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還是要說這不太像是婚姻版的範圍。
不過這個系列看得我滿焦慮的,網路上的文爬了爬
再問一些朋友,我提幾個一直都沒有討論到的觀點
也統整一下各位提出的見解。
歡迎大家提出正反面的意見。
一、學習語言的黃金期
如果要談科學,英文要變成母語的一部份,關鍵是在一歲之前。
所以「把英文當成母語」其實從頭到尾都不在這系列的討論中。
「母語」跟「母語程度」是不同的事情,
在本系列討論的都是後者。
此外,三歲以前聽CD或DVD學習語言是沒有成效的
(我不知道是否就代表三歲以後就有成效,但依朋友的分享還滿有效的)
所以要把英文當成母語,就是一歲之前大量用英文跟孩子溝通,
而且環境的發音要正確,也就是家長的母語本來就是英文。
三歲到六歲呢?就我自己搜了一下網路以及影片
除了補習班的文案之外,
沒有看到任何一篇講解的文章及影片講六歲以前是黃金期。
當然這很有可能是很單純的我沒有搜到,
或是,這已經不是現在的主流見解了。
提供一下黃瑽寧的影片,大概在12:00以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LVtYkIQJdA&t=579s
學習語言有三個時間點會造成差異,第一個時間是十歲。
十歲以前學習外文的速度都是相當快的,可以達到母語程度。
所以上小學還來得及。
此外,之所以叫作「母語程度」,就不是母語,是所謂的第二語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i48ZyQbXoY
這篇引用的研究也很有趣,即使是從小雙語的孩子,
雙語之間的表現都是有落差的。
然後,在這邊的討論,用的是「主要語言」(dominant language)
在這篇研究中怎麼介定「母語」我不太確定
但黃瑽寧前影片提出的研究相當有趣,如果是一歲之前接觸過的語言(母語)
即使長大後不會講
聽到時腦區還是會有反應。
這兩個研究或許可以兜起一起看或許不行,
或許我也有所誤讀,
留待更專業的版友提出精確的定義與成果。
初步結論是,
先不談本來就打算讓孩子國小以後就走英語體系學校的案例
要「英文好」,有語感、考試順利、可以出國用等等要求,
基本上從小學開始學就可以了。
單純就語言越早開始學越好的前提其實很好理解,
學的時間越長就容易深化,
過了國小只要不是選雙語/英語學校,
怎麼樣都不會有如同幼稚園可以有那麼充足的時間在英語上。
只是,真正的決戰期應該是國小。
除了全美/雙語的訓練要怎麼延續之外,
當認知能力起來後,學習語言也會相對的變快,所以國小開始學英文的孩子
英文能力未必會比幼稚園開始學的孩子還要差。
然後不得不說,我也看到有些人認為六歲以前學英文可以讓發音更標準
這件事在英語世界完全沒有重要性。
會不會真的更標準不知道,但真的不重要。
二、全美幼稚園出來的孩子中文程度堪憂
我記得黃瑽寧有提過他的兒子英文很強但中文不夠好
我不太確定他講的不夠好是什麼
但我印象是他說他兒子基本上不太讀中文讀物。
有個朋友提出個觀察,他認為讀全美中文不夠好的
通常英文也不怎麼樣。
雖然我身邊缺乏案例,但我認為這是符合邏輯的。
這是很根本性的語言天賦的問題。
有些人就是比較好,有些人就是比較差。
在國外的研究,移民家庭,父母的英文不好講原生語言,
嚴格來說孩子的英文都不會是母語。
但基本上都可以達到母語程度。
所以在中文環境中,中文會不好?
這並不合理。
比較合理的解釋:
1.有可能是像黃瑽寧的兒子一律用英文學習
(他本人是讀體制外學校,後來接體制內國中適應的很好,
本來就是屬於資優生群體的人)
2.語言天份本來就不好,所以中文就是不好。
以我自己當例子。
我大量閱讀中文,興趣是文學,但我中文憑心而論並不好。
我身邊也有都不太念文學但文章寫得很好的人。
對於天賦上的落差感我有相當切身的體會。
當然我英文也相當差。
三、幼稚園的目標是什麼?
1.學齡前的「教育」有用嗎?
黃瑽寧在寧夏璐就分享過,沒有。我手邊有大量的書跟影片都有討論這個。
也有一些討論指稱學前教育是有害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7_NMzj7GZs&t=13s
這個影片不完全在講雙語教育,
不過裡面也有分享的是學齡前的「教育」是很有可能被其他人趕上的。
在這層意涵上,學齡前的「教育」且不論是否有害,
可以確定的是未必有效果。
2.什麼叫做「教育」?
日常生活用英文,算是「教育」嗎?
說真的我不知道答案是什麼。
那又要怎麼理解國外的雙語幼稚園趨勢?
我覺得這篇文章可以參考: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28495062.A.3E2.html
我的理解其實也還是:
除非大家本來就會英文,否則一定有英文教學的時候。
且不談學習英文效果優劣或是否有害,最至少,
會排擠到其他「應有學習」的時間。
包括情緒、認知、體能等等。
如果天賦類同,一個在雙語/全美,一個在一般學校,
即使都同樣重視「應有學習」,後者的成效絕對比前者好。
只能說諷刺的是,「全中文學校」的「應有學習」時間真的夠多嗎?
這點其實也是真的不知道。
四、師資
承前連結,台灣幼教的外語師資落差滿大的。
我不討論是否合法,
反正就算不合法也只是代表政府明目張膽容許雙語/全美存在
這跟這些機構好不好完全是兩個議題。
只是,
我有朋友是外師,他說在台灣,幼教給外師的薪水相對低
所以基本上是給剛來台灣找不到工作的外國人去的。
而且幼教的外師並沒有要求教學證照
所以會不會教?對孩子有沒有正確的認知?
不知道。
我也沒有要否定現在在幼教真心努力的外師
就是,能想像的,落差肯定很大的吧,
而且不好的應該佔大多數。
五、例子
我身邊的例子。都當個案看就好。
1.我太太
全美幼稚園,她說她覺得沒有必要送全美。
頂多就是比較敢跟外國人講話。
2.朋友
雙語幼稚園,後來上小學後也沒怎麼認真念英文,就跟學校走。
(我不知道她小學怎麼渡過的,如果有人有興趣我再問問)
至少到高中都是最高級分的。
3.高中同學
國小才念英文。高中完全沒有念書,什麼書都沒念考很爛。
但他英文很強,最後還是有撈到國立大學,雖然是很奇怪的系。
我是念私立頭,比他的學校分數高一些,我不太確定PR多少,
但國立大學並不是個完全沒念書的人可以上的狀態。
六、結論
我的結論應該很明顯啦。
至於我女兒的英文要怎麼辦?老實說我還在想。
我也不知道。
但肯定的是不會走全美/雙語路線就是了。
--
據說,燃香所產生的煙是溝通的媒介,包覆著簌簌的思念與期許,裊裊而上。
就只是怕漏傳了些許訊息,是以緊緊旋繞著,反反覆覆的,直至末稍,消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