爭勿驚慌! 巴菲特:哪怕世界大
[新聞] 俄羅斯盧布、股市回穩 交易員:制裁不如
[新聞] 川普警告︰「烏克蘭災難」之後 下一個就
[新聞] 普京宣布開始入侵烏克蘭 (頓巴斯區)
[新聞] 欣興客戶搶訂ABF產能 訂單排至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