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於耳機版跟音響版的心得文發文門檻愈來愈高(大家真的都當成論文在寫),其實一
直在猶豫要不要發這篇,畢竟真的就是只能用文字來敍述極為主觀的聽感,難免就是充斥
著個人主觀的想法跟各式各樣的形容詞…..但會讓我決定分享的主因在於:
個人認為,Linn這家廠牌的好,真的就是要相對於其它廠牌,需要「更長時間」的聆聽時
間才能真正體現出來
而這一點相對來說是因難的,故也很容易被誤殺忠良
(畢竟我們在沒有真正擁有機器之前,我們大多數人都只能短暫地試聽,並儘可能地多聽
不同的機器在短時間內做出比較優劣,在這樣「格鬥音響」的過程中,以Linn 這樣的聲
音特質及售價來說,個人認為是極為不利而且大概率在第一時間就會被淘汱出局!
如果有去爬心得文,我們大概都可以找到對Linn的共同形容詞,不外乎如下
正面:
音樂性極佳、很順、久聽不累
反面:
音響性比不上售價、低頻太少太軟
一路從耳機入坑走來,以前我一直想像會存在有一種「絕對的最佳聲音」,但我也說不出
來這個最佳聲音具體的樣貌,進入二聲道後,更能體現這中間的變因的複雜性(不同器材
之間的搭配、聆聽空間的聲學條件、個人的聆聽習慣、聆聽時間長短、偏好的音樂類型、
訊源的來源品質,等等等)
我才慢慢地領悟出來,其實這追逐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建立自己的「音樂、音響美學觀
」,所以我們常常可以很有趣地發現,一個人是怎樣的個性最後他調出來的音響就會長什
麼樣,真的就是所謂「什麼人玩什麼鳥」
(以上個人碎碎念)
————————————————————————————-
(以下為心得文)
當初很幸運地透過朋友牽線,有機會得以直接在我家的系統上直接試聽這台機器,省去了
很多需要腦補的地方,並更讓我驚喜地是,當天是讓我直接先聽katalyst版本,然後當場
拆開機箱換上Organik版本晶片後做試聽比較
當下第一聽感在音響性上順序為 katalyst < 曼哈頓 < Organik
(所以我想確實Organik的推出,很大程度地補足了音響性不足的普遍評價,但畢竟對比
的是曼哈頓,如果再往上比較同價位的其它牌,或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以下心得文對比的是我系統上原來的 [mytek 曼哈頓二代 + Aurender N100H ],其餘系
統沒有任何變動)
為免心得文變成1000字的形容詞,我先總結二個最終的心得,就是「餘裕感」「背景極黑
」,以下的心得大致上都是從這二個特質發展出來的
「餘裕感」
如果說原來的曼哈頓就像是一個有10分勁,但很使勁地出12分力,所以你會一開始就覺得
他真的好棒棒,但久了就會覺得說「我有點累了吔,是不是可以小力一點呢?」
LINN 像是一個有10分勁,但都只出7分力,所以你就會覺得「怎麼不再用力一點呢?明明
你可以的呀!」但就會覺得不管做什麼動作,都有一個看不到的餘裕在那裡,不勉強,很
舒服
又比如,有時跟朋友聊天,如果對方是一直維持在很亢奮很嗨的狀態,久了真的會想找個
時間獨處一下
而在我的主觀理解上:
這個不斷出力的過程、亢奮的狀態,對照出來的就是「音響性」
而Linn這種故意不使出全力,留點餘裕的感覺,就是讓我覺得久聽不累的「音樂性」
「背景極黑」
Linn 的背景極黑,所以在聽感上會覺得音樂的動態變大(極弱處像是自然浮現出來),
也因為背景很安靜及上面所說的「餘裕感」加乘下,會自然得出一個對這牌極常聽到的心
得「聲音偏瘦偏細」,是那種「很斯文的聲音」「輪廓感清楚,偏工筆畫的聲音」,這點
我覺得就真的看個人的喜好,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了。
對我來說,這樣的聲音,我個人會覺得是某種程度上「留白的美學」,也因為這樣的表現
方式,故又能連接回「久聽不累」「音樂性佳」的特質上了
以上,為個人對這台機器的簡單聽感,我無法用太專業的高中低頻來形容量化,僅就個人
每天相對長時間聆聽各式音樂(古典流行約8:2)的比例下,用一種很「模糊但總合」的
方式來做心得分享,我想這牌子適合的是想要長時間聆聽音樂,不刻意只聽發燒片的樂友
來購買使用。若您是走「格鬥音響」這路子的,或許您會有其它更符合心意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