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教養與教養書

媽寶

22200

一、前言
本篇討論的是教養書,以及我自己在閱讀、實踐上的心得。
本文中會提到的書不僅止於單純的教養書,也因為本身並非這方面的專業,所以如果有誤
讀、概念不正確/精確,也歡迎指正。
有些內容會給數字標題,用意是方便對照討論。

1.教養這兩個字在不同語境不太一樣,有:
1-1純粹的生理問題
1-2人格/性格養成,如情緒穩定、恆毅力、耐挫力等等
1-3學科的養成,如英文能力
1-4互動的方式,如讓孩子聽話

1-2、1-3都可能包含著:
1-5腦部運作模式或各年齡階段的發展
1-6重要性(這也跟文化高度相關)
1-7養成的方式

2.我接觸過的教養書分別有不同出發點:
2-1基本理念:目前看來最有共識的應該是「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2-2腦科學/生理學的研究結論
2-3實驗為基礎的心理學(包括我只有片段讀過的大數據),這是現代科學教養的主要來源/
依據。
2-4傳統心理學/哲學:在台灣比較有名的大概就是所謂的阿德勒(《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
養》)、薩提爾(它本質是心理諮商)、蒙特梭利跟華德福(這些都是哲學體系下的產物)
2-5簡單的量化或質性甚至是自我觀點的。
這比較像是研究方法論的問題,但會被我獨立拿出來談是因為有太多書是簡單的訪談、不
足量的數據分析或是根本就是作者的個人觀察或想法,要參考別人怎麼育兒無所謂,當成
客觀標準是危險的。
2-6方法論,要如何應對互動

以上分類未必那麼清楚,2-1除非是以理念為出發點的書,不然比較可能成為基本的假設
散見在書的各處或成為隱藏條件;而基本上2-2、2-3不會引用2-4,但2-4很容易以2-2、
2-3作為理據之一。

3.再來,討論的是篩選書的方式。
3-1就整體取向而言,我認同周育如的說法,教養應該以科學為基底。
周育如這句話是出自於她的《聽寶寶說話》,是很好的入門書,也符合臺灣現在的教養氛
圍;但缺點也是她寫的太簡單了,隨書附的CD以及她在親子天下的線上課程比較深入。
依此,2-4基本上是我現在不讀的類別,這其中包括我從認同正向教養,到質疑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似乎是來自於阿德勒學派的《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這其中不可能完全符
合現行的科學研究。這會導致認知/詮釋有誤,所推廣的實行方式也有可能無法達到其所
宣稱的效果。
讓我最有感的,就是「自然後果」與「邏輯後果」。關於前者我覺得更多的是心態問題,
也就是「家長覺得無所謂的或許可以放手,覺得在意的就要堅持」,說到底是藉由家長的
自我覺察決定什麼可以讓孩子自行決定;後者其實是懲罰的變型。
3-2因為科學的侷限性,所以大部份的科學,尤其是腦科學,都會有種搔不到癢處的感覺
;所以越容易產生情感共鳴的作品,越有可能不具備客觀存在的理據或過度推論。這部份
我就不舉書了,我的確被某些書所療癒,然後經過一段時間驗證覺得根本就是唬爛。
3-3但科學並不能完全成為理據,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以實驗為主的)心理學的再現性非
常低,這點讓心理學是否為科學產生了根本性的質疑。
為什麼會這樣,心理學界作了非常多的探討。現在有個初步的共識是,基於大腦可塑性,
文化會影響大腦的塑造,大腦的塑造又會反過來影響文化,所以在不同文化間,大腦會產
生差異,所以以心理學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未必適用在不同文化甚至是群體之間。
心理學著作討論到這點通常將它視作一個變因,不過它的影響可能比想像的還要大。有本
書以人類學/歷史的角度在討論這個現象,《西方文化的特立獨行如何形成繁榮世界》,
非常有趣。
3-4我們現在看的書/引用的科學實驗,大多數來自於美國,或是教育方式也是間接的受到
這些實驗影響,但是否適用於我們的社會?答案是,不知道。
而且是,非常有可能不適用。這些都需要在國內轉化,重新作實驗。
在台灣目前真正著手作實驗並寫科普書/推廣的,最有名的應該就是周育如。
3-5科學未必能成為理據的第二個理由是,科學的選擇也還是社會體系下的產物。
也就是說,我們在閱讀時,要注意科學會不會受到價值判斷影響?或是其作出的結論所表
彰的價值,適不適用於我們的社會?
前者是科學根本上有效性的問題,後者是社會差異的問題。
3-6科學沒有辦法成為理據為根本的質疑是,偽科學的存在。為了名聲、利益等等,有些
科學並不是真的,而且非常難以分辨。
3-7最後,科學還有個非常奇妙的現象,就是被過度詮釋。本文在某些部份也有這種傾向
,大概的思路就是因為科學說OOO,合理推斷XXX也是成立的,所以我們要YYY。只能說即
使看似言之成理但未必符合真實。

4.科學的目的是在於「發現真實」。很多事情是社會共識或迷思,或看之言之成理,但實
際上禁不起驗證,這些都要經由科學再加驗證,或從中發現一些我們沒有發現的「真實」

有本相當有趣的書是《象與騎象人》,基本上就是以科學檢視一些大家習以為常的「常理
」。

5.對於家長而言,其實最根本的也不會是要選什麼流派的問題,我認為還是在於要怎麼樣
可以處理問題。
我看過一個說法是,「正向教養比較不容易當下解決問題但比較深遠、打罵教育比較容易
當下解決問題但沒有辦法真的解決問題。」
這個說法我不認同。
教養是高度技術性的事情,一種教養方式如果沒有辦法解決當下的問題,又覺得它可以解
決長遠的問題,這個講白了就叫作是自我安慰;而且打罵絕對是慢的方式,你還要等孩子
哭完排解完情緒,這怎麼看都不是快的方法。
所以這就是方法論的問題。

方法論也包括要怎麼樣可以達成目的,像是要有恆毅力、要有同理心、要有抗壓性等等,
這部份科學可以提供部份解答,但同樣的也未必完全。

二、書
開始討論書了,純粹的生理問題沒什麼好討論的, Sunny老師就夠了;但長遠來看孩子階
段的對待模式會有什麼影響?例如說依附模式會不會是這段期間的主軸?少攝取什麼營養
會不會影響發育/發展?沒有睡到該睡的時間會怎麼樣?
《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是本相當經典的作品。這部份我就不談了,也不是本文的主
軸。同樣的,《父母的語言》也不特別介紹了。
至於各階段的發展,就是有疑惑就google,網路上的資源滿豐富的。只是就結論上我覺得
有太多內容都太商業化且具有誤導性了,所以有疑問還是要回到正規的醫療體系或專書去
處理。

(一)《教養的迷思》
這本書非常特別,作者念心理學,主攻是兒童發展,但在哈佛研究所時被退學,而後以寫
教科書為生。教科書寫一寫覺得怪怪的,就把她的想法整理發表,刊登在非常權威但通常
不刊登心理學文章的科學雜誌,一炮而紅,把她退學的研究所還頒大獎給她。
她的說法是「教養無用論」,也就是家庭的教育方式並不會影響一個人的人格。
這本書就是該論文的通俗版。

到底什麼叫作人格?包含什麼?如果不能影響人格還可以影響什麼?什麼是教養?教養的
範圍包括什麼?
這些是我看這本書當下產生的疑問,也是本篇會寫1.的初衷,有些定義,如果在不同書指
涉的不一樣,結論看似矛盾也只是因為所指不同。
只是「別人不對不代表自己是對的」,而這本書沒能夠好好處理一些定義上的問題,最根
本的原因是作者並不是學院中人,她沒辦法藉由實驗及相關的學術資源主導或限縮所研究
的範圍。
也就是說,這本的內容是假設的階段,也必然充滿了侷限與定義不清的問題,是否正確有
待後續有人接手研究。

是否有後續研究說真的並不清楚,但其它書,尤其是腦科學的書,如果有提到教養,都會
看到類似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受到不當對待到造成創傷,通常都能成長成「正常
人」,一個很難定義或細究的用詞。
在意教養的父母要的不只是孩子成為「正常人」而已,所以「沒有創傷就可以成為正常人
」的說法基本上滿足不了父母對於孩子的期許。
不過引用這個說法的書通常都會認為,父母的教養對孩子的人格養成影響有限,比較消極
的結論是也不用多作什麼不要虐待孩子就好了;比較積極的結論可能是幫孩子安排適合的
學校或生活環境。

這部份先不談《拼教養》的四個象限,也就是家長的經濟能力與期待是什麼;在學齡前是
有研究結論的,簡單來說就是不需要上學科,先跑不會先贏。
黃瑽寧跟周育如在YT上有個影片在討論這個,黃瑽寧的PODCAST寧夏璐也有一集在討論。
學齡後似乎還沒有定論。
順帶一提,如果我沒記錯,黃瑽寧是給孩子念全美幼稚園,小學念實驗學校。比較近期的
寧夏璐是兩位主持人的孩子都回到了體制內,黃瑽寧的孩子基本上就是學霸型,銜接無礙
,還覺得學校的課業很多挑戰(而且這個「很多挑戰」聽起來應該部份是來自於體制的轉
換)很有趣;雖然英文程度明顯高於中文程度,只是看起來面對中文考題是沒有問題的。

寫到這裡,或許會給各位的印象是《教養的迷思》沒有什麼好讀的。
我把它放在我介紹的第一本書,是因為我覺得這本書雖然缺點跟侷限很明確,但非常值得
一讀,在後續會不斷藉由這本書討論議題。
此外,這本書主要回應的研究是2-3以實驗為基礎的心理學,腦科學的相關知識並沒有在
這本書當中。

(二)表觀遺傳學
教養一直有個先天/後天論,前者基本上認為孩子的人格來自於基因,後者基本上認為環
境先決。
現在比較常見的認知是一半一半,但嚴格來說這個認知是錯的:基因可以影響表現,甚至
可以影響環境,但環境同時也可以影響基因。整體而言是相當複雜的,還有後天對大腦形
塑的因素,科學家並沒有辦法有效釐清其中的所有變因。有一本書在討論這個但我現在忘
記書名了,等我想到再補上來。
在前者,《教養的迷思》舉的例子是為什麼雙/三胞胎被不同家庭領養後,習慣、個性、
人格表現還很像?(經典案例是記錄片《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之前在netflix有,但
好像下架了)那是因為他們的先天氣質影響了其他人對待他們的方式。《兒腦開竅手冊》
也有相關的討論,嬰兒的先天氣質會影響父母對待他的方式,這是個正向/負向加強,也
是因為這樣,一個家庭中的不同孩子,通常會面對的處境與方式並不相同。
後者就是表觀遺傳學。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好了,不同的人會遇到同樣的事情,有些人
會得到PTSD,有些人不會;有些人會得到憂鬱症,有些人不會,這跟基因有關:有些帶有
PTSD或是憂鬱症的基因,只要環境條件具足,基因就會被開啟,而人就會產生相對應的狀
態;所以相對的,如果沒有遇到可以開啟該基因的事件,就不會有PTSD或是憂鬱症。在現
實社會中,會看到有些家中處境(家暴)非常不好的人長大後發憤圖強成為非常成功的人,
這根本的原因是,基因沒有讓這個孩子造成PTSD。
之所以叫作表觀「遺傳學」,是因為該基因被開啟之後會以被開啟的狀態遺傳,我覺得有
很清楚描述的書是《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同時,這部份也有相當多的教養書在寫(但一樣我不太記得是哪幾本),母猴嬰兒時期被帶
離母親身邊沒人照養而產生情緒障礙,孩子即使給富有母愛的其它母猴照顧,也還是會出
現情緒障礙。《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自傳型作品,作者基本上生命順遂但她有PTSD,那
是她家人遺傳給她的。

這也根本性的導致,教養不會是家長、老師作「對」什麼,孩子就會有相對應的變成家長
想要的樣子。這其實也同時回應到《教養的迷思》講的,父母的教養對孩子的影響不大。
《教養的迷思》根本上的認為父母不是孩子學習的對象,孩子真的學習的對象是同儕;在
《兒腦開竅手冊》是認為教育的時間遠比在家裡多,所以家長可以影響的理所當然不多。
就目前看起來,這兩個說法即使有影響可能都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正確的說法是先天(基
因以及被環境影響就會有改變的表觀遺傳學)以及後天(神經可塑性)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
響,基本上是無法預知的。
但這個問題回到最根本來看是,到底什麼事情會影響表觀遺傳學,什麼不會,目前為止還
不清楚。也就是說,表觀遺傳學的範圍有多大或是特定事件有什麼,客觀來說,學界目前
知道(至少被寫成科普書翻成中文)的還非常少。其實也很有可能影響力並沒有想像中那麼
大。

寫到這裡,家長可以作的事情到底影響力有多大,並不清楚。但至少目前看來跟教養書沒
有直接利益衝突的著作,只要談到這個議題,基本上是認為影響有限。

(三)神經可塑性
我不談什麼神經修葺,只能說在營養學上,對神經突觸有正面幫助的是omega-3,而食物
的功效遠大於保健食品;此外,在學齡前值得特別攝取的是碘,碘會影響智商,如果孩子
喜歡海苔是非常好的零嘴。
神經可塑性可以影響的事情非常多,但就我自己閱讀的感覺,也被過度詮釋了,這點後面
會提到。

感覺統合就是神經連結出問題了、ASD或是ADHD等發展遲緩,也有相對應的神經連結出問
題;所謂的早療,基本上也是在調整神經連結,基本概念其實很簡單,多加刺激正確的神
經,神經就會取得連結。
理論上是這樣講,但實際上未必那麼容易或是有效就是了。而且早療也有一些理論上的問
題,我們後面會慢慢點到。
要提醒的是,早療能作就盡可能參與,不是不理會或害怕標籤化當作沒看到就可以解決問
題。
此外,發展遲緩的孩子長大後犯罪率也會比較高,這是認知問題,《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
年》也有相關的描述。

就這個主題我想要帶出來的書是《神經可塑性》,神經可塑性的基本概念就是腦袋會隨著
每次的輸入而有所改變,而這本書提出的一個現象(我也有在其它書中看過,只是其它書
沒有像這本書相對應的延伸),是「想像也可以帶來同於實際輸入的刺激」,而有足夠的
量就會產生質變。
這本書很值得一讀,我就不寫其中的例證了。而對於家長來說,每次對待孩子自覺並不適
當(可能因為你的情緒等等)時,請不要放棄或懊悔,在自己的腦袋中重新想一次你該作的
事情該說的話,只要你有認真想過、走一次流程,它最終都會成為你的一部份,也會成為
你第一時間會作出來的反應。
改變不容易,但沒有開始就不會有改變。
而對於孩子,請你引導孩子「想像」。引導想像是教養中非常有力的工具,在後續我們還
會提到。

(四)成長性思維
成長型思維主要指涉著:(1)能力是可以成長的、(2)要稱讚努力而不是結果。
「能力是可以成長」講白了叫作熟能生巧,它的理論基礎是神經可塑性,簡單來說就是努
力就可以讓能力成長。我一直覺得這個說法是有所誤導的。
首先,神經可塑性是有極限的,我真的很常看到有人說「因為神經可塑性所以我相信人是
無極限的」;再來,努力可以讓能力更好,我認為這個想法並沒有問題,但這不代表你可
以贏過有天份的人。
我認同的是《異數》,成功(當然在這本書的例子裡都是處於天花板的人)的人是天份加上
努力(還有好的時機點)。

我認為,該教給孩子的不是你只要努力就可能比別人優秀,而是,只要不努力,你就不可
能比別人優秀。也就是不要自我設限。
《大腦解鎖》雖然自認為在講成長性思維,但不是,它真的要說的是不要自我設限。而這
本書另一個層次是女性主義,女性因為社會錯誤的認知而自我設限。
除了天份跟努力,非常重要的要件還包括方法及選擇。其實我們談科學,有很大的成份是
談方法論,近期棒球的世界盃成績,跟科學化絕對脫不了關連。

再來是我認為更重要的觀念是,你不用贏過所有人。你只要有好的方法及選擇,足夠努力
,盡可能的擴展自己的可能性與選擇權,這就夠了。所以也不需要看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就
自慚形穢,就算你想要的工作只有一個位置如總統,你一樣有四年後值得期待。這話講白
了,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一個月賺三萬跟六萬可能有差、一個月賺一百萬或兩百萬實際
上的差別可能不大,這筆錢你一樣用不完。

後者,「要稱讚努力而不是結果」,這有個相當有趣的歷史可以談,也就是美國學界一度
認為自信是成就的來源,所以努力稱讚,但因為把重點放在結果,後來發現不如預期,而
且還造就所謂的「冒牌者效應」,聽說現在台灣剛出社會的人冒牌者效應滿嚴重的。所以
美國就推廣要改成稱讚努力。
我是覺得稱讚努力給正向回饋就直覺上滿有道理的,現在後續效益是什麼我不知道但好像
也沒有聽過什麼實際的實證結果,有待各位分享了。

(四)鷹架教養
有一本書就叫作《鷹架教養》,也看過滿多人推薦的。
我一直沒看過,直到我有一些想法似乎跟鷹架教養滿像的,就從圖書館借來看看。看完後
發現我不知道我看了什麼完全沒印象,又看了一次。到了要寫文的今天還是完全不記得。

鷹架教養在我看來,是基於「父母應該基於孩子的天性與需求給予協助而不是控制」,這
個想法是回應到先前不斷在強調的,父母並沒有辦法完全控制孩子,最好的方法還是給予
適度的協助讓孩子更有能力達成其所想要的目標;另一方面是鷹架教養更為核心的概念:
適度給予。
給太多或太少孩子都無法有足夠的能力獨立。這不僅是理念,更涉及方法論:怎麼給予適
度的協助,這個前提還是要有對於彼此的覺察。
要談實際的方法論是,幫孩子減低困難,再一步步增加難度。

身為父親,我覺得這個概念實在太迷人了。
不過就技術面來看,鷹架教養的重要性未必如想像中如此大。而在現實世界中,家長肯定
會希望除了孩子想要的東西之外,再多給點什麼(或禁止些什麼),至少我們小時候多半都
不太喜歡也不太情願寫功課及評量。
家長要怎麼做?這是方法論的問題,我先留個白,後續會提到。

此外,我也看過有書對於鷹架教養的舉例是,當身邊發生某些可以討論的事情,跟孩子討
論可能的情緒或是應對方式。這個作法基本上就可以回應到《神經可塑性》的「想像」,
藉由「想像」塑造大腦的樣貌。

(五)同理心
這個基本上是教養的核心議題,除了家長要同理孩子之外,也要教孩子學會同理,這是兩
件不同的事情。
再來,什麼是同理心?依照《我與世界格格不入》的說法,同理心有分作「情感的同理心
」及「認知的同理心」,像亞斯(輕度自閉症)就是有高度情感同理心但缺乏認知同理心的
特質。這樣的分類對一般人是否有意義?我不知道,至少我沒有在其它討論同理心的書看
到這樣的分類,但隱約覺得有些書談的是前者,有些書談的是後者,有些書兼談沒有特別
的分類。
家長同理孩子在現行的教科書中,幾乎在談的都是方法論的問題:怎麼與孩子溝通、讓孩
子聽話、甚至是培養孩子的某些特質,起手式都是對孩子要有同理心,但用(四)的說法,
我更喜歡的說法是對孩子狀態的覺察,然後,傾聽、接納、不批判。
如果你把它當成一種技巧,要達成的目的是平復情緒,取得信任,讓事情更為順利。而這
裡的順利,其實也包括父母的「接納」,接納孩子的各種想法,而不是試著控制要孩子必
然要接受自己的想法。最終追求的,是關係的親密感。
這部份非常多的教養書在討論,雖然我個人不太喜歡丹尼爾席格,但他有一些書寫的非常
好。我也不太喜歡李儀婷,但同樣她的書我也覺得是很好的範例。

這個是非常微妙的,很多時候彼此爭執堅持所面對的不是事情本身,是情緒。
情緒解開很多事情就解開了。
我第一本看到討論情緒重要性的書是《FBI談判協商術》,也是在我開始與孩子溝通之後
,才深切的感受到,人,都是從情感面開始處理的,大人小孩都一樣。關於談判,大人與
小孩有許多的共同之處。

同理最簡單的方法是由情緒入手。情緒在人身上的重要性是決策。
不管是生氣或是緊張的戰與逃,或是興奮時的勇往直前,影響的都是決策;有個很傷悲的
案例是,有個人大腦掌管情緒的部份受傷了,雖然癒後表面一切良好,但他從此下不了決
定。
所以有本書是《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是教你怎麼利用情緒與對方談判,也非常值
得一讀。

而談到情緒不免談到的是情緒教育。關於這塊,有兩位移民美國的朋友,不約而同的認為
臺灣的情緒教育落後美國大概三十年。落後這個詞不涉及於評價,而是我們現在的情緒教
育是美國三十年前的樣子。所以情緒教育會形塑什麼樣的成人,美國已經有一批人幫我們
實證了。
噢,他們相當PEACE。情緒穩定。
不過談到情緒一定要推薦的書是《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作者提出的建構性情緒理論
迅速成為美國情緒的顯學,而跟傳統的情緒理論有根本性的差異,可以合理推斷情緒教育
應該會有大幅的更新。會變成什麼樣子我不知道。現在台灣的情緒教育嚴格來說是建立在
被美國學界揚棄的情緒理論上,大部份相關的科普書也是。

再來,面對孩子到底能不能生氣?
正向教養對於這題有各式說法,在我看過各式資料之後,我認為可以,但生氣很容易下意
識的忽略一些該作的事情,如同理孩子的情緒。
所以如果是家長雙方都在的家庭,我會建議另一方快點補上同理孩子。生氣的你就自己離
開,或至少閉嘴。但同理孩子不代表同意或肯定孩子的行為或想法,所以這種模式不是教
養不同調的理由。
如果只有你一個人,依我個人的方法我會先把自己拉住,想一下是否真的生氣。我通常有
個可以緩衝的時間,但如果沒有適時拉住,真的就是在罵人發洩情緒了。至於罵小孩會不
會造成孩子的負面影響?依我看到的資料,除了無法作該作的事情如同理之外,實際上會
不會是取決於身邊的社會/文化氛圍,這個跟怎麼認知打罵有關。

至於要怎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兒腦開竅手冊》提供了幾個腦科學上的研究,就我記得
的,第一是以不同語言思考,使用者在用不同語言時,同理心並不一致。這似乎不是優劣
的問題,而是不同語言會提供不同的思考路徑。只是當事人要有意識的切換,這不實際;
第二是依附。不過看書中的寫法,似乎是孩子跟不同人可以形成不同的依附,但要怎麼成
為孩子的「特質」,說真的我不是很清楚,也有可能是我沒看懂它在寫什麼。但如果解釋
成對不同人因為依附程度不同所以同理心的程度不同,我也覺得是個合理的解釋。書中是
寫五歲依附關係會基本定型,但我也同意這是一輩子的功課,所謂的同理及相互的覺察是
形成依附的關鍵。第三是個非常玄妙的,同理心來自於自制力。所以要怎麼增進同理心?
要想的是增進自制力。書中給個腦科學理由是他們共用腦部同樣的區塊。

(六)棉花糖實驗
如果有在關心棉花糖實驗的人,應該都有聽過棉花糖實驗已經被推翻了,理由是「棉花糖
實驗最終被證實跟經濟條件有關係」。我完全不能接受這個說法,這是實驗變因的問題,
如果因為這樣就說被推翻,就找一群家境差不多的孩子再作一次試驗就好了。
後來因為我真的有點好奇,就去找發明這個實驗的研究者所寫的書,《忍耐力》,也就是
前文談的自制力。

這本書很有趣的是它有一章寫各式變因對棉花糖實驗的影響,但沒有討論的經濟條件。經
濟條件的研究嚴格來說應該是棉花糖實驗變因的延伸研究,完全談不上是推翻;真的要談
推翻,第一個在於棉花糖實驗沒辦法測出自制力的好壞(但這個實驗的本質是探知可以等
待的孩子採取什麼策略),第二個是在於可以等待的孩子,學習成績並沒有比較好。
作為家長真的關心的是第二件事情,並且,要怎麼訓練自制力?

不管這本書寫得再怎麼洋洋灑灑,我認為倒數第二章是這本書的……自打嘴巴。作者說,
每一個人,在不同的事情上,自制力的表現並不相同。
至此,可以等待棉花糖的孩子,實際上並不能代表在課業上會有自制力。
也是有研究顯示,棉花糖實驗中最可以代表的後續表現,是BMI的高低。
對,就是能不能忍受不吃而已。

這些孩子用什麼方式抵抗誘惑,書中的一些描寫很有趣。但作者也講了一句話,我覺得是
這本書的重點:動機才是決定的關鍵。
我非常同意作者的這句話,如果孩子有努力的理由非常好,如果沒有,幫他找一個。也回
應到這本書的另一個觀念,這個理由,並不應該是外在的獎勵,而應該是對自己的肯定。

此外,可以分享的是,作者認為依附關係對於自制力有相當大的幫助。這也可以跟同理心
的部份相互動照。

(七) 《讓小小孩瞬間聽話的說話公式》(在這節稱本書)
這就是方法論的問題了,在這個層次我要推薦我認為的神書,《讓小小孩瞬間聽話的說話
公式》,以及作者的母親所寫,也是非常經典的一部作品:《怎麼說,孩子會聽v如何聽
,孩子願意說》。
同理心多半是處理有情緒時,這就是我標題所謂的消極面,先處理好情緒大概問題就解決
的差不多了,我自己的實證也是如此;另一個更大的議題是,怎麼讓孩子聽你的話。
這多半都涉及孩子不想要作的事情,不管是生活常規,還是技能/學科學習,都一樣。回
應到先前所寫的內容,(1)依附關係很重要,這也攸關於家庭關係、(2)給予孩子適時的幫
助,鷹架教養、(3)同理、(4)幫助孩子想像,這也包括的是在某些情境是為了轉移注意力
、(5)幫孩子找到內在動機。
還有一點我覺得非常非常有用,而本書有寫到,我也看過一些網路上文章分享的是,讓孩
子覺得好玩。
之前有寫到《異數》,要成功還是要有足夠的練習量,但要怎麼讓人能夠有足夠練習量?
我要帶入的另一本書是《隱性潛能》,它表示有效增進練習量的關鍵是「好玩」。早療的
課程設計大概也是相同的概念。

之前在批評「自然後果」跟「邏輯後果」,基本上也是本書的想法,我恍然大悟,它說明
了我一直覺得怪怪的感覺,這些後果的本質還是懲罰。但如果連這些後果都不能用要怎麼
辦?這就是這本書在寫的內容。
我也想要回饋一下我媽的說法,她是小學低年級老師,在我還在學校時她打人非常兇,但
她退休前都不打人了。她說:「孩子嘛哄哄就好了沒什麼好打的。」她找到可以不懲罰孩
子的方法了。

(八)不要懲罰
且先不談人本主義的部份,最根本的理由是沒用,這基本上是心理學的共識。
就算看起來有用,也是因為校正迴歸,這點在《快思慢想》有所闡述。
孩子出生就要面對的第一個可能的負面回饋,是父母選擇百歲教養。依此,先不論百歲會
不會導致什麼負面影響,它本身就是沒有實際作用的教養流派。

三、小結
寫到這裡其實可以隱隱然看出,無論是什麼特質,可能會因為面對的事情或是人,會有不
同的呈現。我其實沒有非常確定這個結論對不對,但《教養的迷思》將它稱作人的多樣性
,也是由此說明,在家學到的應對技巧,並不會拿去學校或社會使用。這也是這本書的重
要理據。
其實這個從很小就看出來了,孩子對待爸爸跟對待媽媽的態度跟方式不會一樣。所以也不
要覺得家裡沒教怎麼樣的,不會跟阿公阿嬤打招呼,不代表對長官老師就是不禮貌的人。
我還是認同黃瑽寧的說法,與其在意會不會打招呼,不如打好關係就好,只要把關係打好
自然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兒腦開竅手冊》講的也直接,在家實行情緒教育最終會得到的就是家人之間的感情很好


之前我在threads上看到一個案例,孩子的東西被同學搶去使用,她(疑似)罵了髒話,就
被老師罰寫,但搶東西的同學沒事。家長就去質問老師,老師是回說班規有議定如果罵髒
話就要罰寫,但搶東西要受到什麼處罰並沒有討論到,所以不會懲罰該同學。留言下面一
面倒的罵老師,因為搶東西是更嚴重,甚至是違法疑慮的事情。
這就是正向教養書中所寫的,要怎麼懲罰孩子,要先有班規或達成共識,也是某種「邏輯
後果」。這件事也讓我想到,雖然法規要求罪刑法定,但是人不可能對於法規鉅細靡遺的
瞭解。所以我可以理解「怎麼懲罰孩子,要先有班規或達成共識」的想法,但這個想法是
合理的嗎?「要先預告孩子」是基於西方的價值觀,還是在教養上對於其人格塑造真有其
必要性?
說真的,預告太難了,生活中會發生的事情真的很多想都想不到。如果孩子偷東西你班規
要管嗎?還是交給警察?我不知道。

這種文章當然是怎麼寫都寫不完,只能說整體來看,要怎麼跟孩子相處,或者更直接的說
怎麼樣才有效,孩子跟大人的差異性不大。教養書上寫的東西,基本上都可以拿去管理、
談判用。
而教養書中有再多高瞻遠囑的理想,最後還是要回歸到在現實層面中,能不能達到其所宣
稱的效用。這其實也是科學真正的價值。

--
據說,燃香所產生的煙是溝通的媒介,包覆著簌簌的思念與期許,裊裊而上。
就只是怕漏傳了些許訊息,是以緊緊旋繞著,反反覆覆的,直至末稍,消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26.2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735742540.A.89E.html
MarcusWright1樓個人推薦兩本書,階級世代和教養方程式 01/01 22:48
我有看過《教養方程式》,被我歸類在2-5的書。 參考無所謂,但並不是客觀成立的理據。
nlevta2樓推,很認真的爸爸。不過關於鷹架理論有推薦的書嗎? 01/02 00:59
nlevta3樓我個人很推薦看普通心理學的大學教科書,讀熟後比 01/02 01:09
nlevta4樓較知道市面上在講的教學方法是真是假 01/02 01:09
跟教養的資訊很多都是心理學的再延伸,就我自己的感覺,跟教育理論的來源比較不一樣 ,頂多是相互參考但很難說系出同源,畢竟目的不一樣。 不過像是文中所提的《教養的迷思》以及《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他們對話的對象都是 學界,也包括著教科書。 科普書跟教科書在台灣的更新程度誰比較快,可能不好說。 尤其是台灣的教育理論可能更新速度還是稍微緩慢,或者是說到台灣推廣的基本上在國外 都已經比較成熟且被廣泛接受了。所以,相對起來還是沒有那麼新。
w25jv5樓感謝您的認真分享 01/02 06:34
f12052996樓「鷹架理論」來自vygosky,在國小課程中蠻常見的, 01/02 07:34
f12052997樓不過我第一次看到拿來作為教養的方法 01/02 07:34
f12052998樓孩子面對獨立做不到挑戰,你給他一整天的時間思考 01/02 07:41
f12052999樓都沒有用,這時候需要有「鷹架」可以來自大人、同 01/02 07:41
f120529910樓儕、書籍的協助,就可以達到「近測發展區」。小小 01/02 07:41
f120529911樓孩的話我自己想的是,例如玩一個拼圖,如果他能力 01/02 07:41
f120529912樓不足,你給他24小時可能也完成不了,但如果是跟他 01/02 07:41
f120529913樓說「找找看哪裡顏色一樣?」這句話就是個鷹架。後 01/02 07:41
f120529914樓來孩子學會找顏色一樣拼起來,你這句鷹架就不用再 01/02 07:41
f120529915樓給他了 01/02 07:41
nlevta16樓我知道鷹架理論,但有沒有推薦書是專講這個理論的, 01/02 07:43
nlevta17樓尤其是實務和方法的,不然我覺得有講和沒講差不多 01/02 07:43
謝謝補充。 這個大部份書上的舉例會是,幫孩子拼完大部份的拼圖,剩下幾片給孩子拼;或是把拼圖 轉到孩子容易辨別的方向;甚至是約略排順序讓孩子可以依順序排列。 鷹架教養的確很容易讓人覺得有講跟沒講一樣,對於教育現場或專業的老師/治療師可能 會有一些既定的辨別方式可以仰賴,但對於家長就只能靠對於孩子認識到哪裡,而在實務 現場的確滿困難的。 有時候是能力問題、有時候是情緒問題、有時候是意願/動機問題。 與其是很多時候在想要不要幫孩子或怎麼幫孩子,更多的是在想啊你怎麼連這個都不會, 或是你上次明明可以但為什麼這次不行、時間來不及了你快點穿襪子。 家長的自我覺察也是很重要的。 有一本書就叫作《鷹架教養》,它就是我本文中所提看過完全不記得在寫什麼的教養書。 不過在博客來搜這個名詞,是有其他寫給教育專業的書的。 如果GOOGLE,大多數會出現的都是給教育專業者的網頁,倒是比較少給一般家長的(營利 式)網頁(親子天下也是營利式網頁)。
earty18樓關於鷹架,理論前面版友寫了,原po也有提一些策略 01/02 09:59
earty19樓,都是正確的。鷹架首先建立在家長對孩子的認識, 01/02 09:59
earty20樓孩子目前能力到哪裡?可以穩定完成的部分到哪裡? 01/02 09:59
earty21樓鷹架的核心概念是「比孩子穩定現有的能力再難一點 01/02 09:59
earty22樓點」,也就是「他要用一點力氣才能完成」的難度, 01/02 09:59
earty23樓但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基本上鷹架不是一個可 01/02 09:59
earty24樓以隨時隨地使用的概念,而是用在「堆疊能力」的訓 01/02 09:59
earty25樓練,等到能力穩定之後再變得更困難一點點。能力穩 01/02 09:59
earty26樓定的判斷,則是「大部份的狀態下都可以使用」就算 01/02 09:59
earty27樓是穩定的能力了,這就仰賴家長的觀察。 01/02 09:59
謝謝專業分享,相當清楚
lasofa28樓看完這篇文章,想給原po一些建議,可以研究一點佛學 01/02 10:56
lasofa29樓。我不是來亂的,我是說真的。 01/02 10:56
lasofa30樓我是個佛教徒,接觸佛法、看了很多佛學開釋文後,會 01/02 10:57
更多心得
[心得] 台灣製 媽寶好物
[心得] 謝謝妳們來到我的生命中
[心得] 成長型桌椅必要性?
[心得] 親子共讀的迷思分享-2
[心得] 親子共讀的迷思分享
[心得] 九州親子行半自駕分享
[心得] 二打二出國分享(九州)
[心得] 高雄月子餐試吃:品御/福韻/好婆婆/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