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
電價調漲衝擊GDP? 學者:勢必推升通膨 墊高成本恐衝擊出口競爭
原文連結:
https://ynews.page.link/8vRqz
發布時間:
2024年2月25日 週日 上午7:00
記者署名:
徐筱嵐
原文內容:
經濟部3月將召開電價審議會,本次擬不分級距全部調漲,外界憂心,通膨好不容易脫離警戒線,恐因電價調漲、讓通膨再起,甚至影響內需,衝擊經濟成長。學者認為,電價調漲勢必推升物價,通膨也會回到2%左右,但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下滑,是可忍受範圍,短期對經濟成長造成影響有限,只是墊高成本、轉嫁產品售價,長期恐降低出口競爭力。
台電面臨3800多億元的虧損,經濟部將於3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以改善台電的財務危機。依據經濟部研擬的電價調整方案,擬不分級距全部調漲,其中,凍漲20年的330度以下民生用電約908萬戶,擬取消凍漲,而半導體業等特高壓用電大戶,漲幅估逾1成最大,合計民生用戶將影響1462萬戶。
電價全面調漲 主計總處預測恐生變?
根據主計總處發布的數據,今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79%,而去年11月28日預估全年CPI上漲1.64%,全年GDP年增3.35%,而央行也預測今年CPI年增1.89%、GDP年增3.12%,意味著國內通膨可望脫離警戒線、經濟成長比去年大幅成長。然而,本次電價全面調漲,涉及層面極廣,勢必衝擊已趨於平穩的物價,也將反映在主計總處即將公布的全年GDP預測。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表示,電價調漲勢必對物價造成衝擊,評估CPI年增將上調到2%左右,但國際原物料、基本金屬和大宗物資價格等持續走跌,儘管原油價格出現波動,與過去動輒每桶100美元相比,漲幅並沒有太高,即便物價推升,也是在「可忍受的範圍內」。
吳孟道:通膨在可忍受範圍 GDP依舊可「保3」
至於是否對內需消費造成負面影響?吳孟道認為,現階段民眾財富效果很強,如股市大漲、失業率和就業率的情況都不差,物價上揚會引發民怨,也不可避免影響內需消費,但是今年國內的出口會轉為正成長,貢獻度會比去年高,尤其是科技業在去化庫存後,正緊鑼密鼓地提高資本支出,提升新的產能。
吳孟道說,在出口轉正、民間投資增加的情況下,即便電價上揚會帶動通膨勢起,觀察央行、主計總處和各智庫的數據,今年經濟成長「保3」沒問題,況且新總統將於5月20日就任,過往都會有新政策出爐,可望加大公共投資,對經濟效果都是正面。
CPI重回警戒線 吳大任:薪資中位數勞工深受物價之苦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台電針對用電大戶調整用電量和價格有其必要性,在服務業部分,從取消凍漲轉為調漲電價,墊高企業經營成本,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會轉嫁到服務和產品售價,連帶讓家庭支出增加,實質所得也會下降,若以薪資中位數來看,年薪約50多萬元、約400多萬人深受影響。
吳大任也認為,電價調漲對物價有直接影響,但國際大宗物資、原物料價格下滑,進口產品物價呈現下跌趨勢,可抵消國內物價上揚的壓力,加上今年基本工資調整、軍公教加薪,整體來看,CPI年增率在2%以下的機率仍高;然而,物價不是最嚴重的問題,通常能源價格調整,造成CPI上升、GDP下降的情況。
以德國為借鏡 能源價格推升成本、衝擊競爭力
吳大任分析,從生產到消費都會運用到能源,電價調漲就代表,能源價格拉升,連帶提高投資成本,廠商會調高產品價格來因應,同時影響競爭力,廠商在海外爭取訂單能力恐怕變差,若在考慮到匯差,將會影響到出口的表現。過去一年來出口低迷,正轉為逐漸復甦,電價調漲後,廠商
以德國為例,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德國從俄羅斯進口便宜的能源,使得產品有很強的競爭力,尤其是汽車產業,讓德國成為重要的出口國,但俄烏戰爭持續迄今,德國只能進口更昂貴的能源,墊高成本也影響到消費端,使得出口競爭力衰退,幾乎呈現貿易逆差的情況,經濟成長更從1.3%下修到0.2%,顯示能源價格變動對國家所產生的影響。
電力供應為生產、消費重中之重 讓台電回歸企業本質
吳大任語重心長地說,電力供應很重要,不論生產或消費都會使用,台灣的電力供應以台電為主,兼具獨佔性和國營企業的政策任務,在俄烏戰爭爆發、原油價格上漲,政府為了抑制通膨,讓台電承擔虧損,是短期的因應之道,但公司的本質是企業,企業面臨虧損,等同沒有現金流進行投資和設備改善,直接影響未來的正常供電。
吳大任建議,經營跟補貼一定要分開,政府若要照顧弱勢或產業,售電價格務必要超過成本,假設1度電是4元,政府要補貼一半,這一半的金額必須編列其他經費來支應,不能讓台電持續吸收,如此還能解決5道6成的文題,否則賣得越多、虧損越大。
心得/評論:
電費上漲勢必衝擊CPI
但不太影響整體GDP目標
為了台電的未來 大家還是共體時艱好嗎
畢竟通膨是暫時的 大家再忍一忍 便當就會降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