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路透:維穩重於一切 中國不急於救經濟
原文連結: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4/7378395
發布時間:2023-8-18
原文內容:
隨中國有步入一段漫長不景氣的風險,加上房地產危機堆疊威脅金融穩定,外界對中國領
導層不急於出手救經濟益發不安;外媒認北京出於維穩應對地緣政治是一大原因。
路透社一篇分析指出,投資人、分析師和外交圈認為有跡象顯示,北京對於處境艱難的疫
後經濟復甦,似乎猶豫應否採取激進政策提振經濟,因為這不僅是經濟,更牽涉地緣政治
問題,是中國目前反應不慍不火的原因。
幾位中國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於國家安全的關注縮限經濟上的努力,甚
至與振興經濟背道而馳,嚇跑北京想吸引的資金。
經濟研究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Dragonomics)負責中國研究的副主任貝多爾(
Christopher Beddor)說:「今年的核心問題是,領導階層向官員發出高標準卻又含糊的
指示,要官員平衡經濟發展且不得違反國家安全。」
「如果下面的官員不確定領導階層要他們怎麼做,他們可能會觀望看能否取得更多訊息,
結果就是政策癱瘓,即使代價可能非常巨大。」
其他人則表示,共產黨對權力可能從國家轉移到私領域的措施向來戒心根深蒂固,政府中
又充斥習近平的忠實擁護者,這可能扼殺政策辯論並阻礙回應。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改變需要時間,正如去年大部分時間中國都還堅持有損經濟的嚴格清
零防疫控管,那怕世界其它地方早已受不了防疫管制而開放。
中國過去不乏當機立斷的表現,像全面應對2008到2009年金融海嘯危機期間的成長停滯憂
慮,以及2015年的資本外流恐慌。
中國重大政策的調整往往還需精心安排,像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常就是設定此類決
策的場合。
經濟學家表示中國需提振消費和商業信心,例如祭出減稅或政府資助的消費券,但這次經
濟成長力道減緩與先前樣態不同,目前沒有快速解決之道。
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6日在記者會表示,少數西方政客和媒體放大、炒作中國疫
後經濟復甦進程中存在的階段性問題,最終都難逃被現實打臉的命運。
中國政府也暫停公布青年失業率數據,後者已創下歷史新高。分析人士指出,這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監管部門對科技、教育、房地產和金融領域大企業打壓的後遺症。
中國國務院17日表示,將「優化」民營企業環境,加大吸引外資力道,但未透露具體細節
。官員們表示,民間部門占國內生產總值60%,占都會就業率的80%。
但駐北京的各國外交官員表示,中方官員呼籲投資,但出於維護國家安全而打壓商業的行
為削弱商業信心,兩者間的扞格與落差日益加大。
像最近的反間諜法即是一例,還有一些對外國諮詢公司的突襲搜索,在外資商界不斷引發
焦慮。
曾任職美國商務部負責對中貿易政策、現為美國「貝克多納爾森」(Baker Donelson)律
師事務所貿易律師史密斯(Lee Smith)說:「人們實際接收到的訊息是
:我們(中國)開放做生意,但只能按我們的規矩。」
史丹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中心高級研究學者許成鋼表示,中國領導人沒急於採取措施提
振私營部門的信心,可能還有更深層原因。
許成鋼說:「中國共產黨長年的恐懼在於,如果資本主義和私營經濟規模過於強大,政權
可能會被推翻。」
心得/評論:
中國經濟持續惡化
昨天有另篇新聞說Q2外資在中國投資金額是年減90%
外資跑了
內需再無法上來
跟對岸有關的企業風險應該都蠻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