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一個還在學習的新手,在版上還有youtube各大教學的youtuber都有獲得一些幫助
最近一年練習慢跑有些心得想說分享給大家,先說本人是從不太會跑步
慢慢進步到目前10k大概是55分內,目標是跑身體健康的以不受傷慢慢進步的佛系跑法
並沒有特定競技需求,這篇主要是給新手,跑步容易這痛那痛的
或很容易受傷的參考,但講再多,其實修行還是在個人,一次看很多教學沒什麼用
有的時候就是邊跑邊改,能力到了,才比較了解那些高手在講的東西,新手來說
就挑自己看得懂的,慢慢練習,有感覺有在進步就好了
跑姿其實是反應個人身體目前的狀態,包含柔軟性/平衡性以及肌肉力量
具體到每個人要怎麼改,其實是需要自己聆聽身體的聲音慢慢改進的
不是說你今天看到大迫傑的跑姿很美,你就能達到他的跑姿
硬改更容易受傷,要特別注意,另外也不要操之過急
真的很急的,我看是直接找教練學會比較有效率,比較不用自己慢慢摸
跑步是全身性的運動,需要抬頭、挺胸、骨盆中立,而不是單純靠腿的帶動移動
跑步時想像腿的起始點是在肚臍二邊,而不是大腿根部開始,左臂向後擺動的同時
順勢左腿向前邁出,接著左腿下踩,然後右臂往後帶,再接右腿邁步下踩,整體過程
要儘量挺胸把重心提高,屁股夾緊,核心收緊,注意力放在手臂的擺動以及往前抬腿
腳落地要想像是往下壓而不是往後挖地,往前進的動力主要是靠前面抬腿
然後重力向下壓的位移,而不是後面支撐腳向前的推力
跑步的時候其實是核心帶動骨盆在動,所以身體會有些微的轉動
大腿與小腿都是跟著骨盆作動,而不應該是主要出力的肌群
尤其是小腿一疲勞,基本上就很難繼續再跑下去
前腳掌或腳跟落地其實是你抬腿下壓的結果,而不是跑者應該著重注意的重點
如果你腿下壓與換腿的速度夠快,其實落地就會越來越偏前腳掌
而當你跑的比較遠,開始感覺比較累的時候,就會慚慚得偏向腳跟
這樣對腿的肌肉壓力會比較小,但換腿的效率會降低,步頻就會相對比較低
腳落點只要不是遠離重心,產生刹车效應,那其實都沒啥問題。
跑姿修改一次只需要注意一個問題,跑個3~5k,如果是有用的
身體自然會慢慢的學習與適應高效的方式,如果哪裡有問題
通常就會產生不正常的痠痛,這時候就必須要自省是否哪邊出問題
沒有標準的跑姿,根據每人自己的身體狀況,跑姿會有不同
入門的新手跑者的跑姿很難跟高手一樣,如果肌力不足
其實你根本很難模仿他們的跑姿,強行跑的話也只能跑很短的距離
或是容易受傷而產生很大的挫折感。只要不著急,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知道哪裡有不足,多看多查資料,跑姿自然會慢慢的進步。
練習跑姿或核力出力的方式,可以在平常走路的時候用快走有意識的感受
這樣在跑步的時候會更容易進入狀況。像我之前習慣拖著腳走
鞋的腳後跟與鞋底,磨損都很快,後來走路與跑步的姿勢更改後
目前鞋子都是正常磨損。走路走久也不會像以往一樣,腳底或小腿很痠
體重偏重,活動度不好,肌力較弱的人,我的建議是先把基本的體能先練好
或是改善活動度再開始跑步比較不容易受傷,也比較有效率
跑步其實是高反覆的運動,如果用不對的肌群代償,很容易會導致身體狀況反而變差
一般人想要開始跑步都是想要減肥或提升心肺,我一開始也是那樣
但其實跑步要注意的點很多,如果受傷反而得不償失
我很多年之前一開始跑也是沒有足夠肌力,也沒有技巧,跑步每一步都很大聲
每一步都是重重的踩地,跑個3k就感覺快死掉,跑個2個月,肥沒減到
反而得到足底筋膜炎,後來休息加放鬆快一年才好,就再也不跑了
最近這2年,疫情的關系開始在家重訓,看了很多深蹲、硬舉
還有一堆物理治理師教放鬆的影片,才開始了解一些健身、運動的皮毛
再加上低醣飲食,降低碳水攝取,才成功減重
最近這一年才開始跑步,因為比較了解身體對跑步也會比較有意識在該如何運用肌肉
而且越跑越進步,才開始懂得跑步的樂趣。
我對跑步的目標並沒有很高,只是想要有適當的心肺能力
日常能輕鬆跑個3-5k,所以這篇我主要是以不受傷,以及新手小白的心得分享。
推薦的YouTube教學,尚跑圈/詹珞瑤物理治療師VeronicaRehab
尚跑圈的王教練比較沒那麼多廢話,講的都還滿容易懂的,我每次看都有不同的心得
物理治療師的話,是有傷痛的時候,可以讓你了解該怎麼放鬆
另外之前我有看教走路的那集,其實也滿有啟發的
那時候突然感覺長這麼大其實我竟然不會走路,要記得如果你不懂怎麼站
怎麼有效走路,其實你不太可能會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