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ㄕP意記者抄文[mYES/NO: 我跟先生交往期間偶爾會去他家住
: 跟他家人相處也算蠻融洽
: 因為他家裡長輩只有媽媽所以也會買他媽媽喜歡的東西或者偶爾幫她媽媽按摩
: 他媽媽知道我要去也會準備我喜歡的食物
: 因此雖然朋友都勸說不要一起住但本來已經保持著住進去的準備了
: 但前兩天我剛好晚上去他家、去之前也詢問了要不要多買一些食物回去大家一起吃
: 但他媽媽說不用、之後我就跟先生回家準備晚餐
: 煮好晚餐剛好先生在洗手間、
: 因為買食材時有問過家裡人都說不吃、
: 煮好後我就拿自己的碗筷在客廳開始吃,
: 然後先生出來就跟我一起吃
: 隔天早上先生去上班,中午他媽媽進房門問我起來沒要跟我談談
: 我起床一到客廳,他就開始對我大聲輸出
: 開始批評我、覺得我不尊重他(其中提到昨天我自己吃飯很沒禮貌)
: 其實我有感覺我們開始籌備婚禮後她對我的態度就很不滿意
: 很常我去他家會直接臭臉也不跟我對話
: 但先生屬於逃避衝突類型人格
: 如果他媽媽不開心只會要我先不要去他家。

圖片出處:維基百科
衝突的處理方式很多
如果你覺得你先生『迴避』的處理方式你不喜歡
你也可以自己選擇其他方式
所有方式都是有其優點與缺點
並且是需要附上代價的
當衝突的雙方是『你』和『你婆婆』
那就不要再將你先生拉進衝突中,導致複雜化
衝突當下你可以選擇其中一種處理方式
而事後先生就不要再指責你的選擇
你婆婆就很懂如何處理衝突
所以他會選擇你先生不在時
直接來找你對話
因為他認為使她不爽的衝突點來自於你
沒有必要再牽扯會讓衝突升級的人事物
既然都已經知道衝突的導火線在於『結婚與訂婚』
那你也無需描述你前一晚與婆婆平時的互動
給婆婆塑造一個負面形象
來增加自己選擇『競爭』方式的合理性
而你為何不選擇『包容』、『妥協』或『合作』
去處理這件衝突呢?
: 我以為的婆媳關係可能是偶爾行為讓人不舒服或者酸言酸語
: 並且在爆發當下他說了蠻多過分的話、例如你媽媽沒教你我在教你。
: 還有因為訂婚我的親戚幾乎都來了,但我覺得結婚還是要邀請他們因為都是叔叔舅舅等
從
: 結果她居然問我為什麼你訂婚請過了結婚還要再請?: 可是訂婚桌席是我爸爸拿錢付的、男方支付壓桌錢,結婚女方包括所有親戚也都是我這
邊
: 到後來他發現他誤會訂婚桌錢是我先生出的、他以為我親戚要來白吃他們家兩次,也完全
: 導致我覺得我跟他已經無法溝通、後來我就離開他家。婚宴的事你已經釐清了婆婆對你的誤解
那衝突的處理已經快結束了
你婆婆又拿其他事來講
那的確是你婆婆的問題
但也可以說你婆婆是『競爭型』
而且是標準的對人不對事
既然如此若你還是要這份關係
你應該將你與婆婆的『競爭型』和先生的『迴避型』
引導成『妥協型』
與其單方面指正對方的錯誤
不如詢問清楚對方的問題點在哪裡
是什麼原因讓他覺得你態度不好
是什麼原因讓他覺得你自己在婆家吃飯是不禮貌的行為
妥協妳能做得到的部分
比方說下次遇到相同狀況
你就自己在外面把飯先吃完再回家就好了
日後也就不會再有相同的衝突
你也不用先吃飯然後去看你婆婆心中的小劇場
他
: 但我心裡也很不舒服,我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麼離譜的事情發生,而且對方還是不能直接
: 我其實已經覺得我沒辦法再跟他們同住,甚至有點擔心婚禮到底能不能順利。: 但先生一直說沒關係我們就把婚禮辦好,還是繼續進行就好。
: 可是剛剛我打給他要說晚安他的口氣很不對勁,我問他只說明天再跟我說…我覺得他媽
可
: 真心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辦…剩一個月就要宴客了
當然是先咬著牙辦完再說
難道要這個時候破局給外人看八卦?
婚宴流程先走完之後
你要直接離婚、或是拉著先生到外面住都可以
只是選擇者兩者都一樣
都是『迴避型』的處理方式
那你和你前半段描述的你先生
又有什麼不同呢?
要先生跟你一起搬出來住
你確定就能讓婚姻關係融洽?
結果是好是壞沒有人能說得準
但唯一能確定的是
你要你先生先負擔一個代價
就是『破壞原生家庭的關係』
若你沒有設想選擇離婚
自己負上『終止婚姻關係』的代價
那又有何立場說先生為何不能跟你一起離家??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