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EO物理砍CTO的新聞讓我想起去年在共享辦公室的一個經歷,這奇聞也堪供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去年七月底某個傍晚,我如平常在共享辦公室上班。
這間共享辦公室設備良好,辦公桌大、24小時都可自由進出、有門禁、監視攝影機、附有簡易的健身房,可說是物超所值,畢竟這個空間的營運商與政府合作。
我的辦公桌是開放空間的一個固定座位,周遭的座位不是迷你公司就是獨立作業的技術工作者。
這時我才剛來第二個月,座位附近以至整層的人大多都是未達點頭之交的程度,除了另外四位公司同仁還有這個小故事的第二主角(以A某代稱)以外。
我會認識A某是因為有個晚上我們都還在辦公室,當時沒太多人就自然聊了起來。
他是個高壯的外國人,國籍應該是西語系國家,工作是設計相關,例如廣告、DM、一些圖畫或3D圖等。
認識的那個晚上聊了不少,從工作聊到他在學習程式再到他以前認識的辦公室正妹等等。我沒想太多,覺得應該是好相處的。
回到事發這天,傍晚A某樓下抽完煙上樓,也許是覺得熱就將冷氣調整至20度。
過段時間我發現溫度太冷,在出風口下的我就將溫度調整為26度。
這個溫度是依照溫度控制器上方貼的一張管理的公告指示,政府建議最低溫度為26度。
而A某感受到溫度調整,又調整回來,不一會我發現後正當要調整回去時,A某跑來跟我對話,希望將冷氣溫度調升。
起初我們各自上網找規範,他還有找朋友詢問。
我指出了上方的中文公告以及網路上查詢到的政府建議的公共場所溫度規範,他則提到例外情況室外相對濕度濕度高於百分之八十五。
我起初讓步,走出門外看空間提供的溼度計指數,發現不到85%於是再度調整回去。
這時他氣沖沖的再次找我理論,而我沒想過的是衝突一下升級,他突然低語說:你有看到嗎?我的身材這麼魁梧,你這麼小。
我愣了三秒,意識到這個恐嚇,直接提問他是在霸凌嗎?爭執又持續,後來他又說了下次廁所見到一定要打我。
我本想繼續堅持在溫控器旁,但他突然上前一步我還真的是怕了。
我的身材的確跟他差距很大,我比台灣平均男性身高略矮,體重很輕。
他則是比我高少說25公分,體格很好,體重恐怕是我兩倍,這個量級差我大概一拳就飛了吧。
除此之外,管理人員都已經下班,周圍的人也都已經離開辦公室。
雖然我還有兩個同事在,但一方面兩個同事的體格也沒比我好到哪去,另一方面我也不想讓衝突升高,我只能放棄調整溫度一邊瑟瑟發抖一邊工作。
這個事件來的太突然,我根本沒做好準備。
這種衝突上一次發生是超過20年以前的國中小的幼稚年代,長大後根本沒遇過壞人。
事件發生後,我尋求一些協助,首先是找同事。
同事由於座位與我有段距離,所以其實我們爭執的內容並沒有聽清楚。
我開始害怕,之後的一兩個月也不敢工作太晚就跟同事一起下班。
再來詢問親友後,諮詢了一位律師的意見。
律師跟我說很有可能的情況是各到警局一趟就沒下文了,除非有更強力的證據,例如有另外兩個人曾被恐嚇過。
接著找管理團隊,管理團隊跟我說A某的確之前也有與其他人起過衝突,
然而其他受害者都搬走了,並且也不願跟我聯絡。
管理團隊協助我調閱監視錄影紀錄,但由於沒有聲音,而且A某的肢體動作並非大到很明顯的壓迫感,所以證據不充分。
管理團隊唯一能幫我做的是貼了另外一個英文版的公告在各個溫度控制器旁,並且溫度固定為26度。
這個小小的勝利聊勝於無,可惜沒辦法聯絡其他受害者。
我能做的不多,剩下只能決定要靠著膽子與惡夢共存或是逃避他。同事都支持我,我索性繼續承租了這個空間。
好在兩個月後他搬離了共享空間,但這兩個月的戰戰兢兢讓我精神緊繃又無奈。
我的位子靠近走道,這段時間他兩三次從我背後走過用著一口西語(聽起來像)像是咒罵般不大不小的音量讓我剛好能聽到。
路過也從打招呼變成冰冷的眼神。我能做的就壯著膽子,稍微錯開他的時間,跟著同事移動而已。
我實在不想冒險,即便被揮一拳也是很衰,誰知道他夠不夠賠我。
以結果來看,我堅持留下是有保護自己的利益,能繼續使用這舒適的空間,也還好他沒因為這種小事發瘋。綜合我自己的處境和新聞的事件,我有以下結論。
1. 撇除掉真的神經病以外,身為乖乖守序的一般人要有更好的敵我意識。我的情境還算簡單,A某在我眼中直接是危險人物,而CTO的確有察覺到CEO的惡意,但可惜暗箭難防。
2. 事後諸葛,但真的不要背對你的敵人。
3. 廣結善緣,至少人多有贏面。
4. 稍微體會女性先天上體型上的弱勢。
5. 理解衝突後的一些可能解套情境。我通常屬於會退讓的一方,但以我這次的經驗為例,我至少不用花大錢租品質接近的空間。
至於退讓以結果論來說則只讓我省去提心吊膽的兩個月。可惜的是我們只能看到這個宇宙賠上性命的CTO而不是活下去的他能得到什麼。
By 小小的碼農。其實正題是最近在找工作,有軟體後端的缺請寄站內信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