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創辦人喊話:AI 開發者每週工作 60 小時,「生產力最佳甜蜜點」引發專家質疑
https://technews.tw/2025/03/08/sergey-brin-productivity-sweet-spot/
一週上班五天,工作有到 60 小時嗎?Google 聯合創辦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
近日推員工備忘錄,建議參與 AI 智慧模型 Gemini 開發與應用的員工,每週工作 60 小
時,並每個工作日進辦公室上班。他認為這樣工時安排是 「生產力最佳甜蜜點」,能讓
Google 於 AI 競爭保持領先。
布林認為,如果員工更努力工作且更常待在辦公室,Google 就有可能實現通用人工智慧
(AGI)。「有些人投入更多,但可能會過勞或失去創造力;有些人少於 60 小時;極少
數人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這不僅毫無生產力,還會嚴重影響他人士氣。」
換算下來,一週五天,每天至少工作 12 小時,才有符合布林對生產力的最佳要求。但這
樣做,真的比較有效率嗎?
長時間工作更能提升生產力?專家警告:可能會適得其反
其實專家普遍對「每週工作 60 小時」是最佳生產效率的說法也持保留態度。甚至與現有
關於高績效與生產力的研究有出入,備受專家質疑。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管理學教授約翰‧特魯加科斯(John Trougakos)指出,過長的工時會
導致「報酬遞減」,「當人們過度工作時,錯誤率會上升、動力下降,甚至可能需要更長
時間才能完成相同任務。」
AI 諮詢與招聘公司 Jobot 創辦人兼執行長海蒂‧戈爾吉奇(Heidi Golledge)則將知識
型工作者比喻為職業運動員,「如果沒有適當休息,就無法維持最佳表現。短時間高強度
衝刺工作雖必要,但長期維持高工時可能適得其反。」
「甜蜜點」工時應該是多少?專家指出:40~50 小時較合理
生產力與時間管理專家蘿拉‧范德康(Laura Vanderkam)指出,每週工作超過 60 小時
相當罕見,因為容易導致員工倦怠。
范德康比喻,「每週 60 小時是最佳工時」說法,就像每日萬步,看似理想但缺乏科學依
據。「創新可能隨時發生,有時一分鐘靈光一現,比 50 小時埋頭苦幹還有價值。」
至於多長工時才合理?范德康表示,許多全職、高強度員工通常每週工時落在 40~50 小
時,這是較合理的範圍。
特魯加科斯也建議,與其強調工時,企業更該關注員工如何利用時間,以及如何用科技工
具提升效率。「單純壓榨出工時 60 小時,並不會帶來更好結果。這與我們所有高績效與
生產力的研究數據相悖。」
--
推 zenki0127 : 我要強暴你了 可是放心我很快就會射 08/22 23:19
→ nextpage : 可以不要硬上嗎?= = 08/22 23:24
噓 hegemon : 越快越危險 08/22 23:29
→ Sunnyleotsai: 你不要過來啊~~~~~ 08/22 23:34
推 vash0319 : 放心 你不需要享受 也不用反應 因為我很快 08/22 23:40
推 atana : 眼睛閉上 我會很快 08/22 23: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