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碳交所22日首批碳權交易 中鋼搶頭香擬爭取購買500噸
原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312170116.aspx
發布時間:
2023/12/17 16:13(12/17 16:20 更新)
記者署名:
劉千綾
原文內容:
碳有價時代來臨,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12月22日啟動首批碳權交易,金融、製造業有意搶
頭香,包括中鋼在內等業者規劃購入約500噸碳權,用於產品碳中和。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年8月正式揭牌,預計12月22日啟動碳權交易,首批碳權來自於亞洲、
非洲與南美洲等7國,依據規劃,每噸二氧化碳當量訂價落在5美元至15美元,初期僅限國
內法人購買。
碳交所規劃,每天交易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止,買方以台灣法人為限,企業買進
碳權後,不能再把碳權放在碳交所平台轉售,使用上則端視業者各自用途以及供應鏈要求
進行安排,未設定「有效期限」。
隨著台灣碳交所將啟動首批碳權交易,不僅傳統製造業、半導體業者有意爭取首批碳權,
兆豐金控、合庫金控、第一金控與華南金控等公股金控亦評估買進碳權,購買量也是百噸
起跳,用以中和用電、商務旅行等產生的碳排。
另外,國營事業台電和中油因考量預算程序,均表示不會搶購首批碳權,但中鋼有意爭取
碳交所的首筆碳交易。
中鋼表示,首批將購入約500噸碳權,價格應該介於5美元至15美元,不過確切金額和數量
須視實際的媒合狀況。中鋼購入的碳權主要會用於產品碳中和,另外也會視環境部碳權交
易法案制定方向,進一步規劃碳權使用。
為了減少生產過程的排碳量,中鋼積極發展低碳及碳中和產品,減碳成效可達25%;同時
,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中鋼也以大帶小推動供應鏈共同減碳,扶植22家廠
商進行碳管理,初估有3500多噸的減碳潛力。
碳交所指出,依氣候變遷因應法規範,國外碳權確實有機會抵充碳費,但須待相關子法訂
定,以及政策明確規範;但以目前狀況而言,首批在碳交所掛牌的國外碳權,尚不能抵充
國內課徵碳費,也不能直接抵減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國內企業購買首批國
外碳權的好處就是做「碳中和」。
心得/評論:
碳權講那麼久,今年也一度靠造紙產業為主的碳權概念股撐場
翻了一下造紙類跟農林,好像除了永豐系列以外的造紙都回到今年原點甚至更低
版上有碳蛙在山頂的嗎@v@
這個交易比較有趣的是買入後就不能賣出,也就是用不完也不能轉手獲利
我原本以為的方式是在編入財報(?)或ESG報告以前要如何使用都可以
不過現階段那些排碳大戶應該都還缺到爆XD
等真的有公司買一堆碳權多到高於自己需求只能放爛的時候應該還會再改,慢慢看囉~~~
--
台積電福音 第一章 By資深PTT鄉民
1. 你早晚要買TSM的,為什麼不要現在買?
2. TSM是你們的方舟,信者必得救。
3. Morris張 看見這許多迷惘的人,便走下山來,告訴他們,你們當輪班,信仰TSM。
4. TSM,願你的腦機介面晶片降臨,願你的晶片在這世上,如同呼吸般自然。
5.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TSM賜給眾人,叫一切信他的,不致崩跌,反得飆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