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32歲下定決心轉職軟體工程師,一年後拿到人生第一個百萬年薪。
如果你正在探索自己職涯方向,或者你也正在考慮成為軟體工程師,抑或你已經在軟體工
程師的跑道想規劃向上成長,希望這篇分享能帶給你更多正向的幫助。
學歷:美國非知名大學(全額獎學金),商業管理學士畢業
證照:多益885分金色證書
工作經歷:3y職軍、3y外派越南鞋廠開發PM、3y+ Sales
我的人生算是一路誤打誤撞,退伍後都是以$$為導向,商管系畢業只能找門檻低的免洗工
作,雖然一路走來體驗過不少職場黑暗面,但也因此在工作中累積了不少軟實力,我除了
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壓力下掌握進度,且須同時跟好多個內外部單位溝通、跟催開發樣品或
者開發新客戶訂單,這些都可能要用中、英、越文等不同語言來進行。
#雖然軟實力很好,但是我更嚮往硬實力。
在鞋廠與版師討論樣品,在跑客戶端要找RD解決產品SPEC問題,這些過程中,我發現我很
享受跟技術人員討論交流的過程,他們的用字遣詞傾向於事實跟結果,不以話術左右結論
,對於本身的個性喜歡直接真誠的與人合作,我對於工程師感到十分嚮往,也懊悔以前曾
因為討厭讀書而沒有選擇理組。
2021年發生了一件事情,當時候朋友從硬體轉職軟體,畢業前拜託我幫忙練習英文面試,
因緣際會下得知原來文組還是有管道轉職當軟體工程師,這件事情對以前的我來說根本是
天方夜譚,連想都不敢想我的人生能有機會再次翻轉,於是先從某個學習平台自己買
Python課程來自學看看,發現自己吸收的進去,也沒有想像中的難理解,而且也喜歡解決
問題後帶來的滿滿成就感。
於是乎,2022年在結婚有兩個小孩的情況下,32歲的我做了一個破釜沈舟的決心,裸辭了
某家傳產龍頭年薪75~80萬的業務工作,進入培訓機構全心拚轉職軟體工程師。
#轉職軟體工程師的未來,我想形容為一條沒有學習盡頭的絲路。
在這裡教授的是微軟一整套全端開發語言,為期六個月的緊湊培訓,每週除了2天老師上
課還有1~2天助教課,我們要像海綿一樣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跟實作,坦白說對文組非本
科的人,每天8小時上課,下課後繼續與同學討論跟完成作業,甚至後期還要邊上課邊做
期末團隊專題,真的很吃力。
平均每日我會花10~12小時在機構,回到家有時會繼續把卡關的問題再繼續解到凌晨,就
是為了讓自己跟上進度,最終學習表現我自評大概落在班上前5–10%。
除了個人努力,到了專題期間還需要能夠與他人進行團隊協作,初期將班上依照學習進度
平均地分配為六人分成一組,也就是說一組內一定會有進度較前、中間及落後的同學,我
們需要在下課後留下來團隊討論專題主題,梳理業務邏輯跟Use Cases,這些擬定好之後
就得開始畫流程圖,並且規劃個人負責的資料庫Table Schema。
不光只是如此,彼此會有重疊到的部分,也要定義清楚哪些項目由誰分工負責,A傳遞給B
的資料結構也必須是雙方討論得出最好的結果,這個過程難免不了意見分歧所需要的溝通
,這也是軟體工程師在團隊協作中必備的能力。
#轉職後第一份工程師的工作,也是開通工程師職涯的重要入場門票。
2022年11月從培訓機構結訓,從最初開訓班上的30人,最後畢業約24個人,其中剛畢業就
找到工作的大約16個,班上的平均薪資落在年薪63萬,範圍約54~80萬。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主管在104上主動搜尋到我,請HR邀約面試,當時第一個流程是HR電
話訪談約30分鐘,之後第二個流程就直接視訊面試,主管面完再由部門最高主管接著面試
,基本上一面就結束了。在當時我已經有兩間公司的offer,一間是物流業IT工程師的54
萬年薪,另一間是金融支付RD的57萬年薪,最後我選擇科技業IT工程師,拿78~80萬年薪
。
基本上可以說我很幸運,因為在當時剛轉職的小白平均年薪只有63萬,能拿到70萬以上的
人都算是相對偏高,有些人可能也認為是因為我上一份有75~80萬的base,再加上剛好要
負責業務/PM系統的開發與維運,才有機會讓過去經歷成為墊高薪水的推力。
當然,我也必須說,我在結訓前一個月就開始弄好104履歷,開始廣投工作約3~40間,最
後有機會面試只有6~7間公司,也收過不少無聲卡或者面試中對於非本科求職者不友善的
質問,這些負面的反饋不斷地打擊我的自信心:我真的是不是不夠好?
#2023年是成為IT軟體工程師的第一年,在業餘時間仍希望自己能有所成長。
除了平時要完成工作上的任務,下班後仍要兼顧家庭生活,也很感謝公司能準時上下班這
點,算得上WLB。公司有固定調薪,也在2023年跟上調薪的腳步,年薪順利來到85萬左右
,但我也因此更徬徨,工作上使用到的技術似乎跟不上潮流,我會不會繼續安逸於現況,
以至於未來的薪水難以大幅度提升?
於是乎我開始回看自己目前所擁有的,發現好多不足,在職場上也摸不到,怎麼辦?
我又回到了當初某個學習平台,利用折扣開始購買課程,但我發現就算做了點什麼,也很
難在履歷上秀給別人看,就又先去研究如何利用Visual Studio自動產CI/CD Github
Action推到Azure上取得網址,然後開始實作Cookies登入,再參考網路上分享文章改寫
Jwt Token,又因此學習訂閱了Azure資料庫,每個月付錢為了讓自己履歷能夠多一點吸引
HR的機會。
再來又去進修React實體課程,照著講師安排的進度在為期一個月內的六日,從0到1生出
了作品,雖然不能說8堂課程可以多深入,不過至少有了一些程式語言基礎,學習成本變
得少了許多,也因此能抓到一些技術的大概。我不敢說因為進修所以我變得多厲害,而是
想向未來的面試官證明自己雖已33歲了,但我仍能像年輕人一樣不間斷地學習新的東西,
或許當下它不能帶給我實質性的薪資成長,但我相信未來某個時間點會推我邁向成功。
11月因為公司同事有用到OpenAI串Teams的功能,讓我也有了突如其來的想法,想在Side
Projects多一個OpenAI串Linebot。又拉了轉職班同學,假日在咖啡廳一起研究文件跟串
接的方法,也成功將這個小作品更新上履歷。
#不到一年的軟體工程師經歷,在找第二份的時候非常艱辛。
2023年5–10月我在做這些作品集時候,陸陸續續開了104來修改,期間也有一些公司主動
約面試,不乏海邊、外商遠端工作、博弈、純軟派遣等。
挑了幾間邀約去試試自己市場身價,有些一面就沒了,少數二面後也沒了,再次進入自我
質疑的求職焦慮輪迴。然後看著104蒐藏名單,此時約有40個職缺,公司數應該有30間,
我分類第一類是科技甲方、第二類是金融+支付類甲方、第三類乙方純軟和外商純軟、跟
雜類少數大間搏弈公司…。
好不容易當工程師資歷滿一年的時候,也就是11月底才開始投出第一類的公司,約14個職
缺/10間公司,兩天內已讀5間,一週內收到三間公司的面試邀約並前往面試,也分別為台
商、日商、美商,我填寫期望待遇都是超過百萬。
投遞完第一類之後,我也刪除了其他蒐藏的所有類別,原因是我在這階段認清到自己已33
歲,技術永遠追不完,不如好好審視自己手上有的技能跟經驗,利用擁有的優勢來成為加
薪找工作的利劍,不再去將基底歸零來跟厲害或年輕的人競爭。
#面試過程其實也就3–4週。
台商整體2個小時的實體面試過程很愉快,也有許多技術交流與討論,唯薪資這塊主管明
說現職已高出市場行情,可爭取看看但不會太高。一週多後收感謝函。
日商的視訊面試過程稍有覺得龜毛文化,雖然人資跟主管很和善,不過提的問題仍是保守
傳統的那些,並且一開始就表明要砍薪水,這也是後來一週後邀約二面我拒絕的兩大主因
。
美商從HR電話訪談、實體一面D+1後的二面,整體過程中保有專業友善,除了一開始電話
訪談得到我的期望待遇,也沒談論到薪資與議價的部分。一直到二面完D+3進入核薪,HR
打來確認雙方期望待遇的認知差距,整體面試感覺愉快,且一面就與日後會合作的團隊一
起參與,對這份職缺的認識更為清楚。
###總結這一年來所做的事情
1.尋找補強自己or增加自信的機會,利用業餘之暇做些Side Project吧!如果你很強或許能
直接講code的架構給面試官聽,又或者你也能單純像我一樣利用Side Project來證明自己
持續學習的能力跟對工程師的熱情。
2.不間斷地更新履歷,保有隨時ready for new opportunities 的精神,才不會流失任何好
的機會。
3.利用轉職前的工作經歷&找到可以implement這些過往技能的公司,我相信這點在獲得面試
機會與議薪時都會是你最大的助手,我在收到口頭薪資時,即再次強調「薪資也是自我能
力的肯定」,並列舉我的過往技能如何完美符合這份工作內容,並請HR幫忙爭取更高的薪
資。
4.每一次挫折,都可以用時間撫平,但千萬記得再難過,都要再次爬起來。每次面試都會充
滿期待,然後被現實擊潰一遍又一遍,但我還是不想被這些失敗否定所做的努力。
5.老套一句「莫忘初衷」,轉職前和轉職過程就多次確認自己是否真的熱愛一整天坐在電腦前敲鍵盤,並且在卡關的時候,建立強大的心理狀態。這些轉職準備都完成確認了,就請
繼續follow up這個初衷走下去,這樣才能保有實踐以上幾點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