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材料科學系學士畢業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所碩士畢業
二、成績
法學知識:38
國文:55 (作文37 測18)
工程力學:80 (25/15/25/15)
熱工學:91 (25/18/25/23)
外國文(英文):51 (翻譯9/30 作文14/20 選擇28)
機械製造學(包括機械材料):30 (13/7/5/5)
自動控制:70 (23/14/23/10)
總成績60.82 (名次:1) (錄取標準52.22)
三、報考動機與過程
在踏入職場後,每天的生活三點一線,時間常奉獻於工作上,覺得沒什麼生活品質,且薪水也不高。有天,再看過有關務三等的資訊後,發現薪水幅度比現在高很多時,毅然的走向了這條不歸路。起初,第一次報考是在碩二,當時沒什麼準備,且考前一天還在學校跑實驗,忙到晚上11點多才回家,結果成績理所當然的慘不忍睹,印象中31左右。於是在畢業後,趁上班前夕與當兵的空檔,好好準備,並在隔年拿到成績單發現離錄取標準差了三分,印象中才拿48分。當時卡在要不要繼續準備與放棄的決定,但在看到還有些書籍沒寫完,甚至是沒翻過時,覺得愧對於此,於是在思
考了幾周後,決心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在這一年中,加強了工程力學、自動控制與熱工學,擬訂了時間分配表,並在最後得到了不錯的成績。
四、準備方式
國文:
考前一天看看幾篇學測範文,把有用的字句背下來而已。
法學知識
考前用阿摩刷了一些題目,當汽機車駕照刷,結果還是一樣慘,就不做多述。
英文:
考前背了些托福的單字書來唸,每天背一些,而作文的部分則是在考前一天看學測範文,背了幾篇作文並參考別人怎麼組織英文作文架構就直接上場了。
工程力學:
工程力學可分為靜力動力材力三科,我所使用的書籍是張皓的靜動材三本,搭配網拍上面的筆記做研讀。前期主要先讀動力學,除了三維運動以外,將其他動力學的題目刷過三遍。接著再讀材料力學,除了非線性以外,其他題目刷三遍。最後才去讀靜力學,而靜力學則是念了摩擦、行架與虛功法,並將這三個單元的題目大約刷三遍,其中虛功法有些題目有扯到trial and error則是放掉。
考前一個多月時,先將111~101年的三等相關試題寫完一遍,接著就是反覆練習第二遍,嘗試不看解答寫一次,若有不會的題目,則是將該題多寫幾次,寫到記熟為止,雖然這樣很像在背答案,但好處是若有天遇到不會的題目,至少腦袋會想到以前做過的題目,至少可以掰出東西來,而不會在愣在那。
到考前總結算一算,我總共寫了2000多道題目在上面,許多題目利用反射動作即可算出,並在考試當下,整份考卷也花不到一小時搞定,也拿到了不錯的分數,說明了題海戰術其實很有用。
書單:
張皓-最佳力學武器-動力學
張皓-最佳力學武器-材料力學
張皓-最佳力學武器-靜力學
工程力學 試題大補帖2023
工程力學 試題大補帖2022
工程力學 試題大補帖2015
熱工學:
大學曾經學過材料熱力學,但翻了下熱力學相關書籍才發現內容完全不同,因此在上網爬文後,選擇了王老師的課程,從頭學起。
熱力學前七章到冷凍循環要把握住,其中最重要的不外乎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甚至是各種循環機構pv圖與ts圖都要會畫以及熱效率的計算,再更好一點連各個循環機構的特點也要懂,比如otto cycle發生爆震原因,diesel cycle與otto cycle差異,提升郎肯循環的方法等等。
剩下的章節如熱力一般式,燃燒與濕度,這三個單元也要多琢磨。
在正課都上完後,各章節題目也都練習完,接著就是歷屆試題的部分。
關於歷屆試題的寫法,透過王老師開的題庫班,將歷屆試題按造各個章節分章解題,上完並練習多次,再重新寫過三四遍以上,即可得到不錯的分數。
書單:
王立宏-熱工學重點兼題型解析
王立宏-熱力學必勝秘笈
熱力學-試題大補帖2023
熱力學-試題大補帖2021
自動控制:
準備方式是利用詹森的自動控制,配合網路上拍賣的筆記做研讀。前期主要先以筆記內容打底,將筆記的內容讀通後,再著手寫課本的題目。整本課本刷個三遍並將筆記題過的題目算過五遍以上後,開始找歷屆試題寫。
歷屆試題這邊我所使用的是坊間出版的試題大補帖,將111~99年的題目刷過7遍以上,並將不會的題目做熟,即可在這科拿到不錯的分數。
這科內容除了現代控制以外,前面的單元都要好好把握,翻了翻歷屆試題,古典控制占比幾乎占了7成,因此不能放。
至於現代控制,許多人會認為太難就直接放掉。我的建議是把他讀通吧,當時我也遇到許多挫折,很多題目也是想很久,翻了下相關書籍才知道怎麼解,但經過研讀後會發現現代控制其實不難,只是看有沒有真的去理解而已。
書單:
詹森-研究所自動控制
詹森-公職自動控制
自動控制-試題大補帖2023
機械製造:
我在考前兩個月才開始準備這科,所使用的書籍是試題大補帖。從歷屆試題凱使寫,每天會寫個三回,一邊寫一邊背,當作是背課文。然而,有些看起來很奇怪的答案,寫不太下去時,會上網查看有沒有適合的可以理解,並寫進試題大補帖內作為補充。此外,若遇到比較難用文字理解的加工法,則是會上網看相關影片作為輔助。
到考前,大約做了101~112年的關務三等、高普考101~111年、地特105~111年以及103~106年鐵路三等的考古題。四等方面,則是做了94~100年普考與地特的考古題。其他像是鐵路寺等與原住民特考也做了幾回來練習。
每做完該回,隔天就要複習,複習的方式可以是默寫或是默念,為的是保持記憶,如此在寫類似的題目時,才不會忘記寫過的東西。
機械製造科看似很難,但比的是廣度,寫的東西越多,分數拿越多,即使沒看過加工法,也要擠出東西來。像這次出的題目很冷門,我也是每題擠了一頁以上的東西,才拿到些許分數,不然該科可能拿不到分數。
書單:
機械製造-試題大補帖2023
機械製造-試題大補帖2021
機械製造-全華出版
五、結語:
在這兩年多的準備過程中,發現了許多以前看不到的盲點,仔細研讀時,將這些認為是補充專業知識,使我心態上較為穩定。然而,雖然說是穩定,但也是有時候難免讀到厭倦,遇到這樣的狀況我通常會出去跟朋友晃晃,或是在IG或FB看看迷因,甚至是出去運動等等,這樣再回來看書時效果好很多。
此外,也蠻感謝我的戰友,常常拉我去圖書館以及咖啡廳研讀,使我在這條路上不會感受到孤獨。再者,我還有加入讀書會群組,備考期間也有將不會的題目上傳到上面,看看別人的想法,使我在看待不會的題目時也不會覺得煩躁。最後,也感謝許多朋友、同事、家人、公司的長官們在準備過程中時常前來打氣,讓我如願以償的上榜。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32869934.A.0B4.html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