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元宇宙時代中AI之12個主要發展趨勢(上)

工作

1131

元宇宙時代中AI之12個主要發展趨勢(上)

https://bit.ly/3IgirgL

根據2022年8月「麥肯錫2022年科技趨勢展望」(McKinsey Technology Trends Outlook
2022)報告指出,「AI人工智能應用」為最具創新力之科技,目前在各應用領域快速落地
;而AI應用解決方案包括機器學習(ML)、電腦視覺處理(CV)、自然語言處理(NLP)、深度
強化學習(DRI)、知識圖譜(KG)等。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近來全球各企業與研發單位又
大肆投入元宇宙(Metaverse),其中最重要的沉浸式體驗,不論是AR、VR、MR或延展實境
(XR)都需要AI加持,來輔助各種場景的最佳化應用。此外,業界還嘗試在AI技術下引入觸
覺、味覺和嗅覺,來增強具沉浸式之體驗。自從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不但間接促成元
宇宙之發軔,更讓企業為了維持運作,大量引入AI提高效率,並激發企業運營價值。

AI的應用雖已廣泛分布在各領域,但依目前全球AI的發展來看,迄今仍未發展到像人類那
樣會推理、意識、創新等包羅萬象的智慧,反而是依恃著各領域的專業知識進行建模,然
後再模型化輔助特定產業上的應用。據此,本文擬聚焦在元宇宙產業的發展,來審視AI影
響工商運作之12個主要發展趨勢。

一、晶片效能和量子AI大幅提升功率

元宇宙比起之前的網絡,更需要高算力來處理虛擬世界中的動態圖像或語音等表現,隨著
晶片或處理器的運算能力不斷提升,AI可解決更複雜的問題,而AI運算能力得以持續推進
,有賴於高運算力的CPU、GPU等AI賦能晶片(AI-enabled chips)的進展。在電腦視覺、自
然語言處理或語音辨識使用AI,都需要高效能晶片,才能快速執行運算並協助預測分析。
像是元宇宙中圖像渲染(image rendering)與全息投影(holograms)都需要更大算力,以進
行各種複雜演算法。另外,談到運算能力,近年崛起的量子運算(Quantum computing),
則將於元宇宙中提升到更高層次:「量子AI」(Quantum AI),未來將AI與量子計算結合,
讓AI程式可在量子電腦上運行大幅提升功率,使得量子運算提供比當今超級電腦快至少千
倍的運算速度。

簡言之,量子AI將比傳統運算更快速地從數據中學習,而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現模式和
異常,並以極快速度執行計算。隨著量子的發展,AI技術的潛力將呈指數級增長,讓執行
複雜計算的能力大放異彩。IBM就表示未來10年有可能構建具有50-100個量子位元的量子
電腦,量子將讓AI如虎添翼,譬如可縮短新藥發現的時間、減少碳排放等,更長遠來看,
量子運算對元宇宙如何能在經濟、人文等複雜虛擬體系,再掀科技應用高峰而有更突破性
發展,大家都引頸企盼。

二、更多工的大數據、5G、雲端、邊緣運算和AI協力運作

為迎接元宇宙,5G、大數據、雲端、AI和邊緣運算將更緊密的融合,讓企業得以從預測分
析、商業智能(BI: business intelligence)、數據倉儲,再到深度學習為數據驅動的BI
提供支持,使AI對全球各產業的進步和轉型,產生極大影響並重塑整個產業。而5G無線技
術藉由連接設備提供可靠、靈活和低延遲的網絡,從而為元宇宙提供即時的應用服務,並
得在5G網絡上建構沉浸式之學習和應用。

至於日趨重要之雲端運算,可以和AI之深化融合,使AI模型能從大量的異質數據融合中,
學習並發現新的知識,成為眾多工商企業所需新數位計劃的基礎,故雲端運算是元宇宙中
不可或缺的元素,再透過5G(或6G)低延遲的訊號傳播,達成「隨時隨地實現計算功能」
。然而,把所有複雜運算堆積在雲端處理將造成壅塞,因此邊緣運算就把可先行運算分析
的工作處理掉,以分擔雲端的工作量,讓通訊網絡中的所有終端裝置更有效率地執行(例
如邊緣運算於即時回應AR/VR之應用)。另一最新趨勢是雲端原生平台(cloud-native
platforms),可建構具彈性、韌度和敏捷性的新應用架構的技術,能回應快速的數位化變
化;相較於過往較無法善用雲端優勢,雲端原生平台的雲端遷移方法(lift-and-shift
approach),可以改進並可很靈活地支援日益複雜的應用程式環境。

基於前述設施,元宇宙需同時支持大數據和低延遲的運算之基礎架構,因此像晶片或處理
器、5G、雲端和邊緣運算等網絡中的運算單元,對虛擬世界無縫轉換、無延遲的體驗將至
關重要。

三、新的AI機器學習與神經網絡之相容性整合

基於上述需求,AI所涵蓋之監督學習、非監督學習、移轉學習、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等各
演算法,在元宇宙中仍將持續精進,例如非監督學習可用於強化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
和機器人等面向,而深度/強化學習則可用於虛擬工廠之自動化作業與遠端教育訓練。欲
讓AI模型廣泛使用在元宇宙各場景,需再整合更多的異質數據或資料庫以發現更多的新知
識,並創造出更具獨特智慧的AI。過去AI模型(包含所有最佳化參數組合),可能只適用
在某一特定場景或技術框架,若要將該AI模型整合到其他場景或框架即可能會發生偏差,
為解決此問題,Meta、微軟等科技巨頭正合作建構「開放式神經網絡交換」(ONNX: Open
Neural Network Exchange),以跨越多框架將各項經訓練之神經網絡模型,進行相容性之
整合。

四、AI與IoT物聯網之融合 -- AIoT

物聯網(IoT)意味著萬物連網,藉由各物件透過網路連線,並收集現實生活中互通的數據
,將使用者之行動或終端設備運作數據傳至雲端進行計算,再將雲端運算結果回傳至使用
者或終端設備,以提供更佳的體驗。物聯網在過去幾年不斷發展,不僅增加聯網設備且變
得更為先進,這也造就了將物聯網與AI技術融合成「物聯網的人工智能」(AIoT),借助物
聯網連接將具有分析能力,使這些設備能根據其所連接的各apps和設備的數據,提出更智
能之建議。

既然實體世界都能透過IoT產生最佳化決策,那在元宇宙中,從實體跨到虛擬世界更是順
理成章。依此種數位化邏輯思考,就不難理解AI在元宇宙中勢必扮演重要角色。舉例來說
,AI可推動IoT設備和服務,使其更智能、更安全,這方面的使用如監控工廠機器狀況,
透過收集IoT數據並建立適當之AI模型,可發現潛在將發生的故障,從而進行預防性維護
以減少意外停機的可能。此外,攝影機、麥克風和各感測器裝置所收集的視頻影像、語音
合成或其他媒體的數據,在雲端中就可使用神經網絡訓練AI,凡此皆有助於IoT與AI融合
後所做的精準分析、預測性維護或異常值檢測等功能,對元宇宙工廠極為重要。


心得/評論:

針對元宇宙產業發展下,以AI融合了多種技術,而這些技術結合在一起為企業的多種
問題創造解決方法並且自動執行任務,尤其結合高運算能力將數據分析並進行預測,為企
業制定策略有相當大的幫助。AI的出現作為填補企業的新角色,是否意味著漸漸取代AI人
才解決更多問題,也是值得思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209.2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72796621.A.367.html
wulouise1樓元宇宙跟IOT有關係還是跟AI有關係... 01/04 12:04
Mchord2樓這些領域的交集只有NVDA吧 01/04 12:38
sc13樓好像是數位發展部的約聘寫的 01/04 12:48
dulldog4樓ARCore 有用ML來改善表現 01/04 12:59
a5478085885樓元宇宙國家隊還要不要搞啊 01/04 13:20
jason908146樓現在什麼都嘛跟AI搞上邊 一堆演算法的東東也自稱AI 01/04 13:53
sc17樓和平東路科技大樓14樓準時下班的爽缺 01/04 14:05
seraphwind8樓AI外包 01/04 14:35
nanpolend9樓元宇宙至少得5G和高價顯卡才跑得動,我家ps vr放到 01/04 15:00
nanpolend10樓生菇(台語) 01/04 15:00
john6524011樓G胖:一直講元宇宙的人沒玩過mmorpg 01/04 15:24
kevinmeng212樓認知作戰? 01/04 22:37
更多新聞
[新聞] 鴻海旗下「鴻騰」砸61億元收購德汽車線束Prettl集團 擴大EV
[新聞] 群創T6廠發生職安意外事故 一名員工死亡
[新聞] 韓國獎勵戰略技術投資 三星等半導體業減
[新聞] CloudMosa 表示在台遭霸凌!選擇「放手
[新聞] 高通選擇性裁員,認為庫存還要幾季才能
[新聞] 台積資本支出 1.2兆再創高
[新聞] FT看台積總裁的挑戰 魏哲家兩件事不能鬆懈
[新聞] 勞保撥補千億也不夠 勞保局:制度未改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