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再傳佳音!台積電矽光子布局新突破 專家:光進銅退
原文連結:https://pse.is/74fter
發布時間:2025年2月6日 週四 下午10:50
記者署名:劉俐均 焦漢文
原文內容:
劉俐均 焦漢文
2025年2月6日 週四 下午10:50
AI已經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中,而能夠快速準確的做出反應,背後的關鍵是高速運算與資
料傳輸。而為了要提升效率,傳輸方式將以光子取代電子,來突破傳輸瓶頸。台積電最新
研發的共同封裝光學CPO,成功整合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預計2025年量產,進入1.6T光
傳輸世代。專家分析,矽光子不僅提升速度,更減少熱能問題,是AI資料中心不可或缺的
技術。
從兌獎彩券號碼到修改履歷、準備面試題目,再深度一點的程式碼撰寫,幾乎萬事都能問
AI。
資深記者劉俐均:「我們生活中常常會使用到AI作為輔助,未來的人工智慧的使用將會更
廣,甚至可以幫你做更多的事情,這背後的資料中心都有大量的伺服器,要讓整個運算更
有效率,也需要更快速而且效能更好的光學傳輸。」
OpenAI開發的對話系統,已經融入民眾生活中,而人工智慧應用當然不僅僅如此,但要有
更多模型、更多反應或動作,伺服器間的傳輸速度也得跟上。
台積電的矽光子布局傳出好消息,已經完成共同封裝光學CPO與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整合
,預計2025年初起逐步送樣,下半年開始進入到1.6T光傳輸世代。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目前的運算都是用電的晶片,也就是所謂EIC,那光以前是
使用印刷電路板來製作,那現在我們希望利用矽晶片來取代印刷電路板,也就是把光學元
件直接製作在矽晶片上,這個稱為PIC,如果今天我把處理電訊號的晶片EIC,跟處理光訊
號的晶片PIC整合起來,利用先進封裝技術包裝成一個積體電路,我們就把它稱為共同封
裝光學CPO,台積電把這個共同封裝光學稱為COUPE,緊湊型的通用光子引擎,明後年量產
不會是問題,主要是這個市場還需要一點時間發酵才會成長」
矽光子技術以光子取代電子,在矽晶片上傳遞訊號,而光子速度更勝電子,比較不容易產
生熱能,具有更佳的傳輸效果。在AI資料中心高速傳輸需求下,由電子轉為光子傳輸的矽
光子技術,成為突破點。
中經院國際經濟所副研究員戴志言:「想像就是我們現在處理器的那個速度,處理器能夠
處理的這些通訊的能量,甚至整個運算的能量,都是非常大的一個跳躍的狀況,我們在
IoT的環境下面我們需要更多更穩定的通訊,然後我們在AI的環境裡面需要一個可用性群
組,甚至是我算力很強的一個,鏈結的這樣的一個資訊的世界,那這樣的晶片其實都可以
解決掉,現在我們在通訊在算力上面,某一些瓶頸的問題。」
如今傳出台積電與博通共同合作的CPO關鍵技術微環形光調節器,已經成功在3奈米製程試
產,也代表後續CPO將有機會與高速運算AI用途運算晶片整合,根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統
計,2023年400G以上的光收發模組,全球出貨量是640萬個,2024年約2040萬個,預估到
2025年將超過3190萬個,年增率56.5%,未來AI伺服器之間的資料傳輸,都需要大量的高
速光收發模組。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因為CPO第一波大量使用的,我認為就是人工智慧的伺服器
,所以輝達也是這個領域的主角,所以確實CPO成熟之後,當然台積電是最大的受益者,
當然輝達是另外一個,因為終端的產品是輝達在設計,台廠主要還是在周邊的元件,因為
CPO主要是台積電在做,那邊邊可能有一些配件或零組件,可能就會請這個相關的供應鏈
來提供,例如光纖相關的零組件,或者是其他光學相關的零組件」
要搶AI大餅的還有它,中國大陸AI新創公司推出聊天機器人,號稱訓練成本不到600萬美
元,相比美國在AI訓練投入數十億美元,將AI低成本化,推像普及應用。
美聯社記者SarahParvini:「DeepSeek上個月發佈一款新的AI模型後,開始吸引更多關注
,該公司表示,這款模型類似美國公司的模型,與OpenAI(ChatGPT的開發商)不相上下。」
拚效率、速度,也拚成本,AI將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
心得/評論:
CPO概念股一檔比一檔高
已反映?利多出盡?還是會再繼續往上飛
另外曲博是不是很有料?看他的學歷蠻驚人的
大概從四年前開始看他的頻道
現在財經節目也都會看到他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