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交大見證台灣半導體產業起飛

工作

21135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40219000605-260309
2024年2月19日
旺報
口述吳重雨、紀錄周湘雲
交大見證台灣半導體產業起飛
《交大校長系列之一》無我心寬 吳重雨口述歷史

當時交大電子系的學生在我看來,跟我當初進交大讀大學時的樣子並沒有很大的變化,就
是學生都很認真、比較乖,比較會遵守學校的一些規定,雖然有些規定可能不是很合理。
那時候來讀電子系的大學生以及跟我做研究的博、碩士生,都有很強烈的企圖心,就是全
心全力投入於學業上,不論是在半導體方面、IC設計方面等等,只要選定了研究領域,學
生們幾乎都是很盡力在拚。學生們對於攻讀博士學位的意願也是很踴躍,會盡所有的力量
去把研究做好、把功課照顧好,在他們身上都能看到一種非拿到學位不可的決心。

可能是因為早期交大很多學生家裡的環境並沒有很好,當時普遍的想法是要靠讀書的機會
來改變自己家庭的環境,我自己也是如此。不過近年來我在學生身上已經比較沒有看到這
樣子的精神,因為現在學生所身處的外在環境條件相對是比較富足,家庭環境普遍都比較
好了,而學生本身的自主性意識越來越高,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大環境的選擇性也比以前
的學生多很多,所以在求學上面的企圖心相較於以前的學生就比較沒有那麼強烈,他們會
花更多時間去尋找不同的嘗試、探索更多可能性,這也算是新生代學生的特色。

當我還是交大學生的時代(指1968-1980年間),有很多大學部的畢業生選擇出國深造,
當然人數是比不上臺大的畢業生那麼多。我想假如臺大的學生出國的比例是百分之八十、
九十的話,交大畢業生出國的比例可能就是在百分之五十、六十左右。沒有出國的學生中
,大概分別就是像我這樣出不了國的,或是不想出國的,其中不少人會選擇在國內繼續讀
研究所。一旦在國內讀研究所,拿到碩士後再出國的人相對就又更少了,大部分不是繼續
在國內唸博士,就是直接去就業,但當時除了一些公家單位,幾乎沒有產業界的機會。

如果讓我現在來回顧求學時期的1970年代,其實有很多半導體產業正在萌芽發生的重要事
情,例如早期即有國人自行成立的半導體公司「寰宇電子」(1969年施敏所推動設立)、
「萬邦電子」(1970年由張俊彥帶領交大校友籌設)、「華泰電子」(1971年由杜俊元創
辦)等。但是對於當時還是學生的我們來說,似乎是不太清楚有這些公司的出現。有關的
事情都是要到以後,我才從一些資訊中知道有這些公司的發展。

至於在1974年,國家因要推動IC計畫而在工研院成立「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今電子
工業研究所),負責進行引入美國RCA的積體電路技術並加以研究發展,以今日的眼光來
看,這真是臺灣半導體產業具關鍵性的起點,非常重要。在IC計畫引入技術前,臺灣的電
子公司技術所能製造的是二極體、電晶體這些是半導體元件;要等執行IC計畫之後,才有
製作IC的技術,才開始有能力做出像電子錶以及音樂卡片中能發出聲音的晶片。

當時工研院分批送往美國受訓的人當中,就有很多是交大畢業的校友,因為交大是臺灣最
早有能教授半導體的師資,及設有專業半導體實驗室跟設備的學校,在1960年代已有能力
進行半導體研究。多年下來也訓練、培育出許多具有半導體基礎的學生,1970年代應該也
是國內除了工研院外,研究半導體的重鎮(交大於1976年8月進行國科會國家電子大型計
劃──「半導體元件及積體電路技術發展」,迄1979年7月完成。1977年半導體實驗室改
制為半導體研究中心,納入教育部正式編制)。但是回到當下時空,那時的我們對這樣產
業政策未來的發展狀況並不是很清楚,又怎麼想得到這會成為臺灣半導體產業很重要的里
程碑?但是那時候就是機會來了,可以讓這些專業人才聚集起來發揮專長,共同去開創出
後面的路。

教書之後,就我自己的觀察,在80年代以後交大電子系畢業生選擇出國讀書的比例,在前
期跟後期上出現一些變化,跟我當學生的時代不太一樣,原因在於當時剛好是臺灣半導體
業開始進入發展提升的轉捩點。尤其是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成立,而由工研院所衍生而設
立的聯電(UMC)也在同年成立,成為第一家進駐竹科的公司,早期聯電是兼具IC設計與
製造的公司,要到90年代以後聯電轉型成為純製造IC的公司,才把IC設計部門切割獨立出
去。回頭看1980年竹科跟聯電的成立,可以算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開始。到了1987年同樣
是由工研院所衍生成立的台積電(TSMC)開始營運,是全世界第一家只專門代工製作IC的
製造廠。

在聯電、台積電這二家公司先後成立的幾年當中,竹科裡面陸續開始有了半導體的公司設
立,也有IC設計的公司出現,例如有:太欣、和德、華智、其朋、通泰、普誠等等,臺灣
的半導體產業在整個8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

如果以整個80年代來看,在前期交大的大學生畢業出國比例還是會比較高,像是我們常常
都需要幫學生寫很多推薦信,讓他們去申請國外的學校,但是到了後期人數就減少很多,
甚至還出現了只有個位數的狀況。主要原因在於隨著臺灣半導體產業廠商的增加,其他電
子相關產業也帶動起來,整個產業市場對於人才的需求大增,就漸漸有比較多的交大學生
選擇在臺灣唸研究所,或是直接進入就業市場。中後期以後,交大研究所畢業生直接投入
到電子相關產業的人數也更多了,自然影響到出國求學人數。

我想,這是1980年代交大學生跟臺大學生在出路選擇上算是不太一樣的地方,因為在當時
溋大學生都仍然以出國為優先選擇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交大學生投入到臺灣正在發芽的半
導體產業中就業,從基層的代工中取得經驗,然後再去進行提升,這就是為什麼早年竹科
裡面幾乎都是交大人,而後出現有所謂的「交大幫」這樣的稱呼。

臺大畢業學生回臺投入臺灣半導體產業創業或進入公司服務的時機點,似乎是到了90年代
後人數才開始相對比較多起來,當時的竹科已經發展起來,臺大人多數是已經在國外繞了
一圈,有了歷練、成就後才回臺工作;相較之下交大人則多是在國內產業的基層一路做上
來。不過到了今日,產業界中已經也不那麼區分,不論是交大、臺大、清大、成大等等各
校的人才在產業的比例都有增加,大家都在這個產業中共同合作,付出很大的貢獻。

如果回到產業發展歷史來看,我認為交大的學生是產業發展中很重要的奠基者,可以說是
靠著許多交大學生投入基層,替早期臺灣半導體產業一步一步打下雄厚的基底,應該值得
肯定。這些交大學生有了工作歷練後,不少人就選擇自己出來創業,現在可能都是科技業
的大老闆,或者很多都是業界大公司的中高階幹部,帶動產業的成熟化。從我實驗室歷年
畢業學生的就業狀況來看,正好反映了交大人在產業裡面的發展趨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
子。我認為這是臺灣後來半導體產業能夠得以起飛,走到現在達到世界頂尖規模的重要因
素之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5.87.213.229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709050368.A.256.html
havochuman1樓現在只剩陽明大學了 交大已死 02/28 01:59
vendee2樓Calteh念不起的去Cal Ivy念不起的去 UMass SUNY Pen 02/28 02:40
vendee3樓台灣是? 02/28 02:40
wrt4樓現在已經沒有在分台大交大了 02/28 03:17
wrt5樓只有分四電三成 02/28 03:17
jkamberson6樓現在變成陽明的提款機~ 02/28 03:49
wowok7樓現在的教授都是陽明大學出來的都很垃圾 02/28 08:02
wowok8樓不對是校長 02/28 08:19
UMass19829樓陽明和交大合併後排名也沒往上爬多少 02/28 09:17
SkyShih10樓北劉南郭中三吳 02/28 09:30
physicsdk11樓台灣業界超多交大幫派 02/28 09:43
brightest12樓過了20年吳校長也老了 02/28 09:51
angellll13樓現在已經沒有交大了 新聞這樣發沒問過陽明大學? 02/28 11:40
Vincent696414樓現在是陽交大 02/28 11:47
supereva15樓他兒子唸音樂 女兒讀醫科 都不念電XD 02/28 12:27
LevLandau16樓逼逼逼 敢用交大自稱,有經過陽明同意嗎 02/28 13:03
appledavid17樓WRT先生,如果你年紀大了,生病了記得看醫生,自創 02/28 13:40
appledavid18樓一些爛梗對你的病情可能沒有好處的 02/28 13:40
Edaw19樓陽明校長表示: 怎不問問我的意見? 02/28 13:42
horb20樓但是交大已經被吞掉了 02/28 14:54
pf77521樓盛宣懷會反對合併嗎 02/28 16:44
kentano22樓電子設計菁英:在下是交大電研(肆業) 02/28 18:16
LevLandau23樓陽明的奴隸 02/28 18:17
una28324樓其實改陽明交大最大的好處是跟上海交大區分 02/29 12:53
una28325樓總不能叫台灣交大吧 02/29 12:53
OFDLJDF26樓以前會叫新竹交大 03/06 13:55
更多新聞
[新聞] 英特爾獲得微軟150億美元晶圓代工大單,這為其帶來對抗台積電動力?
[新聞] 高薪誘人!台積電熊本廠傳今年徵才已爆滿
[新聞] 仁寶攜手聯發科參展MWC 首次亮相NTN衛星
[新聞] 有 AI 地方就有 Arm!Arm 更新 Neoverse
[新聞] 賓州大學開發出矽光子晶片取代矽晶片,加
[新聞] 台積電熊本廠「神速」超車美國廠 《經濟
[新聞] Rivian 破產危機,馬斯克建議:住在工廠
[新聞] 王文洋買大同股票 引發市場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