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
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13472
內文:
近一年房地產市場不可同日可喻,越打房、房價越漲越快,對於自住客而言可不是件好消
息,而2022年想要買房,該快看快買,還是勤看緩買?自由時報《地產天下》邀請到三位
房市專家提供自住買方建議,其中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
黃舒衛同樣都認為這次房市上漲無歷史經驗可循,陸敬民更表示,「如果用時間等待房價
下跌,代價可能是人生的精華時期。」
2022年一開春,大環境喊升息風聲不斷,經過去年房市瘋漲的狀況,今年想買的人該又要
如何出手?黃舒衛指出,今年房市觀察有三大重點,重中之重關鍵為通膨效應、其二則是
各國貨幣量化寬鬆,最後則是產業投資熱潮,「通膨效應下形成的物料雙漲趨勢,使得成
本的僵固性沒有辦法下彎,加上去年住宅建照核發量達達16萬9,651宅,創下1995年以後
、26年歷史新高紀錄,預料接下來的2年內缺工料的問題只會更加白熱化,即使買氣會受
到政策下降,但是營造成本墊高的問題無法解決,如果是這2~3年想要買房自用,購屋成
本很難下跌。」
專家認為2022年,恐怕見不到房價下修。
黃舒衛也表示,在貨幣量化寬鬆下,資金瘋狂湧進台灣市場,依照過去的歷史經驗,上一
回2013年美國停止QE的確讓房地產市場打回原形,多頭在2015年回落、2016年到達谷底,
但這次的資金潮變化更大,最快今年下半年、2023年會反應在去化狀況,買氣會增加難度
,但是行庫在央行緊盯下,貸款壓力上升,開發商得掏出更多資金興建,無法逃避被墊高
的資金成本,雖然買氣會受到壓抑,但今年房價驚驚漲態勢更明顯,即便買方外溢到中南
部,但趨勢不可逆。」
最後一關鍵則是「產業投資」,這是過去沒有發生過的光景,黃舒衛認為,「護國神山」
台積電過去每年投資百億美金,但今年宣布投資額站上400億元,增才數量未來年年倍增
,且不單只有台積電,還有它周邊焦慮的服務業、製造業、代理商,甚至會計師事務所,
都得想方設法在台中、台南、高雄設廠買辦,設廠買辦所帶進來的研發、管理階層等都將
成為區域人口紅利,另外提醒自住客:「不要輕忽投資買盤、自住買盤追價能力,特別是
中南部過去因產業、就業機會不足,中古、新屋市場供給量也不高,因此一旦有付款輕鬆
的預售案進場,很容易成為投資置產目標。」
陸敬民也對自住族提出五大建議:
1、房價就跟車價和物價一樣,要漲的時候各種理由,該跌的時候卻各種推託,所以不要
期待房價下跌再進場,房市不同於股市,不會在1~2年內就完成一場循環,買方用時間等
待房價下跌,代價可能是人生的精華時期。
2、從時間複利的角度來看,不僅投資要趁年輕,買房子也要趁年輕,因為年輕就是購屋
族最大的本錢。房價在漲的時候,往往超過受薪階級存錢的速度,有了第一屋,不僅有機
會換屋、二換,甚至三換,越換越好,長期信用累積下來,也能夠跟銀行談到比較有利的
貸款條件。
3、買房子,不是娶女神,人都難以完美了,更何況是房子?所以策略上不妨「先求有再
求好」,若覺得預售屋價格太高?那就轉進中古屋,總之儘速持有資產才是務實之舉,以
避免淪落到被資產增值狠甩在後、相對貧窮的窘境。
4、不要聽政府說些什麼,而要看政府做了什麼。過去2年,政府祭出許多所謂「打炒房」
措施,但房價越打越高,政府房地合一稅收也暴增,所以想靠政府幫把房價打下來?這想
法不現實。
5、當趨勢來臨時,就算不能引領趨勢,也要順著趨勢,千萬不要跟趨勢對做,如果「有
土斯有財」是台灣人根深蒂固的觀念,是「五子登科」裡最重要的一環,那就請取得進入
「贏者圈」的門票吧,結論就是「別當憤青」。
今年房價驚驚漲態勢更明顯,即便買方外溢到中南部,但趨勢不可逆。
除了對於自住客購屋建議,591房屋交易網公關組長畢務潔也提醒,要留意升息關鍵,不
少人會把台灣與美國房市相提並論,但其實不管股匯市還是經濟結構都差距很大,因此台
灣儘管要升息預計也會從半碼(0.125%)開始,且頻繁升息機率不大,購屋族無須太過驚慌
,對於房價的漲跌將不會有太過劇烈的連鎖反應。
但得須注意,買房後進入揹房貸的階段,則是動輒20、30年的時間,利率會直接影響每月
的房貸負擔金額,舉例來說,貸款1000萬元,利率若從1.35%加半碼變成1.475%,本息攤
還下,每月應繳金額直接從33797元變為34392元,雖說差不到千元,但若每年緩步上升,
還是會讓購屋族造成負擔。畢務潔指出,在預計升息的情況下,購屋族可以先從相熟的銀
行詢問,是否可申辦固定利率類型房貸,賺取「利率差」並注意綁約期違約金年限,若未
來大環境改為降息,精算提前清償若無違約金,就透過轉貸方式選擇最適合的房貸專案。
黃舒衛也提醒,在近2年缺工缺料之下,估計未來數年營造品質恐怕難以如同過去,加上
消費者處於弱勢,一定要特別留意開發案財務跟交屋狀況。此外,他表示,過去大家對於
地段有刻版印象,但後疫情時代,靈活工作機會變多了,區位被科技、交通運輸條件所改
變,未來地段條件不再像過往所界定。
專家分析 住宅週報社長陸敬民
坊間部分專家與名嘴認為,在升息、少子化、房價已高,還有政府「打炒房」措施等諸多
因素激盪下,今年房市恐迎來泡沫化危機,有的專家還拿出歷年統計數據與折線圖,來輔
助支持對於房價泡沫化的預測,曾經我也非常重視這些圖表,認為可以從過去的經驗來推
演未來的走勢,但是從這次走勢發現,台灣房市每一次的榮枯,從來都是全新的局面,過
去的經驗並不能做為判斷今後走勢的憑藉。
心得:
眼見房價往上一直走
自住客這次會不會後悔了~
(是說好像每次都是自住客後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