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討論區網址
https://reurl.cc/2o8nqX
實拍Flickr
https://flic.kr/s/aHsmWP16DU
2021/10/08補上部分內容
優點:
1.省電
歸功於LTPO及120hz promotion動態調節技術,螢幕上省了不少電
而電池相對於上一代也有所進步
使用時間對比上一代而言,都有很不錯的進步
2. 省電模式高效能
在省電模式下,13 pro max的效能更穩定而且使用時間長,
玩遊戲時開啟此模式可以穩定在不錯的效能比上。
詳細評比可以參考極客灣測試
3. 120 Hz ProMotion
這個感知在iPhone上是不強烈的,並不是全局120Hz...
而是在手指碰到螢幕滑動的狀態下,可以有更順的表現.
你會覺得有更流暢感,但跟過去原本就流暢的介面而言,
應該是不會有回不到過去機子的感覺
例如我雙機使用iPhoneX.沒有不適應感
或者有時候iPhone 13 pro max開啟省電模式長時間使用,也沒不適應感..
也就是說..120Hz縱使可以察覺到流暢度更好,
但對我個人而言並沒有因此就不適應60Hz了
當然開著120 Hz ProMotion並不耗電,
沒必要也應該不需要手動限制在60Hz了
4. 超廣角微距功能
為自動切換,可以靠近2cm近拍,在光線充足下,會有很不錯的細節表現
這個改進我倒是蠻喜歡的,撇開超廣角的畫質在光線不足地方不佳外...
至少我不用每次都用手動數位變焦解決近拍問題了....
但12 pro max跟13使用者也別太難過,手動數位變焦是完全可以用來近拍的...
1.5x-1.7x的數位變焦的畫質都還不錯
5.攝影風格
為介入計算攝影管線中的手動攝影調節,
可以在不影響人像膚色的情況下調整對比跟色溫
~
這樣可以讓自己的照片會有更多不同風格..
這功能我還蠻喜歡的,因為我比較喜歡偏暖的白平衡..
但我不希望偏暖的白平衡會影響膚色等等
而攝影風格因為是直接參與計算攝影調整...對於膚色等都不影響..
調整色調跟色溫過後也會再度經過計算攝影演算後才會變成最終成像...
就像計算攝影下的EV調整也不是傳統攝影純粹曝光值更改...
而是在調整完EV後,再度進入計算攝影中演算一次,
曝光不足的地方還是會強制拉上細節..
變成調整EV並非純粹調整曝光值,而是改變了照片風格了...
攝影風格也是同樣道理,跟純後製是不一樣的效果
攝影風格是進入計算攝影管線,也就是說事後無法後製更改攝影風格~
所以如果考慮到以後後製方便,可以使用標準色調即可....
(本篇的範例照片都是套用攝影風格.如果喜歡豔麗照片的可以考慮使用)
另外攝影風格有點要注意的是
色調往左調是對比高,往右調是明度高
色溫往左調為偏冷,往右調是偏暖
另外攝影風格的另外一個缺點是,照片大小會增大不少...(比起標準而言)
可能增加不少演算數據吧 (笑) 我是不太理解
6. 感光元件變大
僅僅只是硬體優點,實際拍攝畫質和12 pro max並沒太大差異
7.電影模式
為純計算攝影的應用,不動用到光達,可以自動判斷變換焦點跟景深模擬
而且景深會因為距離而有所改變,效果不錯..
但因為A15 NPU的計算能力有限,提供1080P 30FPS的錄影畫質,
但一般使用已經足夠
而事後可以手動編輯,一整套操作邏輯內建在手機上,非常不錯
8.ProRes提供
功能尚未發出,ProRes意味著可以有更有效率的編輯影片.....
而且可以傳送到Mac直接做更快速的剪輯...
但因為傳輸介面一樣為USB2.0的lightning,加上ProRes的容量巨大,
相信使用的人不會太多
9. 77mm長焦鏡頭提供
光線充足下,遠距拍攝的畫質更好
10. Face ID的縮小
Face ID縮小到螢幕的1/3..並多了一點點高度
因為縮小到1/3...所以觀感更好..看影片也會有更不錯的表現
但對於顯示上並沒有增加太多地方,如電量%一樣看不到
有YT說明看18:9影片會Face ID有一個小凹洞,
這問題應該已經修正,我播放很多18:9影片並沒有看到Face ID凹洞了
11.喇叭的加強
高音不破音,低音更飽滿,環繞更明顯....
簡單而言就是看影片更享受了
雙喇叭支援杜比全景聲...在適當距離下,虛擬環繞效果很明顯...
看影片變成一種享受
就算普通立體聲的電影或音樂也都有不錯的表現
12,拍攝夜景更短手持時間
因為感光元件的變大,夜景手持時間會變更短,讓手震發生率更低~
不過也因為如此,畫質上與12 pro max相比上沒太大改變
13.螢幕亮度高~
有著1000 尼特最大亮度(標準);1200 尼特最大亮度(HDR)
太陽光底下無論色彩跟辨識度都更好
但因為雙層主板疊加外加本身散熱不是太好~
所以螢幕亮度很容易過熱降低,此時反而不易閱讀
基本上這個優點跟保護機制牴觸,太陽光底下有著極為矛盾的設計
但觀看室內HDR影片時,就會有很不錯的表現
缺點:
1.手持更笨重...
這個應該不用多解釋了,大概都是多上了一個殼的重量
2.PWM全局低頻率調光,會讓眼睛更疲勞
依據B站數據測試,13 pro max為全局調光,
也就是亮度不管多少的狀況下,都採用PWM低頻率調光
12 pro max採用在低亮度PWM調光,高亮度為DC調光
其閃爍頻率的波形,13 pro max的波動變化幅度大,是為高風險的PWM調光..
所以眼睛敏感者,13 pro max看起來會更累,
解決方法就是用一段時間後一定要讓眼睛休息一下。
不過這也是LTPO技術的附加缺點...
3.微距白平衡不穩定.且沒有切換開關
多次測試下,微距白平衡自動切換過去時,白平衡會變動,
且不討喜為主
由於微距是在超廣角鏡頭下實現,該鏡頭的畫質不如廣角鏡頭,
光線不充足下,廣角鏡頭的數位變焦反而會勝過超廣角鏡頭畫質。
加上白平衡會偏動,所以有個手動開關比較好
畢竟微距鏡頭是超廣角鏡頭.景深比較深,
有需要時以主鏡頭拍攝反而會有較好的淺景深表現.
在15.1的自動微距開關更新之前.
可以考慮以手指擋住超廣角鏡頭,此時就會強制用主鏡頭做近拍使用..
當然主鏡頭一樣有最近對焦距離較長問題...這點拍攝時就必須注意..
如果有需要更淺的景深,不妨考慮主鏡頭做一點數位放大,
通常是可以接受的畫質..
同時也有不錯的淺景深表現 (拍照需活用)
4.照樣有明顯耀光. 開始相機會當機或打不開
這些都是過去12 pro max的老問題,本來以為這代會用計算攝影解決,
但是看來沒有。
耀光以B站研究可能為藍寶石水晶玻璃的厚度所影響~
所以不建議在此狀況下再貼保護貼,免得耀光更嚴重.
固然耀光可以當作攝影要素之一,也不頻繁出現,
但還是會給部分人不妥的感覺
相機當機發生的機率十分頻繁,跟過往的12 pro max一樣
5. 拍攝畫質與12 pro max雷同
相對大的感光元件優勢並不明顯,
多數照片直接裁切畫質都跟12 pro max沒什麼差別
6.躁點抹除更激進
躁點比起12 pro max更少,但相對的抹除的大,所以會有細節被抹掉的情形.
抹除狀況嚴重者甚至有細節少於12 pro max的情形
7. 長焦鏡頭光圈縮水
長焦鏡頭從光圈F2.2縮水到F2.8...也就是說進光量減少...
固然因為吃了焦段優勢,在光線充足下遠距一樣會有光學得更好解像力
但卻因為光圈縮水,
所以更容易在光線不足的狀況下改採調用主鏡頭做數位變焦拍攝
此時數位變焦為3X...
對主鏡頭而言是相對吃力的,這個時候拍攝的畫質就會相對慘於12 pro max
所以夜景盡量不要用3X遠拍~
有人說今年蘋果遠距鏡已經支援夜景模式了...
欸...夜景模式也是主鏡頭數位放大後拍來的,有什麼用?
8. 沒有長進的收訊
在同樣地點同一張SIM卡下,測出的網路速度並沒有贏過上一代...
測試幾次還有比上一代更差的網路速度
不過我只測4G跟wifi....
但以B站結論也是如此,收訊並沒有長進...
9. HDR4的高光及暗光表現不佳
高光一樣過曝,但暗處對比比以往強,
反而暗部的細節會比往少一點
這次演算法比較靠攏真實性照片,所以會讓高光過曝,暗光不足~
讓HDR效果沒那麼明顯,帶來的是比較不虛假的照片,但細節就沒別家HDR那麼多~
但因為如此,反而12 pro max的HDR下有更多暗部細節
10.舊電腦無法連接熱點
已經試過很多次,Surface pro 3原本可以連接12 pro max的熱點~
但已經無法連線上13 pro max的熱點,就算開啟相容模式也一樣
11.沒有Touch ID
這是十分可惜的一件事情,蘋果不願意妥協把Touch ID放在背後蘋果標誌上..
我可以體諒電源鍵小,所以不放電源鍵.
螢幕下光學指紋有著沒有深度訊息的安全性問題.....
螢幕下超音波指紋專利在三星手上,而且辨識速度跟成功率也不如傳統指紋...
但就算如此,還是可以放在背面吧.
看來是為了美觀或者防水抑或MagSafe影響了...
原因不明,雖然這些都是依據蘋果龜毛的個性去猜側~
但真正原因也只有蘋果內部明瞭了,
但我想未來提供Touch ID可能性應該不高
如果我猜測的沒錯,蘋果可能在近幾年都無法解決上面問題...
那麼可能就是會以縮小Face ID為主,但Touch ID就無緣了
另外本代的Face ID亦不能支援多方向辨識
12.千年不變的USB2.0的Lightning
這傳輸真的很慢,而且Type-C比較快速方便,我是希望可以改變~
但同時我也不太希望我花昂貴的錢買來的Lightning周邊瞬間變成電子垃圾...
這真的是很讓人二難啊.....
--
飄下的絲線.敲出叮咚的音符.圍繞著冷列的空氣.像是紛亂的情緒.
2007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