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關稅引爆中國製造末日?客戶逼撤中「1%產能都不能留」電子業台商血淚告白
商業周刊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18254
川普用145%關稅重擊中國,進而引發的,將可能是新一波中國製造的大崩解。
「川普對中國再加50%關稅的那天,美國客戶很強硬的說,我們幫它代工的零組件,必須
要100%移出中國,沒有藉口!」這是4月9日當天,一家連接器廠主管,在電話另一頭,
口氣急促地向商周透露的最新動態。
這家公司產品之一,是AI伺服器的連接器,工廠多數位於中國。6年前,中美貿易戰爆發
,儘管它被要求從中國轉移產能,「不過,客戶是軟性勸說,我們就意思意思,把1、2成
產能的移到越南,其實超過8成還在中國。」他說。
過去幾年,包括電子5哥在內的組裝廠、電源廠、鍵盤廠、電池廠、聲學廠,都將至少3成
產能,從中國移出到越南、泰國、印度,興建第2生產基地。
然而,像連接器、印刷電路板、金屬機殼,這些污染性高、製造流程複雜的零組件,由於
移動不易,導致業者迄今仍有8到9成的產能,仍留在中國。
上禮拜,川普宣布對越南課徵46%的對等關稅後,一度讓越南的電子業陷入愁雲慘霧,「
結果到了這個禮拜,川普把中國的關稅拉到125%(後增至145%),越南就由黑翻紅,客
戶開始急著要我們,趕快搬(中國)產能。」該名連接器廠主管說。
「今天早上,客戶才剛到我們的工廠就說,明年開始,我們必須在泰國採購所有的零組件
,不能再從中國進口,」一家台灣組裝業的泰國廠長向我們表示。
這位廠長感嘆,4月10日清晨,川普大轉彎、宣布對等關稅延後90天,霎時間讓自家工廠
的產能利用率,從一天前的2成不到、一天後馬上回升到100%,氣都還來不及喘一口,想
不到美國品牌客戶一上門,又給他另一場震撼。
「這次的對等關稅,會引發中國電子業另一波大遷徙,」他預測,「那些之前還在觀望、
對搬廠很被動的業者,未來,一定會被客戶要求加速搬廠!」
最快在明年,英業達、廣達在泰國組裝一台筆電或伺服器,當中的連接器、印刷電路板、
金屬機殼、電源供應器,他們將全數在泰國採購,「不像之前,很多大大小小的零組件,
都還是從中國進口(到泰國)。」一名電子業主管說
台商陸商若不想失去訂單就遷廠
微軟、惠普等大廠皆加入戰局
據悉,目前包括微軟(Microsoft)、惠普(HP)等品牌,都對供應商下達必須100%在地
製造、在地採購的命令。其中,微軟是去年全球採購最多AI伺服器的企業,而惠普則是全
球第二大筆電品牌、第三大伺服器品牌商。
一名業者告訴我們,對等關稅的風波,引爆美國與中國不斷「彼此傷害」、發動報復性加
稅,從互課34%到現在已衝破100%的關稅,這些在在讓美商認為,未來,美中衝突只會
不斷升溫,其後伴隨的商業風險,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而這,將可能進一步裂解「中國製造」。以泰國與越南已逐漸形成的筆電、伺服器聚落為
例,未來,將有更多想爭取、或不想失去微軟、惠普訂單的電子業者,不論台商還是陸商
,都會選擇把自家在中國的產線,大舉搬遷到泰國與越南。
不僅如此,蘋果(Apple)也將加入戰局,而印度就是重要現場。
近期不少業界人士猜測,由於iPhone手機迄今有超過8成在中國組裝,僅2成在印度,並且
印度生產的iPhone,又以入門款、前一世代的機種為主,當前的政經局勢,蘋果勢必大力
要求其代工廠鴻海,將更多的高階機種移往印度。
面對中國、美國不斷互丟關稅「核彈」,台灣企業必須認清一個大格局是:川普的最大敵
人,始終都是中國。
台經院分析師邱昰芳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再怎麼調整,中國永遠會是最大的目標,「當
年如果沒有從中國搬家、轉移產能的企業,現在就是重災區。」
換言之,對等關稅,並沒有影響「多元布局、分散製造」的趨勢。邱昰芳說,回頭來看,
不少台商就是因為之前已分散產能,「現在,雖然有對等關稅,但他們還是有稅率相對低
的廠區可以調度,代表大家這些年的布局,沒有白費。」
心得:
美國這波就是低副加價值遷出中國,高附加價值和鋼鐵、醫藥製造等戰略資源遷回美國
中國很多東西別國不是做不出來,而是cp值高
但是面對川普這個瘋子,企業完全不敢賭
目前遷出中國只是時間早晚
習近平其實超級在意美國市場 才跑柬埔寨拜訪
因為柬埔寨的GDP比高雄還小
除了洗產地根本沒別的經濟功能
為了洗產地習近平親自跑柬埔寨
看起來還是很在意中國的出口
但是東南亞又不傻
如果願意配合美國課中國關稅
讓中國把零組件也遷來東南亞
那對經濟幫助超級大
跟中國合作好處是什麼?
中國目前還是大量傾銷商品到東南亞
讓東南亞無法發展本國工業
最近習近平要拜訪柬埔寨 越南
如果沒有積極成果,東南亞大機率要倒向美國
至於有人提物價…
美國人薪水大概是台灣2-3倍
美國真正貴的是服務消費
中國製造部分附加價值又不高
假設中國佔哀鳳附加價值20%
遷廠東南亞成本上升20%
一隻哀鳳漲價4%
大概跟台灣人買小米漲價4%體感差不多
美國人還比較在意房租漲價
--