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NVIDIA 進軍 AI 醫療,台股又一波概念股被點名?
原文連結: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04640
發布時間:7/22/2023
記者署名:
文 / 郭逸
原文內容:
輝達(Nvidia)投資科技生物商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在全球掀起一股AI醫療風
潮,宏碁智醫(6857)、明達醫(6527)、長佳智能(6841)等台廠浮上檯面,股價也是
一飛沖天,究竟AI醫療商機真有這麼神?相關概念股哪一個真正有實力?
全民瘋AI!國際GPU大廠輝達(Nvidia)日前決定投資5000萬美元,推進科技生物商Recur
sion Pharmaceuticals旗下AI藥物探索模型,預計可加速新藥研發。消息一出,帶動Recu
rsion股價暴衝。
其實,輝達2022年底就宣布攜手台北榮民總醫院、花蓮慈濟醫院等多個台灣頂尖醫學中心
,展現AI智慧醫療解決方案,例如醫療影像協助判斷病症,或是治療風險預測與分級等。
誠如生策會副會長、前台大校長楊泮池所說, 2023年將塑造未來十大醫療保健科技趨勢
,「AI人工智慧醫療」最為關鍵。市調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資料也顯示,2030
年時,全球智慧醫療市場產值將直逼4千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12.8%。
這股AI醫療風潮,讓許多深耕已久的台灣廠商浮上檯面,成為市場焦點。
宏碁旗下宏碁智醫,開展智慧眼科
布局AI醫療,電腦大廠宏碁(2353)是先行者之一,旗下宏碁智醫(6857)主打眼科的AI
影像判讀及智慧醫療器材,日前開發出首款眼科AI軟體「智視康VeriSee DR」,用以輔助
診斷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已取得國內首張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證,全台近8成的醫學中心
、逾百家診所已經採用。
另一款用於輔助診斷年齡相關黃斑部病變的「VeriSee AMD」也已獲得許可證,正推廣到
國內市場。
雖然商業模式還在試水溫,市場接受度與應用範圍也持續擴張中,成立5年至今仍處於虧
損,但法人提到,宏碁智醫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待成果逐漸發酵,業績可望急速成長。
受惠發燒的AI題材,身為興櫃股的宏碁智醫股價17日盤中熔斷,暫停交易,18日上漲逾28
%,19日收盤價已經衝到285元,漲幅高達50%,股價漲勢凌人。
照出眼底狀況,Google找上明達醫合作
至於佳世達(2352)為最大股東的醫療儀器廠明達醫(6527)同樣聚焦眼科,已做出視網
膜斷層掃描器、免散瞳眼底照相機等多項檢驗設備。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自行開發的眼底照相機只要將眼睛瞄準鏡頭,就能自動對焦,20秒內
完成影像追蹤與擷取,適合做為AI應用,Google旗下的AI業者Verily在2019年就主動上門
談合作。
成功的研發與案例,讓明達醫獲利逐年攀升,2022年EPS達史上最高的4.82元,股價在19
日收盤同樣拉到漲停,已經破百元。
定位為AI醫療公司,長佳智能攻急重症
而國內第一家定位為醫療人工智慧上櫃公司的長佳智能(6841)近期也成為話題,公司專
長於腦神經、心血管與癌症等急重症領域的AI醫療,因為技術門檻較高,產品價值相對提
升,市場需求也很大,可說是開闢AI醫療的藍海。
其中,「腦出血檢測系統」是一款電腦輔助AI分流軟體,協助排序醫療工作流程,從臨床
使用的原始影像傳輸系統中,抓取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影像,經過AI推算,確立是否疑似急
性腦出血。
長佳智能至今分獲台灣11項、美國6項的醫材上市許可,研發能量與取證速度都優於國內
同業,營運已經轉虧為盈,19日收盤股價同樣漲停。
成本高還有資安疑慮,AI醫療有挑戰
其實,台灣主打AI醫療的公司不少,包括已經成為輝達醫療設備供應商的醫揚(6569),
開發出影像分析、醫療電腦、行動護理等多項產品。
雖然AI在智慧醫療蘊含超預期的發展潛能,但許多問題尚未克服。業內人士提到,開發AI
產品成本高,如何保存與監管病患的數據也是挑戰,使用AI進行診斷和預測的醫師也得理
解原理和邏輯,才能向病患詳細說明,否則可能打壞醫病關係。因此全球許多AI醫療公司
目前多位在積極搶進,獲利模式卻不夠穩定的階段。
AI話題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運用於智慧醫療當然造福人群,但這些受到矚目的AI醫療台
廠在股價衝上天之後,仍得回歸研發實力與商務拓展,才能帶動公司繼續向上。
心得/評論:
大AI時代開始,AI如果正式大量應用在醫療領域上,對於實現科幻電影所規劃的藍圖無疑
是一大邁進,這一波….會不會只是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