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標題選心得,但實際上這篇想聊的不是聽感
而是關於台灣古科出品的壁插蓋板的用料
事情是這樣的,上個月稍早我把原本的OYAIDE壁插全套換成了台灣古科的壁插全餐
GTX-D NCF(R)、GTX Wall Plate、105.1 NCF
https://i.imgur.com/HyWf5R5.jpeg

整套的效果還不錯,中間衰聲期用除濕機跑一跑,現在姑且算是穩定了
雖然我對台灣古科沒有品牌信仰,但我想盡量了解自己用的東西
所以就從所謂的NCF材料開始,一路調查了整個壁插蓋板產品線
其中發現了不少好玩的東西,就來跟各位分享一下成果
1. NCF到底是甚麼?
根據古科的說法,NCF有兩種「卓越」的性質
第一,可以產生負離子來消除靜電
第二,可以把振動轉成遠紅外線,
乍看之下是有點神棍的東西,而我本來也希望這真的是神棍
結果很遺憾地不是,只是一個跳過很多步驟的誇大型材料知識說明而已
NCF,一樣根據古科,其實就是奈米陶瓷粉體跟碳粉的複合配方
奈米陶瓷是壓電材料,在受應力時會產生少量電子
如果古科用的奈米級陶瓷壓電材料夠好、壓電系數夠高
確實在微觀的振動下就能釋放電子
釋放的電子被碳粉吸附,路過碳粉的氧氣或水氣在得到電子後變成負離子
最後達成中和正電荷靜電的效果
聽起來很合理,而且完全符合古科的描述
但問題是上面說的這一連串的事情基本上很難自然發生,就算有那也是超級微量
更不用說古科的NCF用法是把奈米陶瓷粉跟碳粉摻進樹脂成形
然後外面通常還會再上一層漆,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真的會釋放負離子了
相較於釋放負離子消除靜電,第二個其實才是NCF最主要的作用途徑
把足夠比例的碳粉摻進樹脂成形,可以適當地增加材料的阻尼效果
在微觀的振動下,材料的內部摩擦增大,增進振動能量消耗,最後轉成微量的熱能
而在低溫下熱能本來就是以遠紅外線的形式發散的
這就構成了把振動轉換為遠紅外線的說法
就結論來講,NCF是一個阻尼較高的材料,抑振性質佳
摻在樹脂成形的作法則讓NCF容易運用在各種地方(像是壁插GTX-D NCF(R)的外殼)
雖然阻尼特性不如純碳纖,但限制比碳纖少、成本比碳纖低、組合玩法比碳纖多
以商品化而言應該算成功的配方
不過抑振好不一定好聽,加上古科幾乎都拿銠搭配NCF
所以如果用太多古科的NCF產品,有機會發現系統的聲音聽起來呆板呆板的
一部分可能是因為銠人癡呆,另一部分則可能源自NCF的碳粉阻尼
2. 壁插蓋板到底都有哪些?
古科壁插蓋板主要是根據推出時間來命名的
從2006不鏽鋼的102
https://i.imgur.com/Za19J4F.png

https://i.imgur.com/JsBims1.png

到2008採用不鏽鋼+碳纖+玻璃纖維的104
https://i.imgur.com/3NvqRUO.png

https://i.imgur.com/nuX8hmB.png

再到NCF樹脂+碳纖的105跟105.1
https://i.imgur.com/R9Ui0vu.png

https://i.imgur.com/UvEWRPo.png

接著回到不鏽鋼+NCF+碳纖的106
https://i.imgur.com/uCuoZK2.png

https://i.imgur.com/em1DzhQ.png

以及最後的玻璃纖維+NCF+碳纖的106 Plus
https://i.imgur.com/2gmcA8z.png

https://i.imgur.com/0pt3rlT.png

3. 所謂的碳纖蓋板
除了102以外,其他104、105、106都號稱含有碳纖
會說號稱主要是因為它們表面上的碳纖紋路都不是真正的碳纖紋路,而是水轉印而已
這是104的照片
https://i.imgur.com/OLtAwP9.png

可以看到紅線圈起來的地方,或甚至整個蓋板的紋路,都有水波起伏的效果(?
這是我的105.1
https://i.imgur.com/PolEy91.png

紅色圈起來的地方完全是糊的
真正的碳纖長這樣
https://i.imgur.com/R1ulpUI.jpeg

https://i.imgur.com/3EtGZDb.jpeg

換個角度就可能因為光線的關係直接變全黑
另外就是碳纖板要做成立體異形的成本不低
古科這些號稱含有碳纖的製品可能充其量就是上下各鋪幾層(或甚至單層)的平面碳纖而已
人家有厚度的純碳纖蓋板可是長這樣的
https://i.imgur.com/C254WHR.jpeg

https://i.imgur.com/cZh8Md7.jpeg

4. 蓋板的形狀
102、104、106因為內核是不鏽鋼,所以背面都是空的,如下圖右一的106
https://i.imgur.com/lA6zuUX.png

左一是105、左二是105.1,兩個都是實心的NCF樹脂板
因為形狀的關係,所以102、104、106在鎖到壁插上之後會頂到牆壁
如果有搭配GTX Wall Plate使用,就會頂到Wall Plate
https://i.imgur.com/fbw7Zp6.jpeg

所以如果有買Wall Plate,可以發現古科有附一張鐵氟龍貼紙
使用102、104、106的燒友可以考慮貼上去,理論上可以減少摩擦跟共振的傳遞
使用105.1的燒友可以直接不貼,因為105.1那塊平板根本碰不到Wall Plate
另外提一下105跟105.1的差別
當初105設計成不會接觸到牆面的獨立制震蓋板,其實是沒有要搭配GTX Wall Plate的
所以大小上跟Wall Plate不合
結果不知道是燒友抱怨兼容性還是古科發現能搭Wall Plate還是比較好賣
就出了可以兼容Wall Plate的105.1
順便把塗裝改成啞光,看起來高級一點點
5. 蓋板還有推薦扭力值?
這個其實只出現在106 Plus而已
主要原因是106 Plus的內核從106的不鏽鋼改成了玻璃纖維板
鎖上的時候如果施加過大的扭力,可能會造成玻璃纖維板裂開或分層
其他的蓋板就安心地鎖到穩固就可以了
6. 蓋板買新不買舊?
根據蓋板材質跟結構的不同,對微觀振動的影響也不一樣
從蓋板的敲擊聲可以約略了解蓋板的振動特性
https://youtu.be/5NMKXpAfuUY
上面這個是某個日本玩家敲擊105、105.1、106的影片
有興趣的板友可以點進去聽聽看聲音
純以抑振來說,其實105的性能應該是最好的,但也最死板
105.1抑振也不錯,但會帶到一點明亮的聲音
至於106就有點放飛自我了,本質上還是一塊不鏽鋼板
所以也不是新出的就好,跟其他音響產品一樣,都吃搭配的功力
好了,大概就是上面這六點了
希望能夠幫助到在找壁插蓋板的板友
尤其是不小心誤入古科歧途的
台灣人很多事情都不講清楚,花幾千塊購入前記得充分收集資料
那就這樣,感謝在座的各位
--
水星の魔女絶賛放送中
https://i.imgur.com/BTWTupq.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