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母李飛飛首次創業! 成立「空間智能」公司,已完成種子輪
https://www.qbitai.com/2024/05/139435.html
明敏克雷西
自曝今年1月啟動
AI教母 李飛飛 ,創業了!
最新消息,史丹佛大學教授李飛飛正在建立一家 AI公司 ,已完成種子輪融資。
公司方向定為「 空間智能 」-旨在讓AI能像人類一樣對視覺訊息進行高階推理。 消息
人士表示,這將是該技術的飛躍。
投資者包括矽谷風投a16z和Radical Ventures。
身為AI領域影響力最大的女性和華人,李飛飛長期對學術界和工業界貢獻斐然。 她在史
丹佛拿下終身教職,曾擔任谷歌雲AI首席科學家、推動Google AI中國中心成立、並長期
統籌谷歌雲AI、谷歌大腦以及中國本土團隊工作。
但躬身創業,這是頭一回 。
目前,李飛飛及相關投資者對於這項新消息尚未做出回應。
但李飛飛的領英頁面上已經多了一條新履歷。
title是“ 新手 ”,介紹只寫了“something new”,確定是全職,從2024年1月開始,
現在已經進行5個月。
計劃“讓AI實現高級推理”
總結各方訊息,目前比較有跡可循的線索是參投的加拿大創投Radical Ventures。
去年,李飛飛去年以科學合夥人的身份加入了這家基金。
更多蛛絲馬跡,可以從李飛飛近期的公開活動看起。
上個月,李飛飛在溫哥華舉行的TED大會中發表了主題演講,內容正是與空間智慧相關。
演講中,李飛飛對「空間智能」的描述是從物體之間的關係中獲得預測和洞察力的能力。
她表示,AI對空間智能理解的進步,正在催化機器人學習,使我們更接近讓AI能與世界互
動的目標。
為了解釋“空間智能”,她展示了一張貓咪伸出爪子要把玻璃杯推向桌子邊緣的照片。
她表示,人類大腦在這一瞬間可以評估玻璃杯的幾何形狀、它在3D世界中的位置、它與桌
子、貓和其他東西的關係,並且能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採取行動制止。
大自然創造了這個由空間智能驅動的視覺和行為的良性循環。
同時,她表示自己的團隊在實驗室中也正在嘗試如何教導電腦在3D世界中行動。
例如透過大語言模型,讓一個機器手臂執行任務,打開一扇門、做一個三明治、對人類的
口頭指令做出反應等。
這裡提到的工作應該是跟去年發布的具身智能成果VoxPoser有關。
這個項目可以讓人類給機器人下達指令,如“打開上面的抽屜,小心花瓶!”
然後大語言模型+視覺語言模型就能從3D空間分析出目標和需要繞過的障礙,幫助機器人
做行動規劃。
而在真實世界中,機器人在未經「訓練」的情況下,就能直接執行這個任務。
除此之外,近期李飛飛也參與了一系列學術成果的發表,涉足領域包括電腦視覺、機器人
、智能體等。
例如一些的便攜式的動作資料收集系統。
還有一些與Agent相關。
例如上個月發布的一項涉及1000多種人類日常活動的具身智慧Benchmark,李飛飛就有參
與其中。
在3D空間方面,李飛飛團隊也在今年初發布了一款隔空3D建模模型,可以透過遮蔽物建模
出人物的動作。
此外,她也與來自微軟、史丹佛、UCLA等機構的15名研究人員共同發布了一份關於Agent
AI的立場文件。
文件中明確了Agent AI的基本概念,並提出了Agent AI基礎模型,即利用多模態預訓練模
型建構的通用Agent系統。
文件中指出,這些模型可以處理來自機器人、遊戲等領域的互動式多模態資料。
另外,李飛飛的史丹佛主頁顯示從今年年初到2025年末,她將處於「部分休假」狀態。
這段起始時間,剛好與李飛飛領英頁面中「newbie」履歷的開始時間重合。
AI教母李飛飛
如今,李飛飛已成為AI領域內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和華人之一。
對應AI教父的稱號,大家稱她為AI教母。
她的傳奇經歷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33歲成為史丹佛電腦系終身教授,44歲成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現任史丹佛以人為本人
工智慧研究院(HAI)院長。
她是電腦視覺領域舉足輕重的領導人物,一手創立的ImageNet成為推動電腦視覺辨識領域
前進的標竿成果。
其門下高徒頗多,例如先後在OpenAI、特斯拉任職的Andrej Karpathy、目前在英偉達的
Jim Fan等,也都是AI領域內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後來李飛飛曾短暫進入工業界,出任Google副總裁即Google雲AI首席科學家。 她一手推
動了GoogleAI中國中心正式成立,這是Google在亞洲設立的第一個AI研究中心。 並帶領
Google雲端推出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產品,包括AutoML、Contact Center AI、
Dialogflow Enterprise等。
在最新大模型趨勢裡,李飛飛團隊聚焦於具身智能,將大模型連接到機器人,無需額外數
據和訓練即可把複雜指令轉化成具體行動規劃,開闢新一波浪潮中的重要方向。
一直以來,李飛飛都是AI領域風向標一樣的存在。
最近,李飛飛的個人回憶錄 《我看到的世界》 正式發表。 在這本書中,李飛飛自述了
自己如何從北京到成都再到美國,如何在AI變革中逐漸找到自己的使命,並且分享了自己
對AI發展的看法。
由此,一個更立體的李飛飛被勾勒出來。
她說自己不是開源派也不是毀滅派,她希望人類能和AI和平相處。
她分享,Google雲端的經驗讓她意識到,引領AI科技發展需要肩負起相應的責任。
她也表示,如果你追求時髦演算法,那麼這絕對不是最好的科學研究。
畢竟她曾經也做過冷門計畫——不聽同行導師建議,用數年時間標註了用於訓練ImageNet
的1400萬張圖片。
……
李飛飛坦言,自己非常害羞,不敢講自己的故事。
才四十多歲就寫回憶錄? 我不是愛因斯坦。
而在寫完自己前40年後,李飛飛為自己掀開了一個人生新章程。
正如她所說的,文明就像是一艘大船,我們在黑暗中航行。
科學家李飛飛,如今有了新故事。
參考連結:
[1]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stanford-ai-leader-fei-fei-li-building-spatial-intelligence-startup-2024-05-03/
[2]https://www.ft.com/content/d5f91c27-3be8-454a-bea5-bb8ff2a85488
[3]https://blog.ted.com/mind-expanders-notes-on-session-2-of-ted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