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生只有高一程度?台、清新生理工成績下滑三大關鍵
天下雜誌
更新時間: 2023年9月21日
文:蕭歆諺
108課綱首屆新生入大學,不少頂尖大學理工學院陸續傳出「災情」,基礎物理、基礎化
學與微積分三項學科成績,與前屆相較明顯下滑,引起熱議。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
一篇專訪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的文章引起廣泛討論。張耀文指出,108課綱
新生的基礎學科成績有弱化趨勢,微積分與普通化學尤其明顯,「有的學院平均GPA(學
業成績平均點數)甚至跌超過20%,」他進一步比較,上學期微積分的課程中,電資學院
新生的平均成績較去年同期低了9%,部份學院跌幅更劇。
事實上,清華大學也出現類似狀況,清大理學院院長牟中瑜觀察。
張耀文憂心地說,理工領域講究基本功,有扎實的基礎訓練才有能力做創新發展,若未來
幾年學生的成績表現都相仿,對台灣的理工人才養成將是一大傷害。
幾年學生的成績表現都相仿,對台灣的理工人才養成將是一大傷害。
雖然現在下定論還太早,但108課綱首屆新生,基礎理科如物理、化學和微積分為何明顯
弱化?
主因一:自然科必修時數偏低
首要原因,與自然科授課時數配置有關。108課綱提倡多元適性學習,為了讓學生有更多
學習自主權,在學分設計上降低共通性的基礎課程,即部定必修時數;增加選修課程的時
數,供學生根據自身興趣與需求選讀。
張耀文說明,如此設計雖立意良善,但容易讓基礎變得不扎實。首屆108課綱生、清大原
子科學院大一生林軒如回顧高中上課經驗,在物理與化學兩科中,教學現場的確出現因為
授課時數不足,導致教師趕課、學生吸收不易的狀況,每次段考涵蓋的內容份量也很多,
難有充分準備。
主因二:學測僅考部定必修
選修課程作為銜接大學的重要橋樑,如選修物理中的「力學一」、「力學二與熱學」和「
波動、光與聲音」等內容,108課綱生若能好好修習,學生應能擁有與過去差不多的學習
成效。
然而,108課綱為減少學生考試負擔,學測只考部定必修內容(註:教育部指定的必修科
目),降低學生鑽研選修課程的意願。
目),降低學生鑽研選修課程的意願。
和舊綱相較,108課綱下的學測考試內容明顯減少。以物理科為例,舊綱涵蓋高一與高二
物理科內容;反觀新綱,由於將舊綱的高二內容移為選修,等同新綱下的學測直接少考一
冊。
主因三:108課綱重素養輕計算
更糟糕的是,在必修授課時數減少後,也刪減了大量計算練習,然而這些計算正是後續學
習理工進階課程的基礎。建國中學物理科召集人賴奕帆比較,新舊課綱在高一物理的內容
沒有太大差別,授課重心卻有極大變化,計算量大減。
「理工之所以是理工,是因為我們用『科學之母』數學來解釋這個世界,而不是語言和文
字,」他說,計算量大減的授課方式早從國二理化課程就開始,若教學僅停留在觀念傳遞
,跟文科學習差異不大,會影響後續學習。
反思育才方向,找出適切方針
張耀文認為,目前太偏重普遍較淺碟的選修學習,學生被瓜分太多時間去做其他事,導致
學生沒有時間學好基本功,建議在自然科總時數不變的前提下,先增加必修時數,同時增
加物理與化學兩科目的學分佔比,不一定要與生物與地科均分。
不過,部份大學校長卻不悲觀。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表示,這屆學生的確出現基礎學科成
績變弱的跡象,但在溝通表達與應用上卻有更好表現,展現自主學習企圖。
績變弱的跡象,但在溝通表達與應用上卻有更好表現,展現自主學習企圖。
面對基礎學科成績變差的課題,應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在繼續施行108課綱精神的
前提下作出微調,培養出台灣未來所需要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