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好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742222887.A.229.html
不同需求的話AM4也能再戰N年
===============
這篇的八年後續集
https://www.pttweb.cc/bbs/PC_Shopping/M.1475983694.A.208
這台文書機歷經不少小升級,八年後還在用
但剛好有升級下來的R5 3600和D4記憶體就直接做大升級
先來幾張變身照
L5420/8G/120G SATA SSD+GT610(照片是測試用的8500GT)
~2016前
https://i.imgur.com/0vjB85O.jpeg

G3900/8G/120G SATA SSD
2016初始狀態,老康舒換成Antec 450W
https://i.imgur.com/CoKZGOY.jpeg

2021中期狀態(升級i5 6500、更換火鳥機殼、淘汰IDE硬碟)
後面又加一條8G RAM和更換成美光P5 500G SSD
https://i.imgur.com/8dpVv1e.jpeg

2025最終狀態,預先加裝顯卡和更換RAM(C9BJZ之亂美光白條)
電供也換成海韻650W
https://i.imgur.com/HXLhKCK.jpeg

只能說這片微星B150M Mortar實在好貨
用了超過八年,除去年更換過一次CMOS電池以外完全OK
但Intel大頭症搞同腳位不相容這種事,不然升級8、9代還很好用
既然換R5 3600那就要選AM4板子
當前就剩兩片B550我認為適合買的
分別為華碩TUF B550M-PLUS和技嘉B550 AORUS ELITE AX V2
(很可惜TUF Wi-Fi型號已經沒賣了)
這兩片板子雖有價差但都有其特色,分享我的選購方式:
華碩
1.保留簡易診斷LED和顯卡下M.2散熱片(因為會有高度淨空問題)
2.mATX、沒wifi沒第二片M.2散熱片換來較略便宜的價位
技嘉
1.一體化擋板、wifi、雙M.2散熱片與ATX板材
2.沒有簡易診斷LED、價格貴700元
可惜Wi-Fi是RZ608/MT7921K
VRM都不需擔心,兩片都能穩扛16核心3950X OC
https://i.imgur.com/FOUUzYt.png

我建議還在用低階AM4主板的用戶盡快撿B550
過保不說,支援U3G2和PCIe 4.0也保證了升級空間
頂級板就免肖想,有需要的幾年前早就跑去搶礦渣X570(像我)
華碩便宜700元,讓我決定選它再小貼買一顆塔散
因為鋁底的AMD Wraith Stealth很吵
塔散本來在九州AG400白和全漢NP5黑之間籌措不定,最後決定全漢
選上色版是為了加強防鏽,而且台北電腦展看到就很喜歡了
https://i.imgur.com/8aX3XQ5.jpeg

這片主機板2024年3月生產的,蠻意外庫存堆這麼久==
https://i.imgur.com/DqIwbcs.jpeg

並無太多花里胡俏的贈品
既定的SATA線兩條、說明書若干、軍規卡、驅動CD和貼紙這樣
反倒是文件超多張
https://i.imgur.com/iIGptpU.jpeg

因應AMD後續推出的新CPU而補充的規格修正書
(到手的話請務必刷最新版BIOS,有免U就能刷的Flashback功能)
https://i.imgur.com/z857rZd.jpeg

剛好之前P5 500GB有綁M.2 NVMe SSD散熱片,這邊沿用
下面走晶片組,上面直通處理器留預留未來可用PCIe 4.0 SSD
https://i.imgur.com/hBe2a2I.jpeg

沒wifi真的很可惜,有留網卡的電路但沒有打件
而且I/O擋板也沒有導電海綿或一體化設計,就傳統金屬片而已
為了成本都完整costdown很是可惜
https://i.imgur.com/nnamg8t.jpeg

傳說中加上去授權費可從0.15降到0.05美元的HDMI logo
https://i.imgur.com/3gxFXQD.jpeg

全漢這次用采融方案已不是公開的秘密(之前MX09則是快睿)
右上角標註支援Intel最新平台LGA1851
https://i.imgur.com/guR3udr.jpeg

規格自己看,可惜風扇不是FDB
https://i.imgur.com/aZng8eB.jpeg

顏色關係很不好掃的QR,建議還是用黑白配色比較好
https://i.imgur.com/gP3mIaj.jpeg

用其它手段掃出來是說明書PDF
https://tinyurl.com/bdzhxudd
配件使用夾鏈袋裝起來,並附上針筒狀導熱膏
https://i.imgur.com/HSwiaNH.jpeg

這個扣具還不錯裝,而且AMD、Intel腳座配件有顏色區分
相似的做法在九州風神也能見到,都是好東西
https://i.imgur.com/SimVk0i.jpeg

請記得先撕下底座保護膜
https://i.imgur.com/o397sTx.jpeg

刻意將CCD、IOD分開點散熱膏(貓頭鷹NT-H1)
https://i.imgur.com/G9g5U5V.jpeg

其它部分有機殼、顯卡和電供可以提
1.機殼
https://i.imgur.com/Qqw1SFI.jpeg

幾年前就從西華無名殼換成之前開過的火鳥-亞瑟之劍
(還是要推一下亞瑟之劍,用料扎實的好殼)
2.由於R5 3600為無內顯型號,需額外加裝顯卡
本來是想要拿閒置的GT720 2GD3來用
但考量VP9、H.265解碼能力還是多搞了張GTX1050 2GD5
還是已回不去的EVGA大哥牌!
3.安鈦克NEO ECO II 450W
去年發現3.3V電壓過高(可惜了一顆好炮)
換成二手海韻Focus Plus 650W(下圖左下角開口可見LOGO)
結局當然是...擦電、開機、輕鬆秒殺!
https://i.imgur.com/mkjviyK.jpeg

用起來是順到不行
這次升級應該能再戰三年以上了,不然東西賣一賣也是浪費
全漢NP5黑化版散熱效果就供參考,隨意跑P95 small FFTs
DOCP 3200MHz、全AUTO和NT-H1導熱膏,不超過80度C
我只能說全漢夭壽讚! 燒機略有風聲但沒起飛,而日常就是靜悄悄
https://i.imgur.com/Kwukhka.png

備註:
領貨時我發現全漢散熱器並未貼上代理商標示
因為視博通以往為全漢的獨家代理,近期則放開代理權給其它間
當場向時價屋店員詢問後確認是視博通
回家與FB小編確認後也得到這樣的答案
(會問單純是選購習慣,畢竟代理久了還是有地緣優勢)
--
姊姊 姊姊 我們好像變成簽名檔了
雷姆 雷姆 好像真的是這麼一回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