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是以送朋友之名,實現自己想多聽聽看各種音響設備的野望,這次想說來嘗試看看
AMT氣動高音,入門價位的選擇不多,剛好年初有看到優惠,就入手了EVO 4.2。
https://i.imgur.com/isTDB0x.jpeg
說實在的在這個價位,可以買到這個做工品質的「大」書架,三音路、AMT高音、隱藏式
低音反射孔,單支13.4公斤、高度45.5公分,說實在的沒甚麼好嫌棄的了。
https://i.imgur.com/KZRA73Z.jpeg
(跳片原本安裝於喇叭上,後來試聽時拆下,送朋友前放回)
開箱後內部包裝極為紮實,手套說明書等一應俱全,還附8顆直徑約5mm的3M半球膠墊,
喇叭則是用棉布包著、外罩磁吸紗網蓋、放一個防潮包、再用一個大塑膠袋包起,包裝
算是十分用心。
https://i.imgur.com/Xin8xU6.jpeg
https://i.imgur.com/yRwda8t.jpeg
原本的跳片質感蠻好的,不太確定材質是甚麼,但整體的拋光研磨、收邊都不錯,拿
在手上的感覺蠻好的;但還是換了5001的跳線,聲音動態與量感多了大概5成,但細緻
程度跟原本的跳片差不多。
https://i.imgur.com/wA2TLkB.jpeg
最後是聽起來的感覺,試聽組合:Node→阿仁DAC/TEAC NT505x→AVM A3.2→Evo 4.2。
聽流行音樂很好聽,電影配樂也非常讚,受惠於氣動高音的,臨場感非常好,尤其聽
人聲會有種有中置喇叭突然出現的感覺,再來就是聽女聲高音也非常好聽,那種女高音
「airy」的聲音聽起來非常酥麻,像在頭上輕輕搔癢的感覺。
而Kevlar的低音單體創造出來的低頻量感也蠻不錯的,雖然不夠乾脆,但量很足夠,
聽電音、繞舌等類型音樂的電子低音,夠爽。
然而,我主要聽古典音樂,在古典音樂的詮釋上,大編制就真的不行,太糊、定位不清,
但是!很有趣的是,聽弦樂非常非常非常好聽!尤其是小編制的弦樂三/四/五重奏,
或者是弦樂團的曲子,非常非常有臨場感。
https://i.imgur.com/aYG5OwO.png
像是我心目中最好的柴可夫斯基的弦樂小夜曲版本,David Zinman指揮Netherlands
Chamber Orchestra演出的版本,聽起來超級有臨場感,應該是AMT高音的關係,那個
泛音、弦樂的光澤感,真的非常舒服。
總而言之,EVO 4.2 以不到三萬的價格而言,實在非常超值,頗適合作為入門兩聲道的
入門選擇,作為小空間的劇院主聲道應該也不錯。
-------------
但陪著我聽兩多禮拜的時間下來,我心中總隱隱覺得這對喇叭有點可惜,感覺他的分音器
或者是喇叭內的線路可以再給更好的料或者更好的規劃,這對喇叭的聲音應該可以更好。
其中就有一個讓我不太能理的是,他的分頻點竟然是1.4KHz/3.9KHz,如果我的理解正確,
等於是將大部分器樂人聲的頻率全部交給那顆中低音Kevlar單體去處理,而難得有三音
路中的中音單體與高音單體,卻沒有好好發揮,等於擺在那邊好看而已。
PMC的25.26i 一樣三音路的分頻點是400Hz/4kHz,EVO 4.2的二哥Aura 2分頻點也是
520Hz/4.5kHz,大哥Elysian 2也是360Hz/2.9 kHz,讓我不禁猜想Wharfedale是不是
可能有點故意哈哈?
所以我後來用BluOS內外接超重低音的crossover去調,但不接重低音,等於是把極低頻
(40hz以下)全部濾掉,降低了那顆中低音單體的負擔,反而古典音樂比較好聽。
以上簡單分享拉,希望有幫助,感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